鄧禮輝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組織素讀經典的實踐,對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及精神品質等素養建設具有積極的作用,應該積極推廣。但也需要注意,素讀教學操作不當,也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本文對素讀經典的利弊進行分析,并就有效組織素讀經典教學的實踐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 語文? 素讀經典?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010-02
陳琴老師所提出的素讀經典教學理念及其素讀課程實踐成果,讓我們對素讀經典教學充滿期待和信心——這種符合腦學科右腦教育理論的教學方法,在中西傳統教育史上都有過積極的實踐和可觀的成果。陳琴老師將這種傳統教育理論加以現代意義的提煉升華,建立了新的“素讀”理論,為學生語文素養建設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效的實踐路徑。
一、素讀經典的利與弊
陳琴老師的素讀理論不完全等同于傳統私塾教育方式,它既是一種教學方式,還是一種學習心態和教育目標。
第一,利于素養培養的簡明純粹——“素”首先是一種純凈的學習心態。它主張拋棄教學方法、學習過程的蕪雜、花哨,回歸語文學習的簡單、樸素。
第二,利于閱讀效率的提升——“素”是一種閱讀方式。主張閱讀盡量避免外在因素的干擾,在閱讀之初不帶功利、好惡,而是清純地直撲文本。讀者出于本心,歸于內心,就少了些閱讀中的周折。
第三,利于閱讀目標的簡明——“素”還指目標的單純簡明。不給學生預設閱讀目標,比如傳承文化、培養道德品質等,而是讓學生按需收獲、按得收獲。即學生需要什么,他自己會選擇;學生得到了什么就是得到了什么,不必強求。
關于素讀經典的弊端,在實踐中也是存在的——比如教師過于“脫身”使學生讀不下去,比如素讀內容不適宜使學生消化不了,比如過于拘泥于學科使學生的素養發展受到局限——這些弊端,其實主要不是理論問題,而在于教師對理論的把握沒有到位、操作失當。
二、素讀經典實踐研究
1.利用教材內容上好素讀國學經典基礎課
素讀經典,主要是一種方法理念,而不應把它視為內容——有些教師認為素讀一定就是經典古籍,這是不正確的。畢竟,教材才是我們開展教學的主要線索和依據。一些古籍經典可能并不完全適于當下的教育方向。因而,素讀經典還是應以教材為基點。帶領學生先把教材中的經典“素讀”到位,夯實基礎,再說其他。比如,課本上《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這三首寫景的詩,簡單明快,學生易于理解。我們不帶領學生把這些先讀通,而直接跳到難度較大的古詩,顯然是不太適宜的。
2.基于學生積累開設素讀國學經典興趣課
小學生的學習驅動力主要是來自興趣,經典素讀需要特別注意對學生興趣的調動。沒有興趣,我們很難去控制學生讀的質量。一般來說,素讀經典的興趣課可以重點關注兩個方面:第一,學生素讀經典興趣的產生是基于適宜。就是說,我們讓學生閱讀的對象要適宜于他們的心智水平。比如低年級以誦讀韻文、童謠、小令和絕句為主,如《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而到高年級再讓學生去讀《莊子》《孟子》《古文觀止》等哲思性較強的文章。第二,興趣課要能體現出漢語的趣味性來,比如多讓學生誦讀韻律感、游戲感強的文本——“明對暗,淡對濃,上智對中庸,鏡奩對衣笥……”讓學生體驗到游戲感是激發其興趣很有效的方法。
3.結合校園文化資源開設素讀國學經典拓展課
上面說過,國學經典素讀應是以教材為基礎來展開,顯然,教材只是給了我們一個基本參照而已,對素讀所要達到的目標來說,是遠不能滿足需求的。所以,我們必須要能夠帶領學生突破教材,進行大量的拓展閱讀。但,我國有幾千年的文化積淀,國學經典不說“浩如煙海”,也是“汗牛充棟”——這么多的經典,怎樣為學生選擇呢?如果是隨機的,想到什么讀什么,就會使素讀走向蕪雜,缺少系統性。因而,最好的素讀拓展策略,應該是結合自己學校的校園文化。學校的文化是以“德”為核心,那么就多讓學生讀關于品德建設的經典(如《論語》《三字經》);如果是以“理”為特色,那么,就可多組織學生讀哲思類的經典(如《道德經》《史記》)……這樣,經典素讀和校園文化形成一個共生共建、互相促進的形態。
4.利用學科之間跨界融合開設素讀國學經典創新課
語文是個開放性、綜合性學科,它以語言為載體,但涉及的內容卻是無所不包。如果教師過于強調所謂素讀的“素”,完全框定在語文這個范圍內來組織,既影響學生素養的發展,也會影響學生素讀的理解和收獲。教師可以根據經典文本的內容,帶領學生進行跨學科的創新式閱讀,培養的效果會更好,也更符合現在的教育理念。比如,閱讀《曹沖稱象》,我們可以帶領學生順便學習一下物理的浮力知識;比如,閱讀《惠崇春江晚景》,我們可以給學生講一些關于季節的自然科學常識……這樣,語文與其他學科的知識主動滲透、互相借鑒,對學生素養的發展大有裨益。
以上,在對素讀經典理念進行了簡單分析,權衡了其利弊,并主要在經典素讀的實踐上進行了探討。可以看出,素讀經典的利是遠大于弊的,而且其弊端也主要是因操作上的問題而產生的——所以,準確把握素讀的理念,注意教學實踐的科學合理,是保證素讀經典效用發揮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