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 陳勇
摘要:公務員的身心健康程度是決定其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的關鍵。心理壓力長期超出正常范圍不僅嚴重影響個體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更是導致公務員產生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員工幫扶計劃(EAP)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重點環節在于解決公務員職業倦怠問題。通過分析公務員心理健康服務現狀,提出基層公職人員職業壓力來源與壓力管理的策略,并指出系統資源導向層面的EAP環境建設的重要性。
關鍵詞:員工EAP 公務員心理健康 心理服務 積極心理資本
中圖分類號:B8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6-0253-02
隨著十九大報告“健康中國”發展戰略的提出,人民健康已成為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其中“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政府機關公務員的身心健康程度不僅影響到個體的生活幸福指數,也關系到國家相關職能部門的執政水平和服務質量,更與國家的整體形象息息相關。新時期公務員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公務員的身心健康狀況進行有效管理。
2016年,國家22部位聯合頒發的《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中闡述了員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1]。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各機關、企事業和其他用人單位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實施員工心理援助計劃(EAP),為員工提供心理健康宣傳、心理評估、教育培訓、咨詢輔導等服務,傳授情緒管理、壓力管理等自我調適方法和抑郁、焦慮等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方法,為員工主動尋求心理健康服務創造條件。對處于特定時期、特定崗位、經歷特殊突發事件的員工,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援助”。
近年來,在對我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基層干部群體的健康狀況的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基層干部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表示不太滿意。以景軍、孫薇薇等人根據全國七個城市21125份公務員體檢結果做的調研報告為例,相當一部分比例的基層公務員(88.5%)在血壓、血糖、甲狀腺等方面存在著一項或多項的異常。與國外相關研究結果一致,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風險是公務員干部群體的主要健康問題。并且,其工作滿意度與其健康程度具有相關性[2]。職業角色壓力是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及工作滿意度,并形成職業倦怠、影響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職業倦怠問題一直是在公務員心理健康研究領域被重點關注和研究的主題。近十年來,EAP心理服務模式逐漸被政府機關了解并采納。然而,對于這種新興的“心理健康服務”理念的研究,目前尚停留在對其歷史及其概念的解讀方面,其具體實踐路徑尚缺乏實證性研究。
一、公務員心理健康服務現狀
與政府不斷深入的機構改革和公眾對公務員素質的較高角色期待相對應,公務員群體形成了比較普遍的任務重、壓力大、高心理消耗感的特點。隨著“90后”新一代年輕公務員群體的逐漸壯大,傳統觀念中對公務員職業的價值認同感也在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多元化悄然發生改變,年輕一代在對自我價值實現的強烈渴望下,其信念和理想也正在不斷接受著多元化價值觀的猛烈沖擊,職業倦怠現象頻出。隨著心理健康行業的發展和心理知識的普及,人們逐漸意識到“職業倦怠”現象與一定心理問題相關,政府機構的政工干部在工作過程中也逐漸融入了心理學方法。2011年中紀委、中組部、監察部發布的《關于關心干部心理健康提高干部心理素質的意見》給出了公務員心理健康服務內容的具體指導意見,提出應針對公務員舉辦心理健康科普知識教育并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引導公務員重視身心健康、了解健康常識,并能尋求專業的幫助。在完成頂層設計時,各部委也相繼出臺了指導性意見,如《關于進一步推進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等。在實踐過程中,目前普遍采取的是機構內部政工系統負責制與心理服務外包制相結合的模式,形成一種相對有效的政策合力舉措。
二、基層公職人員職業壓力來源與壓力管理的策略
根據Yerkes-Dodson定律,壓力與工作績效之間存在著倒U型關系。適度的壓力水平能促進工作效率,過大或過小都會使工作效率降低。長期受與角色要求有關的壓力影響時,個體在調試不當的情況下產生的巨大的不適感會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質量。同時,身心健康水平將受到顯著的影響。由于公務員的工作性質和來自社會角色的要求,使公務員群體面臨著較高水平的職業角色壓力和職業倦怠。公務員職業壓力從客觀因素上看,主要來自職業要求、社會期待和公務員生存物質基礎和職業生涯發展這些方面。從主觀因素上看,壓力的影響主要取決于公務員個體處理角色壓力和沖突的能力。因此,在對壓力進行管理的策略研究中,常見的壓力應對策略主要有兩個[3]:一是通過改善客觀環境來解決公務員的職業壓力問題。如獲得體制和社會支持、提供物質保障,等等。二是通過改變主觀因素,提升公務員個體素質和壓力管理能力,加強對角色壓力的認知和調節沖突的能力,使公務員在職業生活中能符合社會角色的要求,并能清晰識別和協調自身多種社會角色之間的關系,有效地適應環境。
三、系統資源導向層面的EAP環境建設
基于EAP的工作流程,整個EAP服務既不是單次完成的某個訓練,也不是一次性的培訓課程,而是一個定期并且相對長程的系統性服務項目。這種有組織有系統的員工EAP項目,則需要在一定的制度性保障下才能有效進行。因此,對于員工EAP心理服務的過程中,能否得到制度性、政策性、文化理念等來自環境的支持,是員工EAP服務是否取得較高實效性的關鍵。同時,鑒于心理問題的私密性和公務員政府機關工作環境的特殊性,當公務員面臨心理問題的時候,有更強烈的隱私保護需求和“病恥感”。因此,若想EAP服務能有效暢通地在政府機關中實施下去,一是要做好機制體制的建設,另外就是建設起一個良好的EAP人文環境,使人們普遍了解心理健康的常識,使更多的人愿意積極、主動地接受這項服務和專業資源的幫助。
四、結語
公務員的壓力管理能力對于其能否正常生活和工作非常重要,也影響著公務員身心健康和職業健康形象。在壓力管理過程中,公務員的個體積極心理資本與其壓力管理能力有相關性。由于積極心理資本是可以通過訓練獲得的一種后天社會性能力,因此,通過訓練公務員個體的積極心理資本,可以有效提高其壓力管理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采用的一些技術手段、工作流程等是否合適、恰當、具有實效性和針對性,并能順利融入國家政府機關公務員的組織管理各項制度體系中。同時,EAP服務是一項綜合性的長期的服務過程,不僅需要一定的機制體制的保障,也需要良好的人文環境的支撐,包括對心理健康的宣傳和普及,尤其是將心理問題“去病化”“去恥感”的工作,在政府機關應重點關注,這樣才能為公務員創造一種理想的、愿意自我完善、能夠積極主動地尋求專業心理服務資源的良好人文環境。
參考文獻:
[1]22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EB/OL].(2017-01-24).http://www.gov.cn/xinwen/2017-01/24/content_5162861.htm#1.
[2]景軍,孫薇薇.中國7市公務員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3(6):788-791.
[3]龔艷.基層干部焦慮的本質及其化解策略[J].領導科學,2019(8):96-98.
責任編輯:孫瑤
[作者簡介]高玲,盤錦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碩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陳勇,中共遼寧省委黨校副教授,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本科,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