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麗萍

【摘 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患者護理質量及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間到我院接收治療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應用常規基礎護理,觀察組在應用對照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增加循證護理干預,分析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與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均<0.05)。結論:將循證護理干預應用于慢性胃炎患者,能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慢性胃炎;循證護理;護理質量;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157-01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統中常見的疾病,引起該該病癥的原因有病原體感染,生活飲食習慣等,表現的癥狀有上腹痛、腹脹、食欲不振等,對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極大影響[1]。目前,服用藥物和病因消除是治療慢性胃炎的主要方式,且該病癥具有一定的治療持續性,但患者往往醫療知識淡薄,并在治療中常伴有緊張焦慮的情緒,造成治療的效果較差,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將護理干預應用于慢性胃炎患者尤為重要。而循證護理方式是常用于臨床實踐中的科學護理模式,對患者的療效較好。本文旨在探討循證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患者護理質量及生存質量的積極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間到我院接收治療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其中觀察組有男患者17例,女患者13例;年齡21-66歲,平均(46.7±3.1)歲。病程4個月~9年,平均(4.8±1.2)年;對照組有男患者16例,女患者14例;年齡22-65歲,平均(47.3±3.2)歲。病程5個月~10年,平均(4.9±1.1)年。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病程等情況的比較上無差異(P>0.05),可比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了基本治療,包括抑酸、胃粘膜保護劑、消炎、平衡水電解質,對檢測幽門螺桿菌為陽性患者進行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在治療期間,對照組患者采用藥物指導,觀察病情,健康宣教的基本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采用行循證護理干預,主要方式為:
(1)建立循證工作班組 科室建立循證工作班組,護士長為班組長,其他護士為班組成員。組長負責所有成員團隊的團隊關于慢性胃炎護理知識的學習,以確定護理的工作方向。
(2)對循證工作相關的問題進行探討
班組組長通過集思廣益的方法來集中精力總結和提出循證性問題,即圍繞慢性胃炎循證護理來進行探討。探討的內容包括疾病知識、情緒影響,遵從醫囑等方面,并以查詢資料文獻等方式對本科室的循證護理方式進行最終的確定。
(3)循證護理的實施方式
①心理護理:護士積極與患者溝通,認真傾聽并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在護理工作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并在必要時對患者采取心理緩解措施。護士可以通過語言和行動鼓勵患者,以便他可以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治療。②飲食指南:大多數患者由于飲食不良而患有慢性胃炎,所以對患者加強飲食護理是護理人員必需的工作,使患者在一個較好的飲食習慣環境下進行治療恢復。護士要讓患者明白不能進食刺激性、堅硬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流質食物才是治療期間的主要飲食,并確保休息時間充足。③遵醫行為:一部分患者由于病程較長,而且病情反復發作,以致情緒低落,在治療過程中依從性低,甚至不配合醫療工作,影響了治療效果。護理人員應認真耐心的給患者講解治療計劃及過程,指出配合治療的重要性,要對自身病情要求高度的認知和重視,戒掉有損恢復的習慣等。
1.3 觀察指標及判斷標準
①SAS評估標準用于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
②滿意度用于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護理質量,等級分為三個: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計量資料以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給予x2檢驗,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組間比較患者干預前后的SAS評分
如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2.2 組間比較患者干預前后的滿意度 如表2所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3 討論
隨著生活和飲食習慣的變化,人們的慢性胃炎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并且在治療期間,患者的飲食習慣,心理狀態等會對治療的有效性造成很大的影響[2]。因此,如何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有效減少上述因素對療效的影響已成為學者們研究的重要課題。循證護理是循證醫學衍生出來的,其較好的審慎性,清晰性和科學性已在各種疾病的護理中被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3]。研究表明[4],循證護理能使胃炎患的護理質量和滿意度大大提高,對患者生存質量的改善效果也很明顯。
本文研究顯示,通過為患者提供循證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這表明循證護理能使患者的生存質量與生活質量得到改善,使護理質量提高;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表明循證護理能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表明,在護理干預期間,由于消化系統癥狀而導致患者的營養攝入降低了生活質量,以致對治療產生了影響,但是,根據患者的基本情況,該問題是在患者疾病的康復過程中確定的,并根據相應的指導措施,通過科學基礎和患者實際情況的有機結合,制定了解決方案。合理有效的循證護理干預方案和措施,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生活質量[5]。
通過合理的飲食指導,可以有效減輕患者胃腸道反應,減輕臨床癥狀引起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使患者獲得足夠的營養,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使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治療;通過解釋慢性胃炎的相關知識,醫護人員可以通過增加與患者的交流,減輕患者的情緒等并指導其了解疾病,并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使患者擺脫對疾病的焦慮情緒,避免產生諸如焦慮和恐懼之類的負面情緒,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并以積極的態度接受治療;在醫學實踐和藥物指導干預下,使患者更加了解藥物在治療過程中對疾病的治療效果,幫助患者認識和掌握自身應該掌握的基本治療方法,讓患者能積極的配合治療,聽從醫生的建議,避免因不合理使用藥物而引起的副作用以及對胃粘膜的損害,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疾病復發不良行為并建立健康的生活,使患者心理狀態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最終實現在多種干預措施的影響下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的目標,這樣才能是患者加強對醫護的信任,從而提高了患者護理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將循證護理干預應用于慢性胃炎患者,能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許雁梅.循證護理對慢性胃炎患者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6,22(05):114-115.
[2]劉淑珍.優質護理在慢性萎縮性胃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6):151-153.
[3]孫蓓.循證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患者護理質量及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6):42.
[4]吳春鳳,胡歡平,祝路.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18):202-203.
[5]金延平,佟艷紅,林淼.優質護理干預慢性胃炎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