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陳 沖
傳承與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每一位中國人的責任,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而小學教育是教學基礎,小學是建立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將優秀傳統文化這一寶貴財富滲透到小學德育教育中,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道德素養,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和發揚優秀的道德品質和歷史文化。
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和精神財富,其中包含了許多優秀的人文素養和愛國精神,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和團結凝聚力,傳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每代人的責任。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小學德育教育越來越重要,直接影響小學生的綜合發展,也會直接影響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由此可見,德育教育和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傳承有一定的聯系。對此,在小學德育教育時,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其中,能夠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得到了沉淀和發展,其中包含的文化精神十分值得學習和發揚。當前的社會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和道德素養,在小學這個培養道德觀念的黃金階段,德育教育的發展是刻不容緩的。開展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文化素養,幫助學生養成優秀的道德品質和健康人格。而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智慧結晶,有著很強的凝聚力和號召力,能夠為德育教育提供很好的教學內容。在小學的德育教育中,將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恰當的滲透,能夠發揮出傳統文化的作用,體現德育教育的價值,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
近些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人們的經濟水平明顯提升,在物質條件改善的過程中,人們的精神文化也不斷豐富。現如今,人們已經迎來了互聯網時代,我國的校園文化也越來越豐富多樣?;ヂ摼W在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也有許多弊端,在紛雜的互聯網中有許多外來文化,而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缺乏一定的判斷能力,面對良莠不齊的外來文化,會出現盲目學習和模仿的問題,這樣會嚴重影響小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文化素養的培育。面對這一問題,必須讓小學生認識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認識到傳承和發揚精神財富和智慧結晶的重要作用。因此,小學教師就需要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到小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文化熏陶。并且,在小學的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注重傳統文化的選取,讓小學生在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吸取文化的精華,提升小學生的道德素養。
第一,正確認識優秀的傳統文化。要有效提升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價值,就需要教育部門和教師對傳統文化的滲透有正確認識,認識到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小學生的重要影響,從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出發,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需求,尋找恰當的德育教育手段。同時,注重對傳統文化的選擇,選擇貼近小學生生活和興趣愛好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樣才能起到培養小學生價值觀念和文化素養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注重的是實踐,在開展小學德育教育的實踐中,只有一步步發現德育教育的不足之處,并加以調整,才能提升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只有圍繞學生這一主體,分析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實際情況,才能夠更好地將小學德育教育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發揮德育教育的作用,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第二,用優秀的傳統文化豐富德育教材。對于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來說,教材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工具,教材的內容會直接影響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其效果。隨著近些年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小學德育教育的發展備受重視,德育教育的相關體系已逐步完善,其中包含正確的道德法治觀念和優秀品質。除此之外,教師要充分利用優秀傳統文化,讓每一位小學生都能正確認識優秀的傳統文化,深受優秀傳統美德的熏陶,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德育教育的作用,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德育教材,通過課程學習明確小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通過不斷實踐和研究可以發現,德育教材要包含愛國精神和人格修養這兩大模塊,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責任意識。同時,許多優秀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是文言文,但小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還比較弱,如果直接將文言文照搬到德育教材中,小學生會難以理解文言文中所包含的真正意義,難以提升小學生對德育學習的興趣。面對這一問題,需要在編寫德育教材時,翻譯文言文,還要適當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添加一些圖畫和故事等,豐富教材的色彩與提高教材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對德育學習的興趣,使之更好地接受傳統文化的培養。
第三,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教學氛圍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質量,良好的教學氛圍對學生來說十分重要。要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就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方法需要轉變,應以豐富教學活動和教學方式為中心,開展更好的德育教育。

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教學進展,為學生舉辦朗讀比賽等系列活動,可以挑選《三字經》《弟子規》等系列讀物讓學生進行朗讀。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朗讀這些經典的啟蒙讀物,也能夠為學生提供欣賞和傳承傳統文化的機會。通過比賽的形式,還能夠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其次,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優秀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針對這一點,學??梢詾閷W生舉辦傳統文化節,通過文化節讓學生認識到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如舉辦端午文化節,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屈原的偉大事跡,學習屈原為國為民的愛國情懷。
學校在舉辦和組織德育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要做好鼓勵工作,通過創新組織形式和活動策略,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傳統文化的培養,體會傳統文化的價值。
第四,采用分學段的德育教育方式。開展小學的德育教育需要圍繞學生這一主體,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德育教育,依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開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在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初步認知,培養低年級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感情,可以在傳統節日時為小學生布置手抄報任務等。通過這種類型的教學方式讓低年級的學生認識傳統文化,了解基本的傳統知識與禮儀。要注重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文化素養,對學生進行認知教育。以傳統節日為例,不僅要讓高年級的學生了解傳統節日,還要知道節日的由來、習俗、背景故事等。不僅如此,隨著高年級學生基礎知識水平的提升,也可以引導學生對一些經典的詩文作品進行賞析,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與道德品質。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生來說,開展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學習和發揚傳統文化也十分重要。將這二者進行結合,能夠發揮德育教育與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