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娜
摘 要:按照上課的內容,我們可以把課堂分為新授課、講評課、復習課。新授課,復習課我們比較熟悉,但講評課我們沒有太過重視,往往把它變成了習題課。如何在物理講評課中落實核心素養,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合作學習是一個重要的切入點。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物理教學較為注重知識建構的過程,能夠多維度呈現問題與情境、思維與探究等的動態發展過程。本文以講評課為例,通過合作探討,分析錯誤原因來強化學生的物理觀念、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通過小組間的相互評價促進科學探究,同時延伸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
關鍵詞:合作學習;核心素養;講評課
物理新課程標準《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版)》從“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 [1]四個維度界定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為高中物理教學制定了目標、指引了方向。通過試卷的講評設計落實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
首先從四個方面對試卷整體分析,試卷結構分析、難度比例分析、成績統計與分析、試卷中集中反映的問題。通過整體分析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大體情況,橫向對比找準自己的不足。
接著,小組討論自主更改,課前把答案和試卷發給學生并自主訂正,針對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交流合作,討論完成。
最后重點講評試卷中的共性問題,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本次考試,著重挑選了兩個題,下面展示其中一道試題的講解與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
一、通過錯題重現,分析錯誤原因強化物理觀念
原題:物塊A疊放在木板B上,它們在水平地面上以3m/s的初速度一起向左滑行,A B保持相對靜止,木板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已知mA=2Kg,求物塊A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g取10 m/s2)。
熟讀原題,了解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點,回憶知識點的內容、常規題型,常規解法,接著展示在考試中出現的典型錯誤,讓同學們分組討論錯誤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類似錯誤。
本題涉及牛頓運動定律[2],考察連接體問題,其中一個難點就是對靜摩擦力的分析,通過錯題分析、通過合作探究強化了學生的物理觀念。
二、通過變式訓練、鞏固提升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變式訓練:在光滑水平面上靜止放著長L,質量為M的木板,將一質量為m的物體(視為質點)放在木板的右端,小物體和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現對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為使兩者保持相對靜止,F最大不能超過多少?
鞏固提升:在光滑水平面上靜止放著長L,質量為M的木板,將一質量為m的物體(可視為質點)放在木板上面,小物體和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現對物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為使兩者保持相對靜止,F不能超過多少?
科學思維是一種深入事物本質的抽象概括式思維,在高中物理講評課中,教師應通過變式訓練、鞏固提升等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比較質疑、猜想質疑等,這對于培養學生基于事實提出科學假設、運用科學推理論證、得出創造性見解的思維過程的形成有重要意義。
三、通過小組間的相互評價促進科學探究
合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合作、交流討論、相互提高的學習方式,既是高中物理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也為學生終生發展培養必要的合作精神。在變式訓練、鞏固提升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三個題內在的聯系,探究如果我們再次拓展可以在什么方向進行,再用小組合作討論來評價這種拓展的可行性,使學生在更符合人類認知規律的探究過程中掌握物理知識、提升綜合能力。
四、通過舉一反三和拓展延伸,培養科學態度
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合作學習,既強調學思結合,也強調學以致用,它要求學生在對物理概念、規律等全面理解與建構的基礎上,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中以推動物理教學的深度拓展,形成有益反饋與積極影響,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3]
在本節講評課的過程中,通過錯題原因的分析,鞏固訓練、拓展延伸、再討論、在拓展、再辯論,使學生的概念更加清晰,方法得到強化,思維得到拓展、還體驗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在高中物理合作學習中,教師通過類似拓展,讓學生學會猜想與假設,學會探究與求證,在獨立思考與合作探討、反思總結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五、結語
在物理講評課中以學生為本,重視引導學生間的合作交流能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中不斷內化方法與能力,從而將物理與生活、科學與應用有效貫通起來,通過錯題重現,分析錯誤原因強化物理觀念,通過變式訓練、鞏固提升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通過小組間的相互評價促進科學探究,通過變形拓展延伸培養科學態度與責任。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1(2010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 吳炳光. 淺談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物理試題的編制理念——基于2017年高考理綜物理試題的特點評析與改編[J]. 課程教學研究,2017(10): 80-83.
注:本文系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課題“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學生合作學習的實施研究”(項目編號:JCJYC19061230)成果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