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張浩
摘要:《死嬰》是英國作家馬丁·艾米斯發表的第二部小說,作家以獨特的敘事技巧描述了一幅未來的景象,目的是讓人們清醒地認識到當下恐怖混亂的社會,由此對當下的生活進行反思。從敘事學的角度對文本進行分析,從敘事時間、敘事視角兩個方面闡釋作品的敘事特點,以此來展現艾米斯精湛的敘事藝術,并揭示由此而產生的藝術效果,為讀者更好地理解馬丁·艾米斯的作品提供一個切入點。
關鍵詞:《死嬰》 敘事藝術 敘事時間 敘事視角
中圖分類號:I561.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6-0097-02
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 1949—)是著名英國小說家,被稱為“新生的福樓拜”“再世的喬伊斯”,是英國后現代小說的領軍人物,與伊恩·麥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并稱為英國“文壇三巨頭”。1974年發表了處女作《雷切爾文件》,并且一舉獲得毛姆文學獎。《雷切爾文件》《死嬰》和《成功》被稱為“頹廢三部曲”。迄今為止,馬丁·艾米斯已經發表了二十多部小說,他的作品以靈活多變的創作技巧和極富有新意的文學語言著稱,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敘事風格,突破了傳統小說在結構和形式上的束縛,在敘事技巧等方面都獨樹一幟。在過去十多年中,艾米斯一直是英美文學研究界的熱門,國外已經出版了二十多部艾米斯研究專著。近年來,中國文學界也開始逐漸關注他的作品,多部作品已有中譯本問世。作品中的各種敘事技巧不但讓讀者能夠讀懂小說,而且引人入勝,作品中雖然充斥著吸毒、酗酒、謊言等混亂的場景,但是正是通過這些描敘,馬丁·艾米斯想要用此來警醒世人,也說明他是一個有著強烈的正義感和責任心的作家。
《死嬰》是馬丁·艾米斯的第二部小說,這部小說的基調骯臟污穢,但又極具喜劇色彩。書中雖然沒有真正的死嬰,但是充斥著謊言、吸毒、酗酒、欺侮的行為,其恐怖與混亂的程度猶如一個死嬰。小說在敘事時間和敘事視角兩個方面的特點尤其突出,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對文本進行分析,展示馬丁·艾米斯高超的敘事技巧所產生的獨特而豐富的藝術效果,可以為讀者更好地理解《死嬰》提供一個切入點。
一、敘事時間
敘事與時間兩者的關系,是敘事學研究的極其重要的方面。敘事文本中,除了有故事時間還有文本時間,兩者的節奏不同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敘事效果。20世紀70年代,熱奈特首次在《敘述話語》中闡述了“故事時間”和“文本時間”之間的關系,并且將其分為“時序”“時距”“頻率”三個方面。在此,著重分析《死嬰》中的時序和時距。
1.時序
小說故事時間和文本時間不可能完全一致,必然有著先后的順序。從敘事的本質來說,故事時間應該是早于文本時間的,但是如果事件還沒有發生,就進行了闡述,那么就是文本時間早于故事時間,就構成了預敘。
詹姆斯·迪德里克認為,《死嬰》是一部預言式的小說,在這部小說中,馬丁·艾米斯采用了“后現代招式”處理其中的事件,逆轉了《死嬰》中的敘事時間。馬丁·艾米斯在《死嬰》的序言中直言不諱地說,這是一部諷刺作品,描述給人們一幅未來的景象,主題也不是明天而是今天;他讓敘述者陳述了一個現實生活中并沒有發生的故事。但是,馬丁認為,如果當前的這樣狀況不改變,小說中的場景就一定會到來。在這個意義上,他向讀者講述了一個即將發生在未來的故事,運用后現代的招式逆轉了故事時間,也就是說明他采用了預敘的手法。華萊士·馬丁說:“當敘述者對所描述的將來事件了如指掌,而其中的人物卻并不知情,這種手法就叫“預敘”。馬丁·艾米斯特殊的敘事方法將現在與未來相連,在看似現實的寫作中揭示了慘痛的未來畫面。通過預敘這種方法,作者將小說中的事件順序重新安排,徐徐展開,引起了讀者的興趣,并且進一步理解作品的深度內涵。預敘經常會出現在一些實驗性較強的小說中,體現了后現代小說在敘事時間方面打破經典敘事模式的嘗試。
2.時距
故事時間和文本時間中的另一個關系就是“時距”,涉及的是兩種時間的長度和距離,分為:省略、概括、延緩和停頓。《死嬰》這部小說中主要用到了延緩和省略。
延緩,是指文本時間的長度大于故事時間的長度。也就是說,可能原本幾分鐘的顯示時間,在文本中用了很長的篇幅去敘述它,讀者也要花費好幾倍的時間去閱讀,就好像電影中慢鏡頭的運用。《死嬰》這部作品描述的是發生在三天的故事,小說也劃分為三部分: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日。這三大部分再進一步分成短小的章節,但是星期五用了128頁,星期六用了134頁,星期日只用了5頁。這是因為通過前兩部分的敘述,故事的結局已經顯而易見。星期五和星期六本就是兩個24小時,但是作者分別用了全書一百多頁的篇幅進行描寫,這實在是非常慢的速度。小說的作者在作品的世界中,將人們對物理時間的種種不可能設想變成了現實。
在整部作品延緩的敘事中又交織著時距中的省略。省略最常見的例子是一些時間狀語和說明語。小說的第一部分的第7小節介紹了安迪和露西的相識,以及吵架,然后就跳躍到了一個星期后。這中間兩個人發生的事情作者沒有再提,直接跳躍到一個星期之后。整部小說中都穿插著延緩和省略,充分體現了馬丁·艾米斯對傳統敘事方法的顛覆和對新的敘事技巧的探索。
二、敘事視角
敘事視角指的是敘述時觀察故事的角度,敘述者立場和角度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敘事效果。任何一部小說都需要采取一定的視角,視角的分類非常多也很廣泛,但總的來說可以劃分為兩大類:外部視角和內部視角。以內部視角講述故事,一般是用第一人稱;而外部視角一般是用第三人稱來講述。內部視角和外部視角之下還有很多的劃分,根據克萊頓·漢密爾頓的觀點,外部視角包括全知視角、有限性和機械限制的敘述視角。
全知視角是指作為敘述者將自己放在故事之外,他可以任意選擇作品中任意人物的視角描述,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動,這樣就可以全面多方位地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敘述者在選擇和安排敘事材料時是完全自由的。敘述者或者作品中的人物可以從任意角度述敘故事,描寫人物所處的背景,以及當時的所思所想,以此來增強作品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