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高中生有著與城市學生不同的特點,因此如何激發他們學英語的興趣是我們農村英語教師的職責。文章探討的重點是針對農村高中生提出的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英語;激發;興趣
興趣是人們對一定事物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學習的直接動力。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樂之者。” 因此, 我們要注重興趣在教學中的作用。不同于城市的孩子,農村普通高中生的英語基礎普遍偏差, 他們從初中升入高中后,由于單詞量擴大,課文變長,知識點增多,好多學生失去了進一步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作為一名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保持它,使之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正是我們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也是我在此與大家探討的問題。
一、把握學生心理,消除學生心理障礙
首先文章所任教中學的孩子幾乎都來自農村, 他們從小只能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父母幾乎不懂外語, 沒有辦法對其進行課外輔導, 因此, 相對于城鎮生源而言, 他們的英語底子較差, 尤其聽說能力幾乎為零。
其次他們剛剛進入高中, 還沒有完全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 與同學的關系還比較生疏。另外, 因為是農村學生,尤其是留守孩子,他們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因此, 怕自己在課堂上表現不好, 擔心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 害怕聽到別人對自己不良的評價。
因此在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后,教師應該合理地選擇使用有效的教學策略,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排除心理障礙,增強學習動力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學生終身發展創造條件。首先在教學中要采取量力策略。所謂量力策略就是根據學生心理障礙發展的程度和個性差異,對全體學生實施分層教學。通常是將學生分為A、B、C 三類。在教學方法和要求上分別對待,以使優等學生“吃得飽”,學困生“夠得著”。因為在學生的發展過程中,就群體而言,存在著個性差異。就個體而言,存在著自身差異。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自身差異是消除學生焦慮,恐懼,厭惡等心理障礙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特意讓學困生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如讓他們回答一些簡單問題;在活動中讓他們充當一些簡單的角色等等。一旦成功,這種成功的喜悅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他們的恐懼或厭惡心理,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其次,教學中大量使用情感策略。教師應把英語教學和情感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要善于發現學生們的閃光點。不論其閃光點是哪一方面的,都要給予積極的鼓勵。使他們認識到教師沒有因為他們成績差而放棄他們,鄙視他們;使他們認識到教師依然在關心他們,以逐步消除其逆反心理,逐步恢復學習信心。例如,筆者所任教的班上,有些調皮厭學的孩子,上課有時候為了湊熱鬧也能積極回答問題,雖然很多時候回答得驢頭不對馬嘴,引起了哄堂大笑,但這個時候老師若是笑瞇瞇地說:“嗯,雖然沒能答對,但是你很積極,你的發音也很不錯,明天早讀帶大家一起讀讀單詞吧。”多鼓勵幾次,讓他多幾次表現的機會,久而久之,他也會因為老師的不斷肯定而對自己產生信心,開始關注自己在課堂的表現。因為教師的贊揚不僅會給學生巨大的鼓勵, 還有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也有助于形成積極、和諧的學習氣氛。
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古語說:“親其師而信其道。”在師生交往活動中,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輕松愉快的學習,師生在教學活動中互相合作,無疑就能使學生更愿意獲取專門的知識。因此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師愛”的存在,感受到你的真誠,你的愛心。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要持續不斷地用愛心去澆灌。在上每一堂課都要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在課堂上,要用自己高昂的激情,用自己的精神面貌去感染學生,帶動課堂的氣氛。愛使學生和老師有心靈的溝通,只有擁有良好的教師形象,才有可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采用多種方式激發興趣
我們農村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一)趣味背單詞
背單詞是學習英語的前提。針對學生不愛背單詞的問題,教師應該盡量使單詞趣味化。筆者在講解單詞時有時會采用背口訣記單詞,如:來到了heaven (天堂),土地很even(平的),天使有eleven (十一個),正在抬oven (烤箱)。還可以采用趣味諧音記詞。掌握單詞的正確發音是牢記單詞的首要條件,英語中有不少單詞, 我們可依據它的發音與漢語發音進行對比聯想, 用諧音的方式展開豐富的聯想。如:
handle處理, 諧音為“很多”
He has a lot of problems to handle. 他手頭有很多問題要處理。
belch 打嗝,諧音為“不要吃”
Dont eat too much since you have belched. 你已經打嗝了, 不要吃太多了。
tighten 收緊,諧音為“太疼”
The over tightened shoes made me feel pain in my feet. 過緊的鞋, 使我的腳太疼了。
還可以分解詞匯趣味聯想,英語中有許多單詞, 初看又長又難記, 當你把它分解成幾部分, 找到許多熟悉的單詞后, 進行聯想記憶就容易了。如
phenomenon(現象)—P+he+no+men+on? ?Peter 他不是男人啊。
manage(處理)—man+age? ?男人到了一定年紀就可獨立處理事物。
damage(損害)—dam(壩)+age? ?壩時間長了, 很容易遭受損害。
carpet(地毯)—car+pet? ?地毯上有玩具小車和寵物。
學生的創新能力很強,幾次后他們就會自己趣解單詞了,背單詞再也不是令人頭疼的事情了。趣味背單詞既讓學生擴大了單詞量,也培養了他們的聯想能力。
(二)幫助學生用口訣記憶語法規則
英語語法的規則,句子結構、用法等等,常常讓學生感到迷惑。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口訣幫助學生記憶。例如,形容詞的排列順序是非常難記的。我只讓學生記住一句話,“定會長大成壯年,紅區才用站前排。”(定,指限定詞;會,指描繪性的形容詞;長,指長短;大,指大小;壯,指形狀;年,指新舊;區,指地區;才,指材料;用,指用途;站前排,即依次排列。)短短一句話,明確表達了形容詞的順序:美丑,大小,形狀,新舊,顏色,國籍,材質,用途。筆者出的題目,“一輛漂亮的中國小汽車。”學生一下就反應出答案,“a beautiful small Chinese car.”以后做題中再出現類似的題型,學生再也不會無從下手了。“口訣記憶法”降低了記憶難度,使學生大大提高了學習語法的興趣。
(三)引進競賽機制
背誦是英語學習者學習英語行之有效的方法。教科書上的文章大多是美文,讓學生背課文對他們的寫作會有很大提高。但是背課文枯燥無味,學生背課文完全是被動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學生被分成4組,組織了一場班級內的背課文大賽。規則是40分鐘為限,不用舉手,裁判說“begin”后可以直接起立背誦。學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下課鈴響了,學生意猶未盡,要求進行延時賽。從此以后,學生上課更積極了,也不排斥背課文了。
(四)利用電教化手段提高學生興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成為電化教育的主體,在英語教學中使用電教手段,已成為優化課堂教學的必要手段。利用動聽的音樂、鮮艷的色彩、美麗的圖畫,有趣的三維動畫,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通過課件的制作與設計,把知識安排在一定的情景里,通過生動的情景進行語言操練來理解它的概念,效果會很好。比如在講The World Around Us, 主要是關于如何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的主題,于是筆者找了一些關于環境保護和瀕危動物以及保護動物的視頻。學生處在興奮中,積極主動的學習,學得輕松快樂。整堂課,筆者通過讓學生們動腦、用嘴和用耳,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形成對視聽觸覺等多種感官的刺激,將新知識信息以較高的強度輸入大腦,從而達到了掌握知識的目的。課文的學習再也不是簡單的知識點的羅列了。
四、結語
在農村,由于種種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學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教師也是相當的辛苦。我們要正視困難,面對挑戰,想方設法尋找提高教學效果的可行性途徑。尤其要注意始終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少抱怨、多思考;少一點墨守成規,多一份創新和探索。這樣,學生的學習就會從“苦難的深淵”中解放出來,由對學習望而卻步,轉為躍躍欲試,知難而進。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潛在的心理因素,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接受知識,并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總結和創造自己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作者簡介:石秀霞,甘肅隴西人,大學,甘肅隴西通安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