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軍凱

【摘? ? 要】“以稿立站”是省級黨報地方記者站業務建設的指南,但在全媒體時代這一理念遇到挑戰。福建日報對“以稿立站”展開創新探索,引導地方記者站挖掘優勢、增加人手、提升技能、拓展平臺、加強策劃,創作出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全媒體作品,為黨報記者站在全媒體時代更好地做到“以稿立站”探索了新路徑。
【關鍵詞】全媒體;記者站;以稿立站;創新
“以稿立站”,又稱好稿立站、報道立站、好作品立站,是省級黨報地方記者站對自身使命和工作方向的概括,即地方記者站要圍繞新聞宣傳主業主責,用稿件履行職責,完成使命。福建日報長期將“以稿立站”作為記者站業務指南,河南日報積極樹立“好稿帶動”“好稿立站”鮮明導向,貴州日報等也確立了“好作品立站”等類似理念。
由于省級黨報地方記者站成立時間較早,傳統意義上的“以稿立站”,僅要求記者站圍繞地方采寫文字、圖片類稿件,主要通過獨家新聞、深度報道確立優勢。全媒體時代,新媒體平臺層出不窮,即時傳播成為主流,地方記者站很難再挖出獨家新聞,也無法保持深度報道的優勢,而且由于人員較少、技能單一等先天不足,一時無法適應文字、圖片、短視頻、抖音作品等融合傳播的要求,給傳統“以稿立站”理念帶來了沖擊。
一、傳統“以稿立站”理念面臨的挑戰
全媒體時代,微博、微信公眾號、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不斷涌現,公眾號文章、H5頁面、短視頻等全新稿件類型涌現。此外,各類自媒體大行其道,“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有麥克風”,傳播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所以,誕生于紙媒時期的傳統“以稿立站”理念面臨以下幾個挑戰。
(一)以貼近性為依托,發布地方獨家新聞的優勢不復存在
省級黨報設立記者站的一個初衷,就是將地方改革發展中的亮點率先向全省乃至全國發布。與此同時,地方黨委政府也希望借助省級黨報平臺向外界傳播改革上的突破和發展成就。所以,記者站在發布獨家新聞方面一直頗有建樹。
進入全媒體時代,面對突發事件、重大改革等關鍵時刻,記者站通過黨報紙媒發布獨家新聞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首先,隨著微博、微信公眾號、新聞客戶端等移動化傳播平臺的廣泛應用,突發事件開始被即時發布、滾動發布,黨報紙媒次日見報的滯后性缺陷,無法彌補。其次,全媒體時代的來臨,帶動信息發布者即地方黨委政府的傳播理念更新,在發布重大改革舉措等新聞信息時注重多平臺應用、全媒體傳播,甚至直播新聞發布會成為流行趨勢,導致記者站無法再獨享信息,發布獨家新聞的機會因此喪失。
(二)以站位高為特點,推出深度報道的優勢日漸消退
“站在田埂上,眼望天安門”,是地方記者站的一項業務追求,要求駐站記者在寫稿時既要勤走基層、到一線發掘最鮮活的素材,又要有高于地方媒體的眼光、統攬一省全局的高度?!俺酝竷深^”的深度報道曾經是記者站的核心優勢。新形勢下,這種優勢日漸消退。
其原因包括:近年來,中央媒體持續加大下沉力度,經常性推出聚焦地市級甚至縣區級改革發展成就的深度報道,而其天然自帶的高站位、大格局、全國影響力等優勢,讓省級黨報地方記者站的同類型報道遜色不少。另外,當前自媒體發展如火如荼,有些專家型人才、專業機構創辦的行業自媒體,可以從全行業、全產業鏈、全球產業布局等宏觀視角考察地方產業發展問題,而且不受版面、時段限制,觀察更深刻,表達更直白,讓記者站的深度報道很難再體現自身優勢。
(三)因人員少、技能單一、缺少平臺等不足,形成明顯短板
首先,記者站由于人員有限,根據工作安排,主要是向黨報紙媒供稿,稿件類型單一。而本地媒體則是團隊化作戰,遇到地方“兩會”、大項目開工等重要時刻,分工協作,鏈條式生產文字、圖片、短視頻、H5頁面等多類型產品,實現全媒體傳播。其次,駐站記者從招聘人員要求、平時工作布置、考核機制傾斜等方面,注重選拔、培養的是文字能力突出的人才,他們的攝影攝像、視頻剪輯、新媒體產品制作等技能欠缺。同時,記者站因人手較少、技能欠缺,難以依托微博、微信公眾平臺、新聞客戶端等開設新媒體平臺,缺少自主發稿渠道。
二、創新“以稿立站”需把握的優勢
進入全媒體時代,各省級黨報積極順應傳播環境變革,從整體上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筆者認為,作為黨報分支機構的地方記者站,為了履行好工作職責,擔當好為地方發展“鼓與呼”的責任,首先需要打破傳統“以稿立站”理念的束縛,展開創新和轉型探索。在創新過程中,要把握以下幾個優勢。
(一)從趨勢來看,“內容為王”仍是黨報的核心競爭力,決定了“以稿立站”仍具有生命力
從傳播主體來看,對黨報而言,無論什么時候,傳播黨的方針政策都是主體責任、核心任務,必須長期提供優質內容。從傳播內容來看,盡管受眾已經將新媒體作為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其主流內容、權威內容都來自于傳統媒體,尤其是黨報。這意味著,“以稿立站”對于記者站依然具有指導意義。
(二)整體而言,黨報對媒體融合的統籌推進,為“以稿立站”提供了頂層設計
黨報在研究媒體融合思路時,普遍將記者站在全媒體時代的傳播力提升作為一大課題,在充分吸收、借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政策支持、項目激勵、考核傾斜等方式,在全省范圍作出“以稿立站”創新的整體規劃,避免了記者站走彎路。具體工作中,黨報成立的融媒體中心、中央廚房等機構,推出的新聞客戶端、頭條號、抖音號等平臺,為記者站提供了“大本營”式支持,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駐站記者在圖片制作、視頻剪輯、構圖排版、H5頁面制作等方面的技能短板。
(三)由于黨報記者站服務當地的特點,創新“以稿立站”能爭取到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
順應媒體融合趨勢而進行的“以稿立站”創新,意味著記者站的稿件將向著“做優存量,做大增量”方向轉型,這對地方黨委政府的宣傳需求是一大利好,所以普遍能夠得到地方的支持。同時,近年來國家層面出臺了支持媒體融合發展的一系列政策,為地方經濟發展帶來了財力提升,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過程中集聚了人才、整合了力量,讓地方黨委政府可以為記者站提供切實的政策、財力、人力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