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韻
摘 要:孤兒群體一直以來是最需要社會與政府給予關懷的弱勢群體,也是福利事業的重點服務對象,福利院的生活環境與人際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孤兒的性格與認知,造成其難以回歸社會正常生活的局面。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步伐加快,幼年孤兒的保障工作逐步得到完善,但是成年孤兒的生存現狀卻始終不容樂觀。本文主要分析福利院成年孤兒的生存現狀及其原因,探索成年孤兒未來安置建議。
關鍵詞:福利院;成年孤兒;生存現狀及未來
一、引言
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對社會保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福利制度處于不斷完善中,對于孤兒這一群體的成長發展也有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孤兒得到了政府的幫助,在福利院中健康長大,然而對于成年孤兒這個群體來說,他們的生存狀況卻不容樂觀。成年孤兒已經具備一定的勞動力,是福利院中的一個特殊群體,由調查統計發現,現階段大多數成年孤兒大都從事對技術含量要求與文化要求不高的工作,工作待遇相對較低,且社會關系簡單,較難融入其他社會群體。福利院不僅有照顧、撫養孤兒的義務,也應關心并妥善安置成年孤兒的未來,社會政府也應加大對成年孤兒這一群體的關注程度,完善成年孤兒的福利保障制度,引導其盡快融入社會。
二、福利院成年孤兒生存現狀
據統計,截至2018年,我國孤兒共計57.3萬人,約6.9萬孤兒生活在福利院機構中,其余為社會散居孤兒。我國在孤兒基本生活社會保障制度的理念與制度設計上都較為先進,幼年孤兒基本得到了妥善的生活安置,隨著《關于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等政策的出臺與落實,近年來孤兒的生活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孤兒的心理、健康、就業問題逐步成為相關工作人員的重點工作,讓大齡孤兒融入社會這一問題尤為迫切。
(一)政策現狀
目前,國家積極鼓勵孤兒收養,得到其家庭收養的孤兒在成年后擁有較好的安置渠道,但滯留在福利院內的孤兒與部分代管的孤兒缺乏就業安置問題,部分社區會對回歸社區的孤兒提供一些就業支持,但是提供的崗位工資待遇低,難以滿足成年孤兒衣食住行醫等問題;此外,國內部分地區由孤兒成年即年滿18周歲之后終止發放生活保障金的政策,很多大齡孤兒成年之后始終依賴福利院,切斷經濟救助之后無法實現經濟與生活的獨立。
(二)生活現狀
以《12名成年孤兒現狀及安置情況分析》一文為例,文中統計的12名成年孤兒7人實現就業,從事職業分別為包裝工、服務員、按摩工、工人、勤雜、保潔員,5人無業。可以看出,成年孤兒進入社會后從事的大都是專業技術水平要求較低及對文化知識要求較低的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工作,工作薪資相對較低,且流動性大,社會保險福利較少。在食宿方面,對福利院的依賴較大,沒有穩定的生活居所。
三、福利院成年孤兒現狀較差的原因
(一)政策原因
雖然近年來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完善,社會福利機構也越來越多,但是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人口基數比較大,所以說截至目前仍舊無法確立起一個統一的大齡孤兒安置政策,也沒有配套的安置評估體系,地方政府及福利院安置方式各不相同,大多數成年孤兒得不到妥善合理安置。此外,福利院的養育標準逐年提高,孤兒對這種無條件的照顧及救助習以為常,失去奮斗的動力。
(二)社會接納程度低
企業在進行人員招聘時往往會對員工的家庭背景加以了解,但就當前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國很多的企業對孤兒的接納程度比較低,這就直接導致了孤兒就業情況很差。除去有殘疾的孤兒的情況,社會上很多人對孤兒仍有歧視,部分孤兒在填寫簡歷時會隱瞞自己的成長背景,但即使被招進公司,仍不能較好融入工作群體中,對企業制度服從性也相對較差。
(三)孤兒自身問題
孤兒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家人的陪伴,性格大都內向、敏感、自卑,對他人防御心較強,不合群,現階段社會生活是不斷接觸他人的背景,這樣的性格很難融入社會圈子中;且大多數孤兒受到的教育有限,社會生活經驗幾乎為零,融入社會比常人更加困難。
四、福利院成年孤兒難以得到妥善安置的消極影響
(一)導致我國人口自殺率提升
對于福利院的孤兒來說,他們生來就注定了成長過程會遇到很多坎坷,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愛都沒有辦法得到,由此便會出現諸如上述所出現的內向、敏感等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且大部分的孤兒被遺棄是由于自身所出現的殘疾,所以說如果政府不幫助他們的話,他們自身融入社會的難度是比較大的,在情感、經濟方面的雙重缺失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厭世情緒,進而走向自殺的道路,甚至會出于一種社會報復心理而傷害別人,對無辜的路人進行報復,產生無差別殺人事件,這對國家的發展來說一定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導致社會發展處于不穩定的狀態
受我國發展水平的限制,目前還無法建立起一個發達的社會保障體系,對成年之后的孤兒無法提供幼兒時期的那些幫助,然而就孤兒自身發展來說,他們難以謀求獨立的發展,受到文化水平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找工作的難度是比較大的,無法擁有一份固定的收入,政府所提供的物資難以保證他們的生活需要,因此為了維持生存,很多孤兒都走向了犯罪的道路,采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獲取財富,比如說偷竊、搶劫等,行為游走在法律的邊緣,很多孤兒都有被關進拘留所的經歷,如果不及時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幫助的話,那么必定會對社會的穩定產生不利影響。
五、福利院成年孤兒未來安置對策分析
(一)政府與企業共同助力
在福利院成長的成年孤兒相比正常就業人群處于劣勢狀態,在相同的就業情況下,成年孤兒的工資待遇與工作環境相對較差,作為政府部門,自然有完善政策,提供孤兒就業保障的義務,而社會與企業也需要關注這一特殊群體,共同助力,讓孤兒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首先政府部門應該制定統一的成年孤兒安置政策,從宏觀上提供政策依據,并協調各部門共同協助,社會企業可以為其提供一些專門的成年孤兒就業崗位,引導孤兒逐步融入社會生活。
其次,對于國家終止供養問題,我們可以效仿歐美國家,社區、志愿者介入幫助孤兒緩解生活壓力,以無錫市社會福利中心為例,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積極探索,擁有了一支“養護康教社”隊伍,立足于社工主導的多專業融合服務,全力打造“泊愛港灣”品牌。并綜合配置資源,以“個案管理”為服務基礎,從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康復護理、心理情感支持、危機干預、社會融合等六位一體,為成年孤兒提供精準、專業、可持續的服務。亦可設立相關慈善基金幫助成年孤兒渡過經濟困難期,降低孤兒的生活經濟壓力,有效應對國家終止撫養問題。
(二)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建立就業服務網絡
孤兒群體大都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自身知識文化素養及專業技術手段相對匱乏,這是成年孤兒大都從事體力勞動的主要原因。福利院及相關機構應當重視這一問題,在孤兒成年之前,組織進行職業技能培養,根據孤兒的興趣及社會市場方向,進行烹飪、駕駛、機械維修等技能培訓,力求讓孤兒掌握一種或兩種謀生技能。此外,還應向孤兒灌輸提高知識學歷的意識,鼓勵孤兒參加成人高考,讓其意識到只有不斷提升自我才能獲得更好的生活。
政府部門還可以建立福利院成年孤兒就業網絡,實現按比例安排孤兒就業的對策,保證孤兒就業渠道,盡量避免孤兒剛進入社會被騙的情況。同時政府還應對具有勞動能力、符合崗位要求的成年孤兒的薪資提出硬性要求,不要讓成年孤兒受到歧視或壓迫。
(三)幫助孤兒從福利院走向社區
孤兒由于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家庭的溫暖,所以說他們在成年之后往往會更加渴望成家立業,因此福利院需要對那些具備勞動能力且有成家愿望的孤兒進行幫助,協助其申請廉租房或經濟適用房,首先保證他們的生活不為住房所困,接下來才有成家立業的可能,當地社區和社會保障局也要幫助他們找尋工作機會,讓他們可以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對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負責。
六、結語
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正處于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想要有效提升社會主義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就必須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工作和社會福利的進行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公平來說是很重要的,政府除了要撫養孤兒長大之外,還需要幫助成年孤兒積極融入社會,提升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任何人長大之后都要學著獨立的面對社會和生活,針對成年孤兒的生存現狀,比起繼續為他們提供物質上的幫助,為他們鏈接資源使之融入社會正常生活顯得尤為重要,也是我們需要繼續探索前行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劉小慧.福利院成年孤兒的生存現狀及未來出路[J].中國民政,2019(14):49-50.
[2]朱書翠.12名成年孤兒現狀及安置情況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04(9):160-161.
[3]柴瑞章.中國孤兒教育與就業社會政策的理論分析[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4(1):59-62.
[4]陳立學.大齡孤兒教育救助增能研究[J].社會工作,2019(3):77-86.
[5]于夢非,杜佳莉.中國農村孤兒救助現狀和救助機制探討——以陜西省某孤兒救助學校為例[J].青年科學:教師版,2013(10):267-268.
[6]王健,肖長卿.事實孤兒社會保護可行性研究和對策建議[J].社會政策研究,2017(5):13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