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榮

“案發”
我正在辦公室忙得不可開交,無意中看見電腦屏幕右下角的微信閃爍,點開一看,原來是校長發來的消息:二(2)班丟了些文具,投影儀也弄壞了,有人看到你班學生進去過。
我氣沖沖地走進教室,問還在吃午餐的同學:“中午誰去過二(2)班?”“老師,豪豪每天中午吃完飯都不回宿舍,總是到處瞎轉。”“他還愛翻我們的東西。”講臺下一陣舉報聲。
“豪豪!”這個名字是4年以來我最大的痛,要說二(2)班的事情是他干的,絕對有可能!這是一個學習上有困難,行為上管不住自己的孩子。看看同學們給他的封號,就知道他有多么頑皮了:
“剁手黨”——撕紙、亂畫,桌子底下垃圾一片。
“鼻涕俠”——鼻涕當橡皮筋玩。
“偵破”
辦公桌前,豪豪低著頭,雙腳并攏,一句話不說。我準備速戰速決。于是,我換上嚴厲的面孔,使用眼神殺,盯得他不敢與我對視:“你中午去二年級了嗎?”
“沒有。”豪豪低著頭,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
“都拿了哪些東西?”我提高了嗓門。
“沒拿。”他抬頭偷看我一下,又趕緊低下。
炮彈不中用,我馬上換糖衣。“老師最喜歡誠實的孩子,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承認錯誤,老師會原諒你的。”我拉起豪豪的手,替他拍掉不知道從哪里蹭的白灰。他低著頭,不說話。
看看表,馬上要上課了,我失去了耐心,收起溫和的面孔,又換上嚴厲的表情:“我只有5分鐘時間,如果你還不承認,老師就打110,警察來了我可就保護不了你了!”他還是低著頭不說話。
“你不說話!好!不用站在這兒了,我也不問你了,你先回教室吧,一會兒警察來把你帶走!”他不走,我使勁把他往外推。
“老師,我說……我說……是我做的!求求你,別讓警察抓我!”豪豪死死抓住辦公桌的桌角不松手,眼淚一下子滾了下來。案件順利“偵破”,我長舒一口氣。
現場
我帶著豪豪走進二(2)班教室,讓他到現場指認。我問:“書桌上是你畫的嗎?”
“是。”
“用什么畫的?”
“鉛筆。”
“這明明是水彩筆痕跡!”
“用水彩筆畫的。”
“拿教鞭了嗎?”
“拿了。”
“都干嗎了?碰投影了嗎?”
“碰了。”
“投影儀這么高,你怎么碰的?”
“踩著凳子碰的。”
口供和現場一致,案件成功告破,打電話通知家長到校,清理書桌劃痕,修理投影儀,一氣呵成。家長忍著火教訓孩子,承諾賠償一切損失。
反轉
晚上,我帶著一身的疲憊剛進家門,豪豪媽媽的電話就跟了過來,說孩子到家時還承認是自己干了壞事,但是一個親戚多問了幾個問題后,他又說根本不是他做的,說什么都不承認了。案情反轉,我憤然!家長這是在教唆孩子推卸責任,這樣縱容孩子,不考慮一下對孩子以后的影響嗎?
第二天一早,家長等在校長室門口,要求看監控,結果案發教室門口根本沒出現豪豪的影子。一場冤案最終昭雪!還好家長通情達理,沒有追究,我對豪豪的“恐嚇”也沒有給豪豪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豪豪見了我依舊大聲地喊“老師好”。
反思
1. “冤假錯案”產生的原因
作為“主審”,我捫心自問,是我先入為主地認為豪豪就是肇事者。
教師都習慣性地對問題學生抱有成見,甚至會幻想,要是班里沒這個孩子該多好。班上發生不好的事情時,僅憑幾個學生的一面之詞,就自以為是地以為是問題學生所為,甚至還會“罪加一等”。這種行為會給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我不敢想。
2. 問題學生的成因
學生學習困難,考試不及格,行為落后于同齡人,很大可能是因為童年時期所受到的教育和周圍的環境不夠好。豪豪就是這樣。豪豪媽媽身體不好,在豪豪兩歲的時候,又有了一對雙胞胎弟妹,從此無暇顧及豪豪,便把他送到了爺爺奶奶家。豪豪爺爺脾氣暴躁,一不順心就對奶奶大嚷大叫。每次,豪豪都會嚇得大哭,或者蜷縮在角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豪豪理解力差,記憶力不強,不知如何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
3. 變改變為尊重
豪豪事事慢半拍,之前我總想著去改變他,但太難了。
于是,我開始接受豪豪慢的事實,尊重他,讓他做自己。為他單獨設計衡量、評價的標準,讓他看到自己的優點:雖然速度慢,但一直在進步,走過的路同樣留下了努力的痕跡,在未來的某個節點,或許就能找到自己,發展自己,成就自己。
4. 形成關愛的合力
每次考試完,我都用等級字母代替豪豪的分數,即使這樣,豪豪還是經常遭到同學們的嘲笑。因為衛生習慣不好,他被很多同學嫌棄,可他好像對此沒有感覺。他依舊會在老師剛布置完作業就跑到老師跟前再次詢問;或者無端騷擾其他同學……他的種種表現都不斷在提醒我,他在“求關注”。他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渴望和其他同學一起玩耍。
后來,我告訴同學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要他們平等對待豪豪,讓豪豪感受到集體生活的愉悅,為豪豪的每一點進步歡呼,讓他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勞動的樂趣和創造的樂趣。
愛學生,就是明知道他有缺點也接受、包容、尊重與理解,貼近他們的心靈,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選擇適合他們成長的方法。把心態放平,把成績看淡,用心靈去碰撞心靈,讓愛去激發愛,我將看到一個個快樂并努力前進的學生。
(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七小學)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