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二維碼技術在我國各行業領域的深入融合與滲透,有效轉變了當代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尤其是二維碼技術在檔案管理方向的應用,為相關檔案查閱索引工作創造了極大便利,有效提高了檔案查閱的工作效率。基于此,本文就我國水文檔案管理為切入點,深入探討二維碼在相關水文檔案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機理,以期能為推動我國水文檔案現代化管理建設提供部分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二維碼;水文檔案;管理
目前我國水文勘測單位所實行的檔案管理模式,尤其是針對檔案查閱中的索引分類版塊,多是采取“大類索引”的方式,即在檔案室的資料柜上標明資料大類的署名,而后檢索人員再根據自身資料需求,利用電腦或相關檔案文件夾查詢對應資料,這種索引模式非但耗時耗力,檢索效率也十分低下。而二維碼技術的引入及應用,有效簡化了傳統人工索引的操作流程,在節約時間、人力成本的同時更全面提高了檢索效率。
二維碼技術作為新時代科技發展的尖端產物,其伴隨著當代互聯網科技和智能終端的推廣,獲得了在我國多行業范圍的融合與應用,尤其是該技術與手機的有效兼容,更是開發出了其在檔案管理應用領域的獨特優勢,開創了全新的發展前景。
1 二維碼技術概述
所謂二維碼,即通過利用特殊的幾何圖案,在參照一定排序規律基礎上,所組成的黑白交縱的二維平面矩陣圖形。二維碼技術實質上是一種條碼技術,即通過特定的二維規律圖形來收錄部分相關信息數據。廣義上的二維碼共由二維碼矩陣圖、二維碼編號、二維碼文字備注三部分構成。較傳統條碼技術相比,二維碼技術在信息儲備量、容錯率、識別速度、識別范圍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目前,我國應用最頻繁的二維碼制主要有QR Code,Code 49,Data Matrix,PDF417,Maxi Code等,而這些二維碼按照表現形式又可大致分為以下兩類:
1.1 堆疊式二維條碼
此類二維碼主要是以一維碼為基底,而后根據實際需求行數進行逐層累疊。常見的形式有PDF417,Code 49等。
1.2 矩陣式二維碼
顧名思義,矩陣式二維碼的主要構成核心就是矩陣圖形,其編碼原理主要是利用矩陣內的元素轉換來排列構成相應的代碼,即在保留二進制算法的基礎上,以“點”代“1”,以“空”代“0”,構成點、空之間的排列組合,用以表示二維碼的特定意義。此外,矩陣式二維碼除了融合了相應的組合編碼原理,還有效引入了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實現了矩陣式二維碼在自動識別解讀方面的創新性功能,其中最為典型的應用形式就是QR CODE。
二維碼是基于一維碼所發展、延續起來的。傳統一維碼的功能僅限于對某個物品編制一個相應代碼,從而方便掃描設備根據代碼信息識別物品,但是該代碼本身內部不包含物品的任何屬性信息。而使用者若想獲取對應信息,其前提必須要實現條碼和物品數據庫的有效對接,用戶通過掃碼獲取入庫資格,而后才能查閱相關信息。二維碼則對此進行了有效更新,二維碼本身能夠承載物品文字、圖像或是網址鏈接等多種數據信息,無需關聯數據庫,只用把關聯信息儲存到二維碼內部,使用者就可以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掃描二維碼,快速讀取相關信息。
2 二維碼在水文檔案管理中的應用探究
2.1 檔案分類
現階段我國水文水質勘測單位所實行的檔案管理模式主要為三級管理,其中一級管理為大類管理,二級為小類管理,三級則為詳細的檔案資料。大類管理主要包括水文、水質、測繪、基建等各項基礎性內容;而小類管理中,以水文檔案管理為例,又可細分為水文年鑒、整編資料、水位整改、水資源公報、水土保持及墑情監測等多個細化項;三級管理則主要針對二級管理內的分項內容作出進一步的詳細化處理,劃分具體的工作事項。
2.2 二維碼制作
當下我國水文檔案管理中二維碼技術的應用主要是針對其中二、三級管理項目所設定的,通過分類編碼或是列表編碼的方式,來優化相應的索引目錄,簡化索引流程,從而提高資料查詢效率。
二維碼的制作方式大體共分兩種,其一為線上制作,其二則是通過軟件進行線下合成。但不論是哪種方式,都需經過三項主要流程,即準備環節、制作環節以及最后的識別檢驗環節。
首先,準備環節需要提前置備好二維碼所需轉換的文字、圖片等內容資料。以檔案查閱為例,水文水質勘測部門需根據分類屬性把大類中所涵蓋的二級分類項轉換為文本,而后按照同樣方式對三級分類中的詳細材料內容進行文本轉換操作,最后再根據大類內容制作相應的二維碼分類LOGO放置于二維碼中間。具體呈現效果如圖1所示:
其次,在制作環節中,有關部門可積極借助一些外部二維碼生成軟件、工具等來協助完成,如最為簡便的“二維碼生成器”,檔案管理工作者可在各大門戶網站上搜索相關應用,選擇合適的制作方式,并將文檔轉換內容錄入其中,附貼大類LOGO圖標,從而生成所需二維碼。二維碼制作完成后,檔案管理工作者可對其進行打印,在打印材料選擇上,相關部門可根據自身實際需求,選擇打印于普通紙張上或制成二維碼標簽,并按照檔案類級,分別張貼于各個檔案柜、檔案盒、檔案袋上方,以便檔案室來往人員進行直接掃碼查詢,快速了解檔案基本信息,找到對應詳細資料。
最后,識別檢驗環節。檔案管理者可通過各類移動終端,如智能手機、平板等對制成二維碼進行掃描檢驗,查看能否識別成功,核驗二維碼內容是否準確。
3 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掃碼支付”概念的興起,二維碼技術在我國各行業領域的應用愈發深入與嫻熟,“二維碼生活”成為當下我國國民生活的主流形式,二維碼也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文字信息識別,大量圖片、視頻、網頁鏈接的添注也極大豐富了二維碼的應用方式。
但就現階段我國水文檔案管理二維碼應用現狀來講,其應用程度尚處初級階段,亟待進一步加強與完善。對此,相關水文水質勘測部門可大力推進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促進二維碼技術與移動終端和網絡信息科技的有效融合,構建網絡水文檔案信息管理、查詢一體化平臺,開通線上索引、查詢渠道,依托“關鍵詞”功能,實現“一站式”查詢。
參考文獻
[1]徐詩玚.水文檔案信息化建設策略探討[J].辦公室業務,2016(17).
[2]劉敬偉,謝運山.二維碼在水文單位宣傳的應用[J].治淮,2017(05).
[3]唐中華,孫瑩.淺談數字化技術在水文地質單位檔案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外資,2009(24).
[4]楊蓉.二維碼技術在高校學籍檔案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1).
[5]趙旭,王丹.二維碼在檔案信息化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8(04).
作者簡介
李瀟(1983-),女,漢族,江蘇省東海縣人,本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