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鐵站名通常彰顯著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歷史文化,也反映了當地民眾的社會心理。研究地鐵站名的語言特征和命名方式,對我們更好了解一座城市的風土人情和社會生活特點具有重要作用。以哈爾濱地鐵站名為研究對象,從哈爾濱地鐵站名的研究現狀、語言特征、命名方式、文化特征四個方面進行了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地鐵站命名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哈爾濱 地鐵站名 社會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U23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6-0082-02
近年來,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從語言學角度研究地鐵站名的文章不斷出現,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譯層面,以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地鐵站名為研究對象。現有關于地鐵站名的英譯研究成果頗豐,對規范地鐵站名有一定指導意義。此外,最新的地鐵站名研究是從社會語言學出發,但相關文章發表數量較少,目前僅有兩篇見于中國知網。
20世紀60年代,美國開始興起社會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是研究語言與社會關系的一門學科,屬于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其目標是更好地理解語言結構和語言如何在社會交際中發揮作用。Coulmas(1997)認為,社會語言學是研究社會結構如何影響人們交談的方式、語言變體和使用模式、是如何與一些社會因素發生聯系的,比如階級、性別、年齡等。
一、哈爾濱地鐵及其站名研究現狀
哈爾濱地鐵是服務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城市軌道交通,2013年9月26日,哈爾濱地鐵1號線投入運營,哈爾濱也因此成為中國首個建有高寒地鐵系統的城市。截至2019年9月,哈爾濱市已有2條地鐵線路開通運營,共計有27個站點,除去換乘車站醫大二院站,2條地鐵線路共設有26個站點。另外,根據2018年哈爾濱市民政局官方發布的站點命名通知,地鐵2號線和3號線即將開通運營,2條線路共計46個新站名,則現已公布確定的地鐵站名合計為72個。
目前,從社會語言學角度研究哈爾濱地鐵站名的相關文章知網上尚未可見。因此,從社會語言學角度研究哈爾濱地鐵站名有一定的價值。以哈爾濱地鐵現已確定的72個站名為研究對象,從哈爾濱地鐵站名的研究現狀、語言特征、命名方式、文化特征四個方面進行社會語言學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地鐵站命名提出建議。
二、地鐵站名的語言特征
哈爾濱地鐵站的命名方式一般為“專名+通名”,通名即“站”,而專名形式不一,表現了哈爾濱地鐵特有的命名方式。根據統計發現,哈爾濱地鐵站名專名在音節上以三、四、五字居多,其中以三字音節為主,占比達47.2%。
見表1:
表1 哈爾濱地鐵站名的專名概況
從表1可以看出,哈爾濱地鐵站專名以三字音節為主,其比例占到了統計總量的近半數,四字、五字音節次之,上述三種音節專名的占比達到了統計總量的93%。由此可以看出,哈爾濱地鐵站名以三、四字音節為主,和大眾的記憶習慣保持了一致,且三四字音節簡短適用,有助記憶。通過分析地鐵站名的詞匯成分,可以發現除了個別站名屬名詞,大多數都由詞組構成,如“丁香公園”“兆麟公園”“公路大橋”等。還有一些地鐵站名屬于方位短語,比如“哈爾濱北站”“海河東路”。這樣的命名方式也彰顯了結構順應原則,符合大眾的語用習慣。值得注意的是,為保持命名方式的統一性與便利性,“哈爾濱南站”“哈爾濱西站”等站點在命名時通常都省略了通名“站”字,原因在于類似“哈爾濱西站站”等站名在發音時不但拗口,而且比較冗雜。
三、地鐵站的命名方式
哈爾濱地鐵站通常以標志性建筑為名,地理指位性非常強,其命名方式與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相似,但又有其獨特的地域特點。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哈爾濱地鐵站名主要以道路、商圈、景點、交通樞紐站和高校等為主,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類別:
1.以街、道、路、橋為名
根據這類方式命名的地鐵站名共計37個,占比為51.4%,是命名時選擇最多的一種方式,如“尚志大街”“和興路”“公路大橋”“西大橋”等;但是此類命名方式較為簡單,與哈爾濱部分公交站點的名稱有所重合,盡管某種程度上便于大眾乘車出行,然而此類命名方式包含信息較少,不能凸顯站點在對應道路上的具體位置。
2.以商圈為名
哈爾濱地鐵以該方式命名的站點占比7%,包括“中央大街”“博物館”“哈西大街”“會展中心”“凱盛源廣場”5個站點。盡管此類命名方式地理坐標指位不太明顯,但因商業區規模較大,商業配套完善,目前大眾對其比較熟知,因此其方位性指示特征更加明顯。
3.以公園、歷史景點等景點為名
根據這類方式命名的地鐵站名共9個,占12.5%,以2號線和3號線居多,比如“太陽島”“兆麟公園”“松江生態園”“友誼宮”等。
4.以交通樞紐站為名
哈爾濱地鐵以交通樞紐站為名的站點共計5處,包括“哈爾濱站”“哈爾濱西站”“哈爾濱東站”“哈爾濱北站”和“哈爾濱南站”。火車和高鐵現已成為城際和省際交通的重要載體,有的地鐵站靠近車站,因此以交通樞紐站的名字命名。
5.以知名高校為名
哈爾濱是黑龍江省省會城市,教育資源豐富,高校數量眾多,地鐵站以此類方式命名是其命名的又一特點。哈爾濱地鐵以該方式命名的站點共7個,占9.7%,如“哈工大”“工程大學”“黑龍江大學”“理工大學”等。
四、地鐵站名的文化特征
人們在選取名字一般會賦予其相對特殊的意義,通常會用事物的名稱來記錄歷史和傳承文化。因此,人們用語言記錄事實和想法,語言也能在某種意義上表現人們的態度、信仰和世界觀。
1.近代西洋文化
1896年到1903年,中東鐵路的建設為哈爾濱帶來了一大批工商業,同時大量人口涌入哈爾濱。20世紀初,哈爾濱成為舉世聞名的國際性商埠,是當時的“北滿”經濟中心和國際大都市。濃郁的西洋風情彰顯著哈爾濱的獨特魅力,“中央大街”就是典型代表。中央大街舊稱“中國大街”,是中國國內一條罕見的建筑藝術博物館。中央大街是哈爾濱的縮影,它見證了百年來哈爾濱的滄桑巨變。由于哈爾濱為中國最北端省會,哈爾濱一直是中蘇和中俄兩國合作的中心城市,見證了中蘇友誼的“友誼宮”也是哈爾濱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中央大街站”和“友誼宮站”是哈爾濱地鐵站名的重要組成部分,均體現了哈爾濱的歷史文化淵源。
2.體育教育文化
哈爾濱歷來重視體育事業和文化的發展,尤其是冰雪文化。由于哈爾濱緯度高,全年氣溫較低,冬季寒冷而漫長,因此冰上事業繁榮發展。哈爾濱共舉辦了7次全國冬季運動會和5次國際級冰雪競賽,是名副其實的國際冰雪文化名城。同時,哈爾濱作為黑龍江省省會,科教資源優勢突出,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擁有一大批國內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哈爾濱地鐵以“江北大學城”“會展中心”“哈工大”“黑龍江大學”等名字命名,均有其來由和意義。
3.交通經濟
地鐵站以交通樞紐為名,彰顯了哈爾濱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體現了交通樞紐對城市持續發展的突出作用。“哈爾濱站”是連接東北、華北和華中鐵路交通的重要樞紐,“哈爾濱西站”是世界高寒鐵路溫差最大的高鐵站,它們在哈爾濱市、黑龍江省甚至全國的交通網絡中都有無比重要的地位。
哈爾濱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能通過其地鐵站命名來體現。“博物館站”本為黑龍江省博物館所在地,由于地處中心城區核心地帶,現已發展成為哈爾濱著名商圈之一。有著“冰雪迪士尼”之稱的“冰雪大世界”自1999年面世以來,以其獨具特色的冰雪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哈爾濱的城市經濟發展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五、結語
對社會語言學視域中哈爾濱地鐵站名進行分析發現,哈爾濱地鐵站的命名主要以道路標志、商業區、風景名勝區、交通樞紐和知名高校為參照;其中以三、四、五字音節居多,并具有指位性強、簡潔易記的特點。哈爾濱地鐵站名彰顯著哈爾濱的歷史、經濟和社會文化,也體現了其歷史文化積淀與時代發展的交流融合。
對地鐵站名的規范,哈爾濱已漸趨完善。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后地鐵站的命名過程中應經過充分研討,避免過度商業化。2018年11月,哈爾濱地鐵3號線“哈爾濱大街”站更名為“凱盛源廣場”站曾引起過民眾的質疑和不滿。因此,在地鐵站的命名方面也要考慮大眾的接受程度和相關命名原則是否運用到位,努力做到主次相宜,體現站點的主體地位,避免過度商業化。
參考文獻:
[1]冉永平,張新紅.語用學縱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71.
[2]孫麗霞.社會語言學導論[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7:44.
[3]徐大明.社會語言學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游汝杰.中國文化語言學引論:修訂版[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5]鄭夢娟.當代商業店名的社會語言學分析[J].語言文字應用,2006(3):11-19.
責任編輯:楊國棟
[作者簡介]李吉,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