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已成為教育界共同的研究課題。在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中,由于教學模式單一,物理知識抽象,學生缺乏學習興趣,不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嚴重影響了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有效課堂;初中物理;創新能力
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是以教師教學,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為主,忽視了學生自主性和個性的發展。高效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主要是指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來換取最大的教學效率,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經過多年的教師探索和發展,初中物理高效課堂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在此基礎上,本文將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談如何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一、 精心備課,揮灑自如
備課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提高備課的有效性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保障。然而,有些教師往往不能進行精心有效地備課。如此一來,這不僅會降低課堂教學效率,還會使學生難以獲得生動而流暢的學習體驗。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以前,應當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備課,從“備教材、備學情、備教具、備教學方法”等多個方面進行入手,從而為課堂教學的順利推進做好鋪墊,進而使物理課堂教學變得行云流水。
以《物質的比熱容》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對《物質的比熱容》這一課進行全面解析與深入研讀。其次,教師依據物理新課標以及考試大綱,設計《物質的比熱容》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以及教學過程。此外,教師還要對課堂教學中可能發生的教學問題進行預設。再次,教師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對《物質的比熱容》的板書進行構思與設計。最后,教師以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需求,對《物質的比熱容》的課后作業進行設計。總之,精心的備課才能醞釀精彩的課堂教學。
沒有良好有效的備課,就沒有精彩高效的課堂。所以,初中物理教師在構建物理高效課堂的時候,應該注重備課環節,把備課工作做充足,做精致,做完善,從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不少初中物理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僅僅把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放在教案的設計上,而忽視了對學生實際情況的把握與分析。如果這樣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那么這就會使實際的教學不能符合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有鑒于此,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應該從備教材、備學情、備方法等多方面切入,不能顧此失彼,不能以偏概全。
以《歐姆定律及其應用》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對《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的相關內容進行全面解讀與精細分析。其次,教師在解讀與分析的基礎上設計《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如下:對歐姆定律的定義進行分析與理解,可以依據歐姆定律和電路的特征,分析不同類型電路中電阻的關系。掌握等效電阻的意義。教學重難點是:掌握歐姆定律的概念、表達式以及變換式。再次,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學生已經掌握了串并聯電路中的電壓規律,也掌握了電阻上的電流和兩端電壓的關系。學生需要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對電阻的串聯與并聯等內容進行分析與理解。最后,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問題:假如已經知道電壓以及電流,如何求出電阻呢?如果已經知道電流以及電阻,那么如何計算電壓呢?總之,教師把備課工作做得細致入微能夠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 優化導入,奪人眼球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開端。一個別開生面的導入,既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又能活躍課堂氛圍。有鑒于此,初中物理教師在創建物理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地設計別開生面的課堂導入,從而使學生自覺地參與到接下來的物理教學活動之中。
以《讓電燈發光》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向學生播放《璀璨夜景,流光溢彩》的視頻,并對學生說:“請同學們對視頻內容進行仔細地欣賞。說一說你看到的美麗景色。”于是,有的學生說:“璀璨奪目的燈光為夜晚增添了無窮魅力。”有的學生說:“夜幕降臨,各種各樣的路燈亮起來了?!边€有的學生說……其次,教師對學生說:“你們知道如何使電燈發光嗎?這需要哪些基本元件呢?今天,我們就對這一內容進行探究。”再次,教師引出了《讓電燈發光》的課題。由此可見,這樣的導入方法瞬間吸引了學生的眼球。
三、 構建情境,點燃興趣
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然而,不少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往往不能有效地點燃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如果教師不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那么這不僅會制約學生健康成長,還會阻礙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此時,教師若能以“情境教學法”為鑰匙,為學生開啟一扇樂學之門,就有利于解決這一問題。這不僅能使學生沉醉于美好的情境之中,還能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探究物理知識。有鑒于此,初中物理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應當采取有效方略,結合物理知識,為學生構建恰當適宜的物理情境,從而使學生樂于學習物理知識。
以《杠桿的平衡條件》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主題是《杠桿的平衡條件》。下面,我們來看幾張圖片?!庇谑墙處熛驅W生展示“塔吊、鐵錘、壓水機、手推車、托盤天平”等圖片,并對學生說:“請同學們觀察圖片所展示的這些工具,想一想這些工具具有哪些共同特征?”于是,有的學生說:“我發現這些工具都會繞一個固定點進行轉動。”有的學生說:“這些工具的受力作用是相同的?!边€有的學生說:“這些工具都比較堅硬。”接下來,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結合這些工具的共同點,對杠桿的定義進行總結。其次,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杠桿的五要素。再次,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等內容。總之,這樣的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杠桿的平衡條件》的興趣。
為了更順利地開展教學,教師可以使用適當的形式創造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從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這樣,探究性教學模式才能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得到應用,為學好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以《摩擦力》這部分的教學為例,其中非常重要的知識點是“改變滑動摩擦大小的方法”,其中涉及影響滑動摩擦大小的因素,這部分知識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所以,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一個與現實生活相關的視頻。這段視頻主要講述了一些生活中的防滑措施:冬天下雪后路面很滑,一些司機在雪地上行駛時會把它放在車里。一些重物,一些司機會在車輪上安裝防滑鏈,當在雪地里行走時,行人會換一雙鞋底圖案更多的鞋子來防止打滑。通過這個視頻,吸引了很多學生的注意。大多數學生知道這些措施可以防止打滑,但他們不知道其中涉及什么科學因素。所以,我借此機會對學生們說,“這些措施的主要變化實際上是摩擦的大小。你可以思考生活中的這些現象。這些措施改變了物體接觸面的哪些因素?”最后,借助教學情境,不僅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很自然地完成了課堂介紹。
四、 巧妙設疑,自主探究
問題教學法是一種集“發散思維、學科知識、語言技巧”等因素于一體的教學方法。把問題教學法融入物理教學中,既能為物理高效課堂的打造注入強大能量,亦能啟迪學生的物理思維。有鑒于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主動地使問題教學法與初中物理教學相融合,從而使學生在分析的問題過程中,把已有的知識儲備與新學的知識技能連接起來,進而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得以提高。
以《做功了嗎》教學為例。首先,教師設計《做功了嗎》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其次,教師以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知識儲備為依據,設計如下問題:1. 功的含義是什么?2. 做功應當具備哪兩個必要的因素?3. 對不做功的幾種類型進行歸納?再次,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這一課的時候,向學生出示以上關于做功的物理問題。總之,這樣的問題教學法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五、 生活式教學,讓學生想學
物理知識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新課標要求初中物理教學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學以致用,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講物理理論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將學生都熟悉的物理現象引入課堂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了解到物理對生活的影響,有效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熱情。例如:在“生活中的透鏡”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大屏幕投射出學生的活動情景,使學生看到自己的影像,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為學生播放露珠的圖片,加強學生對大自然的了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出生活中的透鏡的教學主題。接下來利用照相機作為教學事例,提問學生照相機成像的原理,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鍛煉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接著提問學生照相機中的人像是怎樣形成的?引導學生復習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在學生獨立思考得出結論后為學生展示照相機成像原理圖,激發學生對生活現象的好奇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探究中。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案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能夠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六、 開放性課堂教學,提升實踐能力
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不能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相互討論的方式獲取知識,那么學生就不能從根本上消化吸收這些知識,也不能真正地把課本上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針對這一情況,物理教師應該自覺地改變灌輸知識的方式,而把小組合作學習與物理課堂教學融合起來,把學習的主動權賦予學生,使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自主探究,使學生在小組內部就難點問題,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如此一來,這勢必會使學生由理解物理知識上升到掌握物理知識,也勢必會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以《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是《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下面,請你們在小組內就這一內容進行共同討論?!逼浯?,各個小組的學生對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這一內容進行討論。再次,在第一組中,有的學生就電流的定義式進行發言,有的學生就電流表的特點以及連接規則進行發言。在第二組中,有的學生就如何設計串聯電路的電流規律的實驗進行發言,還有的學生……總之,這樣的方法使學生在相互交流,集思廣益的過程中充分理解了串、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七、 結束語
總之,要使初中物理課堂成為高效課堂,物理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挖掘課程資源,使物理課堂充滿興趣、好奇和活力,讓學生快樂地學習物理,輕松地掌握物理。
參考文獻:
[1]李玫.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提高路徑探討[J].現代教育科學,2011(12).
[2]張志華.談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幾個做法[J].中學教學參考,2012(2).
[3]高志輝.調動學生初中物理課堂學習興趣的策略探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3(4).
作者簡介:
張龍民,江蘇省南京市,南京求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