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銀艷
【摘要】? 主題式教學模式,是以主題為教學設計切入點,在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基礎上使學生通過小組配合完成主題任務,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文章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四Unit 2 The Olympic Games為例進行主題教學設計,通過課前知識導入、課中小組教學研討及總結評價等環節,以期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高中英語 主題式教學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1-133-01
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學生在學習英語后不僅會說,會讀,會寫,還要會用。下面就探討主題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目的是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效提升。
一、主題式教學模式的優勢
在高中英語實際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和主題式教學模式都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模式,具體應用哪種模式,主要依教學內容和學生學情決定。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成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所以應用主題式這種開放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在課堂多元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深入理解文本內涵。首先,主題式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對生詞和短語進行單獨講解的局限,使學生在理解文本單句內容含義的基礎上加深了對文本內涵的理解。在主題式教學課堂,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和調整,通過對閱讀文本進行整體把握的基礎上解答學生閱讀過程中的疑惑,為學生的閱讀學習提供強大的動力。其次,主題式教學模式的主角是學生,打破了傳統教師主導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使學生有更多時間進行思考,能及時解決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教學調整,利于學生發揮創造力,使學生愿意積極主動學習。再次,主題式教學模式更注重課堂上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交流,教師注重學生知識拓展,利于學生聯合多種知識理解文本知識點,能有效提高閱讀效率。
二、主題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課前、課中的應用過程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主題式教學模式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主題式教學的應用過程是先確定主題,讓學生查找與主題相關的資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主題任務的討論,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總結和評價。因為在閱讀時,學生不僅要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還要對文本中的重點詞匯、短語等進行掌握。
在課前階段,教師設定學生討論的主題,為學生布置主題任務,學生通過預習進行難點和重點的掌握,并通過與文本、主題相關資料的收集為課堂討論做準備。在課中,教師根據學生的預習提出問題,一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二是導入教學重點,三是幫助學生打開思維,使學生將課前預習的內容進行調用。教師在課中講授時,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師問題的探討,通過獎勵和正向評價督促每個學生發言,以增進師生的交流。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并進行同類題材文本的拓展,讓學生通過演講或對話等形式加深對教材文本的理解。
2.具體案例
以牛津高中英語教材模塊四 Unit 2 中 Reading 的The Olympic Games為例,該文本主要講授奧運文化和歷史,下面將主題式教學設計進行展示。
首先,課前知識導入。教師根據文本主題,為學生提供問題“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Olympics ? ”目的是掌握學生對奧運會知識的了解程度。之后,教師以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的召開為切入點,給學生展示閱讀主題。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北京奧運會的經典片段,并拋出“opening”“ceremony”“mascot”等詞,讓學生回憶自己所了解的奧運會。
其次,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小組研討。拋出主題后,學生的好奇心會讓其想了解更多奧運知識。針對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以“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Olympic Games?”進行過渡,目的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閱讀活動中。學生先通讀文本,以感知文本中心思想;之后,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之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的討論。在分組時,要注意將不同基礎的學生被分到一個組別中,以利于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通過通讀和小組閱讀討論,完成了兩次文本閱讀,利于從整體上把握文本的內容。之后,教師將文本的中心思想利用表格形式展示給學生,目的是通過直觀的展示強化文本重點知識。教師可以通過相關比賽視頻的播放,讓學生感受奧運精神,進而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課堂小組對主題任務進行討論,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利于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增強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再次,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進行評價。在學生完成討論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對表現不佳的學生進行鼓勵,以激發其學習的信心。在課程結束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外作業,如對北京奧運會、倫敦奧運會、巴西奧運會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寫一篇介紹短文。課后資料收集的有效延伸能拓寬學生的視野,能提高學生的以讀促寫的能力。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利用主題式教學模式時,師生之間要教學相長,以主題內容為基礎進行交流與合作,以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在拓展環節,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掌握閱讀技巧,發展創新思維,以實現綜合發展。教師要對學生的討論進行鼓勵,以增加學生的信心,以加強學生深入學習的能力;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向評價,多方收集學生學習情況,使評價更全面、更有激發力。
[ 參? 考? 文? 獻 ]
[1]王國強.高中英語教學中主題漸進式教學的應用[J].速讀(上旬),2019,(5):161.
[2]劉燕.主題漸進式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中的運用探究[J].考試周刊,2019,(61):121.
[3]朱美玲.主題漸進式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14):156.
[4]蘇金珠.探討新課改下高中英語閱讀主題式教學模式[J].新東方英語·中學生,2019,(11):178.
[5]涂靜.主題漸進式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下旬,2019,(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