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 要:課程的深入改革,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多以老師的“講”為主,學生被動“聽”的模式進行。這樣的模式缺乏互動的過程,而在沒有互動的前提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都無法得到良好的發揮,進而降低了課堂教學的質量。本文結合作者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并總結了一些策略措施和方法,希望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互動教學;課程改革;方法
課程改革雖然給課程教學帶來了挑戰,但同時也給課程教學帶來了機遇。越來越多的教師,就如何提高教學方法,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都在積極的思考。而在眾多的研究中,互動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被廣泛的應用。對于英語教學而言,英語學習相對比較枯燥,且需要學生的長期堅持,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就顯得十分重要和有意義。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英語課堂教學的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探討了開展互動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當前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首先,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師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的聽,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提高,主體作用也得不到有效的發揮,甚至部分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阻礙了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其次,部分教師教的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無法通過良好的互動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與實際學情,進而無法使學生獲得有效的學習體驗,降低了學習效果,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互動教學的策略分析
1.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學生具有足夠的學習興趣與能力時,學生就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相應的學習中去,而對于英語學習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能力,因此離不開持續有效的不間斷學習。因此,作為教師,一方面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同時還應該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給予足夠的指導與幫助,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效果和質量的提升。例如,在學習“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百萬富翁》的影片,然后將學生進行分組,要求學生在以分配的角色為基礎進行課文的預習,在具體講授時可以引導學生開展“電影配音”的游戲。通過這樣直觀的教學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同時有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實現了學生主體作用的良好發揮。其次,通過這樣的方式教教師可以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并給予有效的指導,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認知水平,最終通過興趣的激發及良好的互動,實現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注重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良好的互動與交流拉近了學生與師生之間的距離,兩者之間就能夠相互借鑒,相互提高,并在相互溝通與交流的過程中找到自身的不足,進而為自己后續的學習提供參考和依據。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英語教學,可以將英語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布置,并通過小組內部的討論得到答案,在這一過程中,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去,而能力強的學學生帶動了能力弱的學生,實現了所有學生的共同發展與進步。例如,向學生講授“Why do you like pandas?”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請大家用英語介紹自己喜愛的動物,并且說一說喜歡這個動物的原因”。面對這一問題,由于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進行互動探究,在探究中學生通過翻閱各種資料與互動交流,就可以快速掌握相應的英語知識,并總結出預習的正確方法。
3.重視教學評價環節中的互動 。
評價對教學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可以幫助學生及時的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得到改善。其次,良好的評價可以進一步促進教師教學手段的創新,可以幫助教師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教學方法以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在互動教學中積極開展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評價就顯得十分重要。學生之間的評價,不僅實現了學生之間的良好交流與溝通,同時實現了學生之間的查漏補缺與優勢互補,而師生之間的互動評價為學生的學習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目的性,促進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
4.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
不同的學生其學習能力是具有差異的,而互動教學作為一種體現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方式,更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其針對性和人性化的特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針對膽子小的學生應該多鼓勵、多表揚,而對于討厭學習的學生,應該積極的引導并解決學生存在的學習困難與問題,盡可能縮小學生之間的能力差距。其次,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優等生與較差學生進行合理的搭配與分組,通過互動游戲的方式,使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進而實現所有學生的共同發展與提高。
三、結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通過良好的互動教學,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其次,通過互動使教師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促進了教師對自身教學手段和內容的完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葉亞軍,周虹,彭志敏.論初中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文學界,2012,(10):395.
[2]李光瑩.探究初中英語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幾點感悟[J].新課程 (初中) , 2017 (1) :33.
[3]張春建.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讀與寫 (教育教學刊) , 2017 (1)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