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霞,房海英
(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人民醫院,山東 濱州)
麻醉手術科在醫院屬于十分重要的科室,地位舉足重輕,對手術的順利完成和提高醫護質量有重要作用,而麻醉手術科的管理質量和控制感染直接關系每位患者的生命安全。若患者因麻醉而感染,則會危及患者生命,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痛苦和傷害。而6S 管理模式是在工作場所內,制定管理要求,規范現場、現物并有效地管理工作人員,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件事和每個細節,提升人的品質。因此,根據以上情況,本文主要針對6S 管理對麻醉手術科的感染和護理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觀察[1]。
于2 0 1 7 年3 月至2 0 1 9 年3 月本院麻醉手術科共2 5 名護理人員進行6 S 管理模式。年齡2 1 ~4 5 歲,平均(3 5.1±2.4 5)歲:工齡2~18 年,平均(6.43±1.27)年;其中,本科16 名,大專9 名;職位構成:護士2 名,護師13 名,主管護師10 名。
在工作場所,為了區分要與不要,公共場所禁止擺放私人物品,將空間靈活運用,避免不整理現象,規定所有物品定位定法明確標示、整齊擺放。為此,對該25 名醫護人員實行6S 管理模式,①管理小組的成立。將小組成員3~4 人分為一組,并由科室負責人擔任組長,制定護理方案和計劃,由小組組長帶頭進行巡查,全員重視該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和監督。②培訓。為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個人素養,提升綜合素質,定期組織小組成員參加6S 管理模式,全面實施該管理模式,對方案執行到底,并對日常工作進性抽查和記錄。加大監督力度,嚴格執行消毒制度,加強對麻醉手術科的環境細節管理,制定合理的布局。③護理模式的規范。統一管理護理人員和麻醉手術科環境,制定麻醉手術科的環境消毒、物品擺放及著裝整潔等條例,提升員工自身責任感,人人養成好習慣,減少不必要的浪費。④安全意識。工作場所整潔寬敞明亮、通道無阻礙物、物品定位擺放、設備儀器定期保養和檢查,進入麻醉手術科所有人員需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將無菌和感染區域做明顯標記便于區分,提高個人安全意識[2]。
對醫護人員接受6S 管理模式前后根據護理質量等方面進行記錄。并利用自制評分表評估醫護人員以下幾方面的考核:手術間管理、基礎護理、護理過程、急救藥械等幾方面,且由院領導對該組醫護人員進行考核。
6S 管理模式后護理質量明顯優于管理前(P<0.05),并在一定程度上護理人員質量有所上升,見表1。
表1 護理質量管理前和管理后比較

表1 護理質量管理前和管理后比較
時間 病房管理 基礎護理 護理過程 急救藥械管理前 91.37±2.15 91.31±1.27 94.68±1.12 95.11±1.26管理后 96.78±1.34 97.42±1.61 97.59±2.43 98.48±1.09 t 10.677 14.898 5.438 10.118 P 0.000 0.000 0.000 0.000
6S 模式是為了使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加強執行力并在此基礎上維持結果,定期檢查、制定考核方式和獎懲制度等[3]。其主要目的是所有醫護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到工作中,養成良好的護理習慣,自覺維護麻醉手術科的安全意識,遵守相關規定,增強自身責任感,實現手術室設備、儀器專人管理并定期保養檢查,保證其設備能夠正常運行,提高設備操作的程序化,避免隱患,確保病人的安危,還可以增大病人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友好的態度、溫馨的環境能夠調整醫護人員和病人的心態,使手術能夠正常順利的進行,打造一個舒適、明亮的手術室環境[4]。通過6S 管理模式,科學管理物品,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杜絕物品隨意擺放,維持麻醉手術室的有序,避免出現盲目性操作,縮短患者搶救時間,進而提供優質的服務質量。綜上所述,可以看出,6S 管理模式的實施能夠提高麻醉手術科的環境、護理質量,并且還能有效提高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和專業素養,使患者對護理工作品質認可,有利于增大醫患關系友好發展,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