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喜梅?馬云峰


摘 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SPOC理念融入教學是重塑未來高職教育的有效手段。本文以《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課程教學為例,采用SPOC教學模式,以教學班級為單位,線上的網絡學習和線下面對面教學有機融合,貫穿于課前、課中、課后整個教學過程,轉變教師角色,促使學生養成自學、探索、創新的習慣。
關鍵詞:SPOC;教學模式;課程資源
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培養面向園林與建筑企業,從事園林工程設計、生產、經營、銷售及管理等工作,服務于市政園林等行業的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創新型、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課程是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職業技能課程,是為適應我國城市園林現代化與城市綠化建設發展的需要,以工程施工為基礎而運用科學管理知識的一門專業課程。本研究以《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課程為例,依托藍墨云班課平臺,教學采用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一思想的混合性教學模式,在教師的啟發下,通過線上自學、線下教學的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的解決課程問題[1-2]。
1 SPOC教學課程改革實施
1.1 課程分析
《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城市現代園林施工為中心,是現代園林人才與城市建設的匹配,包括了園林人才、園林工程施工機械設備和城市現代化進程中園林類建設材料的管理;以現場管理為抓手,落實質量、環境、安全的管理;在此基礎上加強成本控制。安排有管理和管理學基本知識、施工現場管理、生產要素管理、質量管理、進度管理、安全文明管理、成本控制、以及竣工驗收和后期養護管理等8個學習內容。
本課程的難點是在教學中如何將園林工程設計的內容與現實一一對應起來,使學生深入理解園林工程各項目施工工藝流程和它們之間的銜接,從而切實掌握園林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和管理的要領。
1.2 教學模式構建
本課程改革是基于SPOC教學理念,把云平臺上的微視頻、PPT課件、測驗作業、交流論壇等優質資源用于實體課堂教學中,以課程難度模型、認知負荷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融入課程教學[3],實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創新和變革,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本課程教學模式首先運用內容分析法對SPOC教學模式、教學視頻和課程難度的研究現狀進行梳理分析,在課程難度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課程知識點的客觀難度模型,并利用該模型對《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部分篇章進行了難度分析;其次對學生展開了學習背景、學習基礎和學習難度調查和分析,掌握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難度感受;然后,根據難度分析對《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 SPOC資源設計進行詳細介紹,提出針對課程知識難點的資源設計方案,并詳細闡述SPOC課程資源在現實教學中的應用模式;最后,以“流水施工與網絡計劃技術”和“施工準備工作”章節為案例開展了實證研究,課程教學的具體實施分為三個的教學環節:課前準備—課中實施—課后拓展,如圖1所示,并通過小范圍測試,評估教學的實際應用效果[4]。結果表明:針對課程知識重難點所采用SPOC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學習困難,促進知識內化。
1.3 課程教學實施
為了更好的驗證《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課程改革的效果,本次課程教學將17級園林工程技術分為兩個教學班級,設置SPOC試驗班級1班和傳統教學對照班級2班,進行了為期2周的課堂同步對比教學,時間為2019年9月2日-2019年9月15日,期間在云班課平臺上共發布了“施工準備工作”和“流水施工與網絡計劃技術”兩個模塊的內容,以下是具體的實施過程。
1.3.1 課前階段
在正式行課前,教師提前一周在SPOC平臺上發布“施工準備工作”和“流水施工與網絡計劃技術”章節的學習內容,并在這幾節教學內容中添加了與各知識點相關的理論課程講解視頻,發布了與各知識點內容相關的思考題討論和電子教案內容,以便學習者課前預習的展開。在課前學習階段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積極解答學生的學習問題,收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疑惑,關注學生在平臺中的學習進度,督促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并對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進行量化評分。
1.3.2 課中階段
學生在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SPOC平臺完成課前預習后,在課堂中與一起完成知識內容的內化。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根據學生課前學習反饋信息,梳理知識內容并對課前理論視頻中的知識點內容進行總結,再根據討論區所涉及的重難點和容易出錯的問題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建構知識點之間的相關聯系,實現知識的內化。基本知識掌握后,教師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當中,深化理解,提高問題遷移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在此學習階段,采用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價三種評價方式對課堂學習效果進行評價。
1.3.3 課后階段
課后活動主要在SPOC課程 平臺上進行,包括課前準備、課上深化演練、課后知識拓展,并同步進行線上線下的評價和總結反思兩個階段的任務。
1)知識拓展。在課堂教學完成后,對知識內容仍然存在疑問的情況是難以避免的。將疑難問題和思考題的相關解析上傳至平臺,為學生提供復習輔助資源,鞏固所學知識。除此之外,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內化知識,方便其進行自我檢驗,相關練習的設置也必不可少。知識拓展是學生依照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的自主學習,教師不做強制要求,所有資源僅為學生提供輔導幫助。
2)線上評價,此階段主要是學生自評與互評,以自己的學習成果來審閱其他同學的作品找出各種不足,并給出相應的分數和評價。之后,由教師進行最終評價。另一方面教師則根據平臺的反饋數據進行點評,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平臺監測數據進行綜合量化評分。學生的自評互評和教師的點評能夠更加清楚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增加了評價結果的客觀真實性。
3)總結反思,根據以上環節的學習,學生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反思診斷,突重化難,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同時學生將反思診斷結果形成文本報告,方便老師查閱。
教師通過查閱反思診斷報告豐富了課程教學的經驗數據,為教師的教學思路提供數據支撐,為后續同類相關課程的教學實施奠定基礎。
1.4 課程改革分析
通過為期兩周的課堂教學改革,發現SPOC試驗班和傳統教學對照班在課前預習、課中學習和課后拓展環節的表現有較大差距。此次針對他們的學習興趣和階段性測試成績進行了分析,如圖2,表1、2所示。
從圖2中可見,SPOC課程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的接受程度更高于傳統教學。從表1、2中看出,SPOC教學模式下課程整體成績略有提升,其中對學習成績好的同學的學習影響并不大,但是對于成績中等,徘徊在及格邊緣的學生有較大影響。由此可見,SPOC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自主、協作和探究式的學習。
2 課程改革的成效
本次教學改革的實施得到了校內外專家、教學督導組、教師同行、授課學生高度的評價和中肯的建議,也為以后的教學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基于課程學習難度和影響知識難度的因素,構建了知識點的客觀難度模型,分析知識點的難度水平,采用針對性的授課方式,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通過學習者學習背景情況調查和課程知識點的主觀難度調查,掌握了目前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和對SPOC課程模式的看法,驗證了知識客觀難度模型的正確性,分析課程知識點的主觀難度。
3)基于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特征分析,介紹了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SPOC課程資源的設計原則、呈現結構和組織形式,結合課程知識難度特征,提出了適應課程知識難點的資源設計方案,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SPOC視頻資源開發流程,構建了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SPOC混合教學模式。
4)以“流水施工與網絡計劃技術”和“施工準備工作”章節為案例展開了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SPOC課程資源應用研究,驗證了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SPOC課程模式的有效性。設計《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SPOC課程資源應用效果》調查問卷,通過測評了解SPOC資源的教學效果并對不足之處予以改進。
3 結論
本課程改革的重點是通過SPOC教學模式和課程資源的設計有效解決了學生學習知識困難。課程改革實施過程參考了大量文獻資料,借鑒了多種學科SPOC案例,盡量做到全面、嚴謹的教學態度,但是本課改的研究仍舊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
3.1 SPOC教學模式有待進一步完善
SPOC教學模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在具體設計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如課前、課中和課后各個環節、流程和任務的安排,彼此之間活動的有效銜接。
3.2 資源設計方法仍需改善
本課改針對課程內容如何在SPOC資源中的呈現進行了探討說明,但是并未得出具體的、細致的、有效的操作方案。針對影響知識難度的多維度提出具體的教學設計方案值得展開后續研究。
3.3 拓充資源設計,建立評價反饋體系
由于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知識體系龐大,本課改僅選取了兩個特例進行SPOC資源設計,后續可對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SPOC課程資源進行完善。同時,資源設計僅通過調查問卷進行反饋評價,由于評價基于學生,且人數不多,可能造成資源評價存在片面性。因此,在后續工作中可以針對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技術SPOC課程資源設計完整的評價體系,有效收集更多反饋數據,進一步改善教師的教學模式和課程教學資源的設計。
參考文獻
[1]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從MOOC到SPOC:一種深度學習模式建構[J].中國電化教育,2015(11):28-34.
[2]康葉欽.在線教育的“后MOOC時代”—SPOC解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01):85-93.
[3]陳堯妃,陳煥通.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模式探索,2019(7):111-112.
[4]呂靜靜.開放大學混合式教學新內涵探究——基于SPOC的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5,33(03):72-81.
作者簡介
石喜梅(1984-),女,重慶永川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園林工程、水資源與水生態修復技術研究、高職教育改革研究。
馬云峰(1985-),男,重慶永川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土木工程、高職教育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