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欽菁 黃敏
師生合作評價(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簡稱TSCA)是在文秋芳“產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簡稱POA)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評價模式。POA理論體系由理念(學習中心說、學用一體說、全人教育說)、假設(輸出驅動、輸入促成、選擇性學習)和以教師為中介的教學流程(驅動、促成、評價)三部分構成(文秋芳2016)。POA把輸出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認為輸出既是語言學習的動力,又是語言學習的目標,輸出比輸入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如果教師把輸出作為教學起點,布置輸出任務,學生在輸出的過程中就能夠主動發現自身語言能力的不足,從而增強學習緊迫感,積極、主動地進行輸入性學習。
在POA的教學流程中,學生經歷了輸出驅動和輸入促成,而在最后的評價環節,需要教師進行有效反饋、檢驗和評價,從而產出成果。如果教師不能提供有效反饋,不僅會挫傷學生的產出積極性,還難以檢驗產出的效果。TSCA旨在解決POA教學流程中的最后一環,即評價時產生的問題,補足評價時教師反饋不足、評價不充分的短板。
TSCA的評價對象為學生的課外輸出成果,包括口頭成果(如采訪、辯論、口頭報告等)和書面成果(如作文、報告、翻譯等)。TSCA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課前活動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要事先布置產出任務,學生完成產出任務,教師再收集產出任務,并選擇典型樣本,詳細評閱典型樣本并確定課內評估的重點,準備評價材料,設計練習等。第二階段為課中實施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布置評價任務的要求和步驟,學生先進行獨立評價,再展開小組討論和全班交流。在學生評價能力不足時,教師帶領學生完成樣本評價并聚焦評價重點,最后完成練習,強化成果。第三階段為課后活動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進行同伴互評或提交機器自動評分,教師則抽查評改結果、總結問題、獎勵優秀等。
可見,在TSCA中,學生是評價的主體,全體學生都應積極、多種形式地參與。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再進行大班討論。這樣,每一名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至少進行了3次有意義的學習。這種不斷強化的學習能夠使學生鞏固記憶,提高學習效果。在評價的各個階段,教師起中介和主導作用。教師在課前要篩選樣本進行詳細批改,設計評價重點和練習;在課中要引導、鼓勵學生,并對學生的評價結果進行總結;在課后要抽查批改結果等。產出評價階段是語言技能最可能接近熟練的沖刺階段(文秋芳2016),通過師生合作評價,讓驅動、促成、評價形成一個多方位、立體而豐富的學習過程。
高級英語是英語專業高年級階段的主干課程,其體裁多樣,涵蓋面廣,內容豐富,難度較大。傳統的高級英語課程以閱讀為主,教師在課堂上以講授為主,向學生輸入大量知識。在大量輸入后,學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識點,產出的效果如何,很少得到有效檢驗。在“產出導向法”的啟發下,認為利用寫作檢驗高級英語的輸入效果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借鑒TSCA的評價方式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以評促學方法。將寫作評價與閱讀相結合是“評教結合”的手段之一。教師講解階段的“讀寫結合”可以使寫作評價和閱讀教學的效果最大化(孫曙光2019)。
因此,在學生完成高級英語閱讀任務后,教師再布置一個寫作任務,通過師生合作評價寫作任務檢驗學生高級英語的輸入促成效果。通過閱讀、寫作、評價,讓高級英語學習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真正達到學用一體、以評為學、以評促學的目的。
下面選取了一個寫作樣本,具體闡釋TSCA的實施步驟和要求。下文是TSCA第二階段,即課中實施階段的評價,最能體現師生互動和評價成效。
該寫作樣本是關于如何使用連接詞達到銜接和連貫目的的寫作練習。在評價該樣本之前,教師已經對全班所有的寫作樣本進行了篩選,最后選取了寫作質量可改、可評的中等質量作文。這樣的作文可改性強,其問題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該樣本中的一段話如下:
①We are so new,many people have some very wrong ideas abut us.②The newspapers are always carrying advice-columns telling our mothers how to handle us,their“bewildered maladjusted offspring”,and the movies portray us as half-witted hoodlums;and in the current best sellers,authors recall their own confused,unhappy youth.③But,speakers tell us that these teen years are the happiest hand freest of our lives.④Or hand us the“leaders of tomorrow,forge on the future”line.⑤So teenagers are either car-stealing,dope-taking delinquents,or immature,weepy adolescents with nothing on our minds but boys(or girls).⑥Most adults have one or two attitudes toward the handling of teens—some say that only a sound beating will keep us in line;other treat us as mentally unbalanced creatures on the brink of insanity,who must be pampered and shielded at any cost.
參考孫曙光(2019)提出的遞進式引導方式,對該樣本進行遞進式引導。需要注意的是,在本次評價過程中,教師設定的評價重點為銜接和連貫,并未對樣本中的遣詞造句進行過多評價。在課堂上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聚焦重點,而不過于發散。
以下是具體的實施步驟:
教師:請問這段話中有沒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加連接詞?
學生1:第1句開頭似乎缺少點東西。
教師:缺少什么?
學生1:表示因果關系的連接詞。
教師:比如?
學生1:Because.
學生2:Since.
學生3:Although.
教師:請問加上although在邏輯上有沒有問題?
學生4:似乎不對,“我們是新一代”與“人們對我們的誤解”之間不是讓步關系,而是因果關系,因此although不合乎邏輯。
教師:我同意你的觀點,although放在這里邏輯不當。
教師:那么第2句話連不連貫?
學生5:第2句開頭也有問題,后面是舉例說明人們對我們的誤解表現在哪些方面,因此建議加上一個表示舉例的連接詞。
教師:比如?
學生5:For example.
學生6:For instance.
教師:第3句有沒有改進的空間?
學生7:but太平淡、普通了。
教師:那么可以改成什么呢?
學生7:However.
學生8:Nevertheless.
學生9:While.
學生10:On the other hand.
教師:第4句有沒有改進的空間?
學生11:似乎挺好的,沒看出什么問題。
教師:第5句如何改進?
學生12:so太普通了,可以用as a result。
學生13:這句對前面觀點的總結與上句未構成因果關系,用as a result和so都是不對的,建議用the general idea is that或the general opinion is that。
教師:我同意你的觀點,第5句前后的因果關系并不明顯,不需要表示因果的連接詞。
在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獨立思考、討論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意見對該樣本進行了修改,結果如下:
①And since we are so new,many people have some very wrong ideas abut us.②For instance,the newspapers are always carrying advice-columns telling our mothers how to handle us,their“bewildered maladjusted offspring”,and the movies portray us as half-witted hoodlums;and in the current best sellers,authors recall their own confused,unhappy youth.③On the other hand,speakers tell us that these teen years are the happiest hand freest of our lives.④Or hand us the“leaders of tomorrow,forge on the future”line.⑤The general opinion is that teenagers are either car-stealing,dope-taking delinquents,or immature,weepy adolescents with nothing on our minds but boys(or girls).⑥Most adults have one or two attitudes toward the handling of teens—some say that only a sound beating will keep us in line;other treat us as mentally unbalanced creatures on the brink of insanity,who must be pampered and shielded at any cost.
修改完樣本后,為了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教師還根據評價重點設計了一些練習,如句子的改寫、改錯練習、填空練習等,讓他們通過寫、評、練進行全方位的學習和強化。
可見,通過師生合作評價,對寫作樣本進行修改后,文章在邏輯、銜接和連貫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討論鞏固了連接詞的使用方法,體會到了銜接和連貫的重要性,對邏輯的判斷和認識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隨后,教師總結了遞進式引導的步驟,見下表:

評價環節 引導步驟發現問題(1)教師展示評價樣本,學生仔細閱讀,思考樣本中存在的問題;(2)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問題,并聚焦本次講解的重點;(3)教師突出展示有問題的內容;(4)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或大班討論;修改樣本(5)教師講解修改樣本的方法;(6)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修改樣本;(7)教師提供修改好的樣本;(8)教師解釋原因;完成練習(9)教師展示事先設置好的練習;(10)學生完成練習;(11)教師公布答案,并解釋原因。
在遞進式引導的過程中,教師應把握好中介和主導的作用,先鼓勵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并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學生的水平不足以完成評價任務時,再充分發揮“腳手架”的作用,通過輔助、引導等幫助他們完成評價任務。
作為一種全新的評價方式,TSCA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將TSCA付諸課堂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需思考以下幾個問題:第一,TSCA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課前的準備階段開始,教師就要事先對全班的所有樣本進行篩選,并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樣本進行詳細評閱。課前評閱階段需要花費教師巨大的精力和時間。在評閱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聚焦,且焦點應與課程內容相關,以使寫作任務與閱讀任務相關聯,讓“讀寫結合”。第二,TSCA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閱讀課文,還要完成寫作任務,并接受教師的評價。在完成寫作任務后,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評價,而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與教師進行合作評價。學生需要做到獨立思考,積極參與討論,在評價結束后進行反思并完成鞏固練習。
針對TSCA對教師和學生提出的新要求,教師和學生都應樹立信心、加強互動,從而推動多元外語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