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區域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地點,區域活動是幼兒必不可少的一日活動,是幼兒進行自主游戲、自主探索和幼兒社會化的重要途徑。隨著課改的深化,幼兒園區域活動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關注。試從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現狀著手,為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的有效開展,在區域設置內容、區域設置原則和區域游戲活動三方面提出了方法及策略。
關鍵詞:幼兒 游戲 活動區 材料投放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6-0209-02
隨著課改的深入開展,如何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成為課改的重點。區域游戲正好滿足了上述目標。《幼兒園教育新綱要(實行)》中指出:幼兒是活動的主人,應該為幼兒的探索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探索、創造。幼兒園區域活動是幼兒學習和成長的有效途徑,是孩子一天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區域活動也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3—6歲的幼兒有一定的規則意識,處于秩序敏感期和社會規范敏感期;在這一階段,應結合游戲加強幼兒規則的培養。新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也指出:“幼兒園日常生活組織,應當從實際出發,建立必要、合理的常規,堅持一貫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币虼?,通過區域活動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是非常必要的。新時代,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教育者越來越關注幼兒教育的規范性和科學性。而幼兒園教師普遍缺乏對區域活動的創設、材料投放、活動觀察、指導評價等實踐技能,導致很多幼兒園的區域活動存在形式化和低效化問題,影響了幼兒的自主發展和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提升。因此,引導幼兒建立區域活動的規則意識,成為開展區域活動的前提和基礎。
一、幼兒活動區域設置
根據幼兒的認知發展程度和興趣點,在幼兒園教學場所中,教師要設置以下區域:
1.學習性區域
根據幼兒學齡特點,在教學空間設置不同的活動區角,如數學區、科學區、美工區,創新區,文學區等。讓幼兒在相應的區角中學習活動,在課余時間暢游在這些區角之內,豐富知識,促進智育發展。
2.社會性區域
在幼兒園設置社會性區域,如幼兒超市、游樂場、誠信銀行、誠信檔案袋,讓幼兒體驗社會角色,幫助兒童感知社會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實踐能力和交往能力,為未來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可以培養幼兒的生活情趣。
3.運動性區域
孩子有著好動的特點,玩是他們的天性,因此,幼兒教育機構要根據幼兒的生理特征,提供一定數量的、適合幼兒活動的場所,如滑梯區、蹦床區等。幼兒可以在這些區域自由活動,鍛煉身體、釋放天性。
二、區域設置的原則
1.動靜結合
不同的區角有不同的活動內容,有的區角安靜,有的區域吵鬧。在設置區域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將不同類型的區域分開設置,以免相互干擾。
2.分層要求
不同年紀的孩童對學習的需求不一樣,在設置區角時要有不同的側重點,不能各區角功能大同小異。如小班應側重于設置社會性區域,大班側重于設置科學性區角。小班的社會性區角應更多關注參與度,大班的社會性區角應更多關注知識面的拓展。
3.溫馨和諧
區角是幼兒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在布置區角時,教師要遵循溫馨和諧的原則,使學生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如在各個區角張貼門牌號,適當放置一些日常用品,給區角設置明顯的標識,以便學生快速準確地到達活動區域。
三、幼兒園小班區域游戲活動的指導策略
1.豐富活動材料,激發學習興趣
區域活動的教育功能是通過活動實現的,而活動是否能有效開展很大程度上依靠游戲的材料。同一個游戲采用不同的輔助材料可以收獲不同的結果。如開展“我愛嘉峪關”主題區角活動。同一主題,不同的小班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小一班選取了襯衣盒、顏料、城樓圖等材料以繪畫的方式開展活動;小二班則選取了泥土、石子、磚塊等材料,通過還原嘉峪關城樓的方式開展活動。活動結束匯報結果時,明顯感覺到小二班同學更喜愛嘉峪關,且更有自己的想法。這是因為用泥土、磚塊、石頭堆砌城樓,使他們感受到了古人的辛勞和智慧,體會到嘉峪關的文化底蘊。他們更喜歡這樣的活動,因此更愛自己的家鄉??梢娀顒硬牧线x擇的重要性。
2.科學合理地安排活動時間
幼兒喜歡做游戲,但有時候因為時間限制或各種顧慮,導致很多活動半途而廢或無法開展。如戶外游戲時忽遇下雨,教師會提前終止游戲;冬天午休的時候下起鵝毛大雪,幼兒向往去戶外活動,但被教師阻止。長此以往,學生參與游戲的興趣就會越來越弱。因此,幼兒園在開展活動時,應該靈活設置游戲時間,爭取游戲的完整性。
3.適時介入,恰當指導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是引導者與支持者,要觀察每一個孩子的興趣點,操作情況、自主性等,針對發現的問題,有選擇地以好朋友的身份參與幼兒的活動,與孩子一起探索、發現、解決問題,做幼兒的支持者。如在活動區,幼兒有時會發生爭吵,教師要以朋友的身份巧妙地處理矛盾,培養幼兒的自律能力,使他們能更好地融入集體。
4.尊重幼兒,自由探索
在區域活動中,要讓幼兒自主選擇、自由探索,老師不能強制孩子去玩他不喜歡的。自由探索可以培養幼兒的專注力和合作力。在進區之前,孩子舉手選擇想進的區域、想玩的活動,包括活動區的進區卡都由他們自主選擇,他們不僅非常享受選擇的過程,還提高了專注力。在“建筑工地”這一區域活動中,一般會進兩三個孩子,每人孩子都有不同的想法,不但搭建出來的東西內容豐富,而且還能體現他們的合作能力。
四、結語
區域活動已經成為許多幼兒園不可缺少的活動,是幼兒活動的重要場所,不管是區域活動空間還是物質傳遞的設置,都體現著幼兒教師的智慧。因此,為了幼兒的全面發展,應根據幼兒的年齡和身體發育情況,建立科學、合理、有趣味的活動區。同時,幼兒在區角活動時,教師要不斷給予指導,隨時發現問題,及時改進。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孫永祥.淺談幼兒課間游戲有效指導策略[J].讀與寫,2012.
[3]康海峰.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區角被冷落的原因及對策[J].學周刊,2012(24).
責任編輯:孫瑤
[作者簡介]李映,嘉峪關市第二幼兒園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