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軍
【摘要】隨著新課改標準的不斷實行,舊的一套教學方式在初、高中教學的銜接上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的教學節(jié)奏,尤其是在化學教學方面。初中和高中教材中的化學知識太淺薄,在教學難度和方法上都沒有考慮初中和高中之間的差異。這導致高中生未能在初中和高中之間建立聯(lián)系。本文將調查分析中學化學教學融合所產生的問題,并通過調查得出數據,對新課程改革標準下化學教學的融合提出相關意見。更深入地了解學生,引導學生有效地聯(lián)系初中和高中的化學知識。
【關鍵詞】化學? 教學策略? 銜接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177-01
切實加快初中與高中教學銜接的研究,使初高中化學教學有機整合與協(xié)同發(fā)展不僅是當前課程改革的任務和責任,也是學生更好的進行化學學習的前提。初高中化學在教學中如果銜接不好,就會讓學生失去學習化學的興趣,因此,教師應注意初中和高中化學課程的異同,掌握教學聯(lián)系的關鍵。
一、認真學習初中教材,從教學內容上有效銜接
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深入細致地研究高中教材和新課程標準是教學前必須完成的基本任務。只有明確高中教學目標,教材安排和教學要求,才能有效,有序地開展教學活動。但我認為,作為一名高中教師,尤其是高中化學教師,僅僅研究高中教科書是不夠的,還要深入的研究初中的教科書和新課標,對將步入高中的學生的化學水平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更好的開展高中化學教學。
為了使教學活動有序開展,教師應全面了解初中知識體系,明確哪些知識內容已在初中基本解決。什么知識在初中出現但實際上并沒有完全解決或忽略,哪些知識點與高中化學密切相關或者應該在高中擴大和深化等,應做到心中有數。認真找出初中知識與高中知識的結合部分。例如,作為化學專業(yè)標志,化學術語在化學專業(yè)知識的研究中是絕對必要的。初中化學教學作為化學啟蒙教育,這個要求太高是不需要的,但從高中化學學習的角度來看,如果要求太低,將不可避免地給高中化學學習帶來很大困難。高中化學課程既需要初中的某個化學術語,也需要高要求。為了促進聯(lián)系,有必要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明確界定化學術語研究的要求,以及在高中進行之前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新課程仍處于試驗階段。如果初中化學教授化學術語,元素符號,共同元素的主要價態(tài),以及常見物質的化學式;記憶和書寫常見化學反應和相應現象的要求不明確,太低或未實施,學生的化學基礎必然是不扎實的。高中教學要求的起步知識相對較高,兩者必然會導致脫節(jié)。因此,審查和鞏固高中新生的這些方面,并澄清這些基礎知識的重要性,相當于允許學生在高中化學知識之前進行基礎強化項目。
二、充分了解學生群體,實現“學習能力”的聯(lián)系
(1)發(fā)展實驗與探究的能力
教師必須在化學課堂教學時間內留出更多時間,讓學生通過自我學習,合作和探究的形式完成理論學習或實驗操作。除了課堂的主要教學內容外,還要注重延伸至課外,校外,家庭乃至社區(qū)活動。總之,清晰,生動,神奇的化學實驗現象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給剛剛進入高中的學生帶來極大的吸引力,使其更快的進入到高中學習的節(jié)奏中。
(2)發(fā)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中生進入高中后感到不舒服的主要原因是高中的課堂知識容量太大,學生不能在短時間內接受這么大容量的知識。經驗豐富的教師會通過問題鏈和知識鏈來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降低學習難度。問題鏈的真正價值在于引導學生的思考和解決問題。問題是什么,問題的嚴重程度,問題的內在邏輯關系,問題的表征方式,問題的變體。解決問題后獲得的規(guī)則的遷移以及應該向學生提供哪些材料和材料解決的問題是知識鏈,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內容,有條理性的學習。
(3)發(fā)展自學能力
培養(yǎng)自學能力是初中生的“第一課”。怎么發(fā)展呢?我的第一步是教學生學習。首先,當你在閱讀時,你會在閱讀時提出很多問題并進行思考。我們先要學會聯(lián)想并提取書中的要點。按照“粗―精;淺―深;讀―思;讀―記;讀―聯(lián);讀―總”等一系列方式讀書。第二,讀書時要做到“①眼看,②腦想,③筆寫,④卡片”,讀書后把不會的記錄在卡片上;在第二次審查中,可以在卡上記錄必要的知識點。總而言之,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學生還是要自己多探索,根據自身學習的特點,總結出適合自己的自學方式。
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教學方法中實現融合工作
教學是一種由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組成的人才培養(yǎng)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地,有計劃地,系統(tǒng)地引導學生積極地,有意識地學習和加速對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需要的人。簡單來說,教學就是教師“教教生學”。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在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不應急于開展高中教材的教學。通過復習課程的教學,可以實現以下目標。例如,價格,基本反應類型等,為高中化學教學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并總結出學生之間的基本差異。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更有利于高中化學教學的全面發(fā)展。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地介紹高中化學教學的內容和要求,并創(chuàng)造懸念,使學生能夠同時了解高中化學學習的方法和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為高中化學課程的正式學習鋪平道路。
其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地運用“剩余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進行巧妙的過渡。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引用初中化學中的化學知識,保留初中化學教學的基本方法。教學應尊重學生在初中時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和知識基礎,這樣可以避免高中教學急劇轉變后造成的學生不適應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學生適應高中化學學習的必要心理過渡。例如:在教導氧化還原反應時,可以從一開始就引入“氧化,氧氣損失”的概念,即氧氣和氫氣之間的反應。然后要求學生在反應前后標記每個元素的化合價,然后老師指出: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是:反應前后元素的價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加以說明,讓學生了解他們之前學到的概念的局限性。反過來,學生被引導從電子增益和損失的偏差(或偏差)和共享電子對中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性質。
結語
總之,初中化學教學中銜接問題的長期存在,必然會影響初高中化學教學中科學人才的培養(yǎng)。要解決中學化學學習中的銜接問題,必須清楚了解學生群體的學習能力和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充分認識高中化學教學目標的新課程標準。也就是說,要求教師與學生都要認識到要掌握什么樣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從而尋求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來組織教學。
參考文獻:
[1]江琳才主編.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下冊)(第二次修訂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
[2]王祖浩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必修)(第四版)[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3]潘則南,曹育紅.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有效銜接的實踐與思考[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