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東 楊云娟
摘 要:以高科技為導引的社會經濟發展,帶給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充足的人才儲備和完善的職工教育培訓體系,成為一個企業良好運行和長遠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保障。民營企業的職工教育受到企業常規管理、資金支持等諸多問題的困擾。文章從企業社會工作專業視角,分析民營企業職工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建立需求為本的職工教育平臺,鏈接與整合資源,形成較為完善的民營企業職工教育體系框架,切實保障民營企業員工教育培訓及企業良好運行。
關鍵詞:企業社會工作;職工教育;資源整合
現代企業的競爭是科學技術,是人才儲備的競爭,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客戶需求的多元化、企業內部轉型升級,要求職工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也要不斷提升。民營企業要想在激烈的企業競爭中脫穎而出,使企業良好運行以及長遠發展,職工的素質素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相較于國有企業豐富的內外部資源、充足的資金支持等優勢,民營企業在職工教育培訓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企業社會工作的介入可以幫助民營企業建立普惠性、常態性、精準性的職工培訓體系,激發民營企業和職工的潛能,激發職工工作熱情,打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助力民營企業的經濟效益提升,為民營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高素質的人才保障和不竭的發展動力。
一、企業社會工作介入民營企業職工教育的必要性
在知識經濟時代,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對人才和職工的素質素養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政府十分重視職業教育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2014年6月23至24日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在全國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民營企業保持高科技、高質量、高效率的發展,滿足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提升企業凝聚力、員工工作積極性和獲得感,企業職工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視。
社會工作是一門利他主義為指導,科學理論為基礎,運用個案、小組、社區等工作方法,幫助服務對象擺脫困境,激發潛能,助人自助的學科,專業評估貫穿服務的整個過程,它注重需求為本和整合、鏈接資源。企業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重要服務領域之一,其重要功能就是和諧企業內部關系,增進企業職工的能力建設及學習體驗,為職工提供心理支持及學習和改變自我的機會,增強職工的綜合素質,提高職工的工作技能,提升企業內部凝聚力,以滿足企業戰略發展和個人職業發展的需要。
企業社會工作可以幫助企業提升職工教育的針對性、滿足企業和職工的需求,其專業功能的施展可以降低職工教育的成本,將職工教育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成為企業長遠戰略發展的重要保障。國內已有多個企業引進專業社會工作者,形成了不同的企業社會工作助力員工教育與發展的服務模式。以天津X投資集團為例,該集團企業社會工作站,從成立至今已有三年企業社會工作服務經驗,在實務中曾多次與人力資源部門、孵化器公司、工會開展企業員工素質拓展、工作技能提升、團體減壓、心理能力建設工作坊、職業生涯規劃講座等小組、社區活動,得到了企業管理層和職工的認可和贊賞。X科技園社工站的實務經驗,多元角度驗證了企業社會工作對企業員工能力提升及企業發展的必要性。
二、民營企業職工教育的現狀及問題
(一)民營企業職工教育的現狀
據中國企業人力資源調查報告中顯示的員工培訓狀況的相關數據看:我國企業職工教育培訓是有一定經費投入,但占公司銷售收入3-5‰以上的企業僅為8.7%,占銷售收入0.5‰以下的企業占48.2%;制定職工教育培訓計劃的民營企業占60%,嚴格執行培訓計劃的民營企業僅為34.4%;企業職工受內部教育培訓的比例占65.5%;職工教育培訓內容多集中在職工崗位技能的提升,少有職工心理、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壓力等方面內容。
以X投資集團為例,該集團經歷20余年的發展,其產業遍布天津、濟南、營口長春等地,已經成為天津乃至全國行業的領軍者,在民營企業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X科技園公司職工教育培訓由集團行政人事管理中心主要負責,沒有專門崗位及員工負責,尚未明確企業職工年度培訓計劃;職工教育培訓時間、內容不固定,大部分職工教育培訓由外部單位主動溝通,免費為企業進行職工教育培訓,涉及消防安全、檔案管理、心理健康等內容;職工教育培訓多數情況下半強制要求員工參加,除重要崗位、工作繁多的員工外,強制其余員工參加。X科技園公司各部門內部很少舉辦職工教育培訓,幾乎完全根據公司安排進行職工教育培訓,部門內職工教育工作為零。X科技園公司管理層意識到職工教育的對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公司缺乏建立職工教育機制的經驗和人力,職工教育工作一直在停滯中。
(二) 民營企業職工教育的問題
根據查閱到的文獻和X科技園區30余家入園企業的走訪調研,筆者發現,民營企業在職工教育中存在著以下共性問題。
職工教育經費投入較少且缺乏規劃。數據顯示,民營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投入普遍較低,尚未從企業可持續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高度看待職工教育,職工教育的經費保障不穩定。多數民營企業的職工教育沒有系統的計劃,職工教育培訓存在主觀性、隨意性,主觀的認為開展的教育培訓活動一定是企業和職工需要的,強制企業職工參加,扼殺了職工參加教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僅僅是搞形式、走過場,缺少系統完整的規劃,導致投入大量培訓成本,收益卻很小。原本對企業職工教育觀念認知偏差的管理層,更加不愿在企業職工教育上投入成本和精力,導致惡性循環的產生。
職工教育缺乏精準性。一方面,職工教育僅停留在公司層面,部門層面很少涉及。公司層面的職工教育,內容需要涉及到公司的每一部門工作,缺乏對部門專業技能的教育培訓,職工教育深度和廣度遠遠不夠,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另一方面,在未經需求調查的前提下進行的職工教育,不能符合企業發展和職工的需求,導致職工不能準確認識職工教育培訓的意義和重要程度,在教育培訓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積極性。
職工教育效果欠佳。職工教育的師資參差不齊,對師資的選擇存在隨機性,沒有選擇標準,一些企業為降低培訓成本,不注重師資的資質和經驗,職工教育內容與企業和職工的需求不匹配。缺少對職工教育的評估機制,沒有跟蹤企業和職工對職工教育成果的吸收和轉化情況,導致職工教育培訓效果大打折扣。
三、企業社會工作介入民營職工教育的對策思考
建立需求為本的職工教育規劃制度。企業社會工作應促進企業管理層樹立正確的職工教育理念,認識到企業職工教育對企業長遠發展、提升經濟效益的重要性。開展需求調查,通過文獻資料查閱、走訪企業管理層和職工、問卷調查等方式,運用專業理論及傾聽、同理心、摘要等訪談技巧,了解并挖掘企業及員工的表面和潛在需求,改變職工對職工教育錯誤的認知,激發職工潛能和參與職工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職工自我提升。依據需求,分析民營企業所掌握的資源,上報企業管理層,根據企業的戰略規劃、市場和部門工作等需求制定符合企業和員工發展需求的職工教育培訓計劃。
提升職工教育的精準性和普惠性。民營企業應加大對職工教育的投入,以滿足企業發展和職工成長不同層面的需求。豐富職工教育內容,關注職工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職工自我提升的需要,提高職工的認同感。豐富職工教育形式,改變職工教育開大會、聽講座的形式,結合企業社會工作的個案、小組、社區工作方法,開展員工心理能力建設、職業技能、職業生涯規劃、安全生產知識等層面的職工教育。既滿足企業整體需求,也關注職工個體的發展,提升職工教育的精準性和普惠性。
挖掘和整合資源。企業社會工作將民營企業內外部的資源整合,根據需求重新分配,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避免資源浪費。一方面,企業社會工作可以挖掘公司內部資源,為職工教育服務,比如法務、財務、網絡等專業性較強又與職工工作息息相關的部門,有特殊專業技能、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才,為職工普及相關知識,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積極挖掘外部資源,挖掘社會上針對民營企業職工教育的政策扶持和公益組織的資源,為民營企業職工教育獲取資金、講師、理念等支持,全面促進企業職工的發展,降低職工教育成本,擴大職工教育成果。
完善的評估機制。社會工作評估目的是考察服務效果、服務對象的改變、總結工作經驗、改善工作技巧,以提升服務水平,分為需求 評估、過程評估和結果評估。需求評估為民營企業職工教育的內容和規劃提供依據;過程評估分析企業社會工作介入民營企業職工教育理論方法的效果,了解企業和職工的改變情況;結果評估評估職工教育效果和轉化的收益。將社會工作評估引入民營企業職工教育的評估中,監測整個職工教育過程,收集職工教育資料,總結經驗,不斷改善方法,豐富職工教育的內容和方式,促進民營企業職工教育的發展。
四、結語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民營企業應加大在職工教育方面重視和投入,企業社會工作的介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目前民營企業職工教育的困境,通過企業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幫助企業挖掘企業人力資源的潛質,提升職工的整體素質素養,提高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豐富人才儲備。
參考文獻
[1] 郭念偉,原敏,鄒剛.企業社會工作: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催化劑[J].價值工程,2019,38(23):57-59.
[2] 王俊美.建筑施工企業職工教育培訓與后備人才培養管理的探討[J].四川水泥,2019(06):190+198.
[3] 馮靜.現代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創新發展探究[J].現代經濟息,2019(10):462.
[4] 吳萬彩.全面提升職工教育培訓質量的探索實踐[J].低碳世界,2019,9(04):278-279.
[5] 徐輝,張吉剛.有關企業職工教育的幾點建議[J].中外企業家,2019(10):169.
[6] 孫誠,韓倩.企業職工參與教育培訓的現狀研究[J].大學(研究版),2019(03):49-53.
[7] 潘多明.論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社會工作的融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33):201.
[8] 李召敏,趙曙明.勞資關系氛圍五維度對員工心理安全和工作嵌入的影響——基于中國廣東和山東兩地民營企業的實證研究[J].管理評論,2017,29(04):108-121.
[9] 徐道穩.角色定位、價值沖突和模式選擇——略論企業社會工作的基本問題[J].社會工作,2015(03):28-34+44+125.
[10] 陳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模式——基于企業社會工作的一種擴展[J].江蘇科技信息,2007(11):43-46.
作者簡介:張旭東(1994- ),男,漢族,天津人,社會工作專業碩士(MSW)研究生,天津理工大學,研究方向:企業社會工作等的實務工作與研究;楊云娟(1966- ),女,漢族,天津,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碩士(MSW),教授,天津理工大學,研究方向:社會工作職業化、社會工作專業化、家庭社會工作、社會工作理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