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雁花 劉紅陽 周慧 王月香 席燕 羅春生 白娟 鄧剛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老干一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高血壓、冠心病均為老年人多發性疾病,二者發生率在近幾年來均有逐年升高趨勢,且往往同時發作,這與人們不健康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改變有關,對其日常生活乃至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影響〔1〕。冠心病是一種因冠狀動脈硬化導致動脈血管管腔狹窄、阻塞、痙攣,從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臟病,而高血壓作為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以血壓長期處于偏高狀態為主要病理表現,往往伴發血脂異常,而血脂異??纱龠M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進程,從而加重患者病情,引起心腦血管事件,嚴重時可導致患者死亡〔2,3〕。因此,積極控制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壓、血脂水平十分重要。當前,臨床上對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主要采取藥物治療,其中以氨氯地平等降壓藥物的應用頻率較高,但常規藥物在本病治療中效果有限,對于改善血脂、炎癥等無明顯作用,建議聯合調血脂藥物〔4〕。阿托伐他汀作為調血脂的經典西藥,有降低血脂、血壓、抗動脈粥樣硬化及穩定斑塊等作用,可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同時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以優化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藥物治療效果。本文擬分析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聯合氨氯地平治療對血脂、血清Apelin水平的影響及用藥安全性。
1.1臨床資料 本研究在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倫理學委員會監督下進行:納入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118例,納入時間:2018年1~12月。(1)納入標準:①經血壓、血脂檢測、冠狀動脈造影及超聲心動圖檢查等明確診斷高血壓合并冠心?。虎谌虢M前未接受相關藥物治療;③繼發性高血壓;④臨床資料及藥物治療數據等均完整無缺;(2)排除標準:①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過敏;②合并肝腎功能障礙;③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物者;④合并老年癡呆等精神??;⑤用藥期間不遵醫囑或者失訪者;⑥合并急慢性感染、外傷、風濕、腫瘤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者。按用藥方案分成對照組59例、研究組59例。其中,對照組應用氨氯地平治療:男29例,女30例;年齡47~80歲,平均(62.96±5.17)歲;高血壓病程1~17年,平均病程(9.67±1.62)年;冠心病病程1~16年,平均病程(9.18±1.16)年;心功能等級:Ⅱ級16例,Ⅲ級30例,Ⅳ級13例;研究組應用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男30例,女29例;年齡48~80歲,平均(63.05±5.85)歲;高血壓病程2~17年,平均病程(9.27±1.35)年;冠心病病程2~16年,平均病程(9.74±1.22)年;心功能等級:Ⅱ級17例,Ⅲ級29例,Ⅳ級13例;兩組年齡、心功能等級、性別分布、高血壓及冠心病病程均保持了同質性(P>0.05)。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氨氯地平片(通用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50224;規格:5 mg×7片;企業: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每次5 mg,每日1次;研究組:在上述用藥基礎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408;規格:20 mg×7片;企業: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每次20 mg,每日1次。兩組均堅持用藥半年,期間不可隨意刪減、增加用藥劑量,遵醫囑保持清淡、健康飲食、規律作息、適當活動。
1.3觀察指標 (1)在患者治療前、治療結束后第2天清晨抽取空腹狀態下的肘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15 min,獲取上清液,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Apelin水平,檢驗所用試劑盒為上海瑞聰生物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步驟根據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每個樣品均檢驗兩次,取其平均值。同時,應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驗血脂指標,包括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三酰甘油(TG)。(2)統計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頭暈、惡心、腹瀉、心率加快等。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χ2檢驗、t檢驗。
2.1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差異 兩組治療前后TC、HDL-C、LDL-C、TG水平差異顯著(P<0.05)。治療后,研究組TC、LDL-C、TG指標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HDL-C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01),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血脂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1)P<0.05
2.2兩組治療前后血清Apelin水平差異 治療后,兩組血清Apelin指標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研究組血清Apelin指標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均P<0.001),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Apelin水平比較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78%,頭暈、惡心各1例,心率加快2例)與對照組(5.08%,頭暈、腹瀉、惡心各1例)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1.00)。
現階段,心腦血管作為導致人類死亡的首要原因,國內有3億例以上患有本病,但高血壓控制率仍未超出30%,且死亡率較高,發病人群還有年輕化趨勢〔5,6〕。高脂血癥、高血壓均為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重要因素,其中高血壓病人合并冠心病的風險是健康人群的8倍以上,其發生機制為:長期高血壓狀態可引起血管內皮功能損傷,傷及血管屏障功能,出現泡沫細胞,這是早期動脈硬化的重要環節,也是促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誘發冠心病的關鍵〔7~9〕。
目前,藥物療法依然是臨床治療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首選方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證患者安全、改善其遵醫行為〔10〕。其中,氨氯地平作為降血壓藥物,藥物半衰期較長,每日僅需用藥一次,即可實現24 h平穩降壓的目標,尤其適宜老年人使用。同時,氨氯地平在抑制主動脈收縮方面的藥效為硝苯地平2倍以上,且對患者血管平滑肌的選擇性較高,可預防鈣離子滲透,有效解決血管平滑肌痙攣問題,促使血液流動,從而降低血壓〔11,12〕。同時,氨氯地平還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減輕心肌負荷,減少心肌氧耗量,最終緩解病人心絞痛癥狀,可謂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常規用藥。然而,氨氯地平在本病治療中的作用側重于“降壓”,在“調脂”方面效果欠佳,因而有學者主張聯合調血脂藥物治療,其中以阿托伐他汀的呼聲最高〔13〕。阿托伐他汀作為一種人工合成的他汀類調血脂藥物,為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經口服給藥后,快速與人體內限速酶戊二酰輔酶 A 還原酶相結合,從而抑制內源性膽固醇合成與分泌,最終降低TC水平,并增加細胞表面的LDL-C受體、清除血液內LDL-C受體,實現降血脂目標〔14〕。同時,阿托伐他汀還可降低人體血液黏稠度,發揮抗凝、減輕冠狀動脈硬化程度、抗炎等功效,與氨氯地平聯合應用時,可同時實現降血壓、降血脂的目的,從而優化老年高血壓合并高血脂患者的藥物治療效果,這一點鞠延玲等〔15〕已經證明。本文結果提示阿托伐他汀聯合氨氯地平的降血脂功效及聯合應用的可行性。
另外,動脈粥樣硬化產生過程表現為血管炎癥,可經多種病原體感染血管壁與血管外部組織。因此,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產生與血壓、血脂、動脈粥樣硬化存在密切關系,在控制血壓和血脂的同時,還應重視緩解血管內皮損傷、降低局部炎癥水平。血清Apelin為冠心病患者保護性因子,有擴張血管、抗纖維化、利尿、促使血管再生等作用,也是反映人體炎癥狀態的重要標志物〔16〕。本文提示,阿托伐他汀可進一步減輕人體炎癥反應,這對改善病情十分有利。用藥安全是臨床醫師首先考慮的要素,特別是老年人,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在藥物治療中應用阿托伐他汀具有可行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