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庭是國家的基本單位,千千萬萬個家庭共同構成了國家,二者的關系密不可分。青少年作為祖國興旺發達的依靠力量,其核心價值觀的養成至關重要,而家庭作為對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要陣地,家風在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養成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優良的家風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品德。文章將從家風在青少年核心價值觀養成中的重要意義、將良好家風貫徹到青少年核心價值觀養成中的途徑兩個方面來論述家風在青少年核心價值觀養成中的作用。
關鍵詞:家庭;家風;青少年;道德教育;核心價值觀
自古以來,中國就非常注重家風建設,家風在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養成中具有起步早、時間久、內容全面、方式多樣的特點。常言道“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對于很多人來說,家風甚至會影響他的一生。而青少年是國家、民族的未來發展的棟梁,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其核心價值觀培養狀況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時期,對于青少年來說,一個和睦的家庭、一種良好的家風,對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養成以及整個社會的安定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從家風建設的角度培養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既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承,也推動全社會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家風在青少年核心價值觀養成中的重要意義
(一)家風建設是青少年核心價值觀養成中的隱性載體
家風,是全部家庭成員的共識,能引起全部家庭成員的共鳴。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深切感受到來自家庭的向心力,一股無形的精神力量油然而生。家庭是一個人呱呱墜地之后接觸最長久的環境,家庭成員的一舉一動對他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由于他們在生命初始狀態具備較弱的判斷是非的能力,許多行為多是模仿,家庭成員的行為則是他們的范本,家風深刻影響著他們的行為。從父母身上,子女不僅可以學到一些最基本的生存本領,而且還可以學到如何與他人進行相處。我們可以稱之為父母是子女人生的先導,而且這種導向性作用對于子女的發展是有深遠意義的。良好的家庭氛圍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使他們能夠生長在一種健康的家庭環境中,在這種氛圍下我們能夠更多的看到他們比較理智的一面。比如愿意主動與父母溝通、擁有較強的責任感。在集體生活中會被大家信服,在成長過程中也會不斷增強抵制不良風氣的能力。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家風就多次被習近平總書記提及,他雖然談的“小家”,但卻著眼“大家”。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一個好的家風,不僅能造就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還能為文明社會貢獻力量;一個差的家風,不僅使家庭成員得不到一點益處、還會成為社會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二)家風建設是青少年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有效路徑
古往今來,中華民族都十分重視良好家風的培育。從小就耳濡目染的孟母三遷和岳母刺字的故事,無不深刻的展現著建設良好家風的重要性。而且將良好家風貫徹到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養成中,能在某種程度上克服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光說不練假把式”的缺點,使青少年能夠真正接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染和啟發,從而更好地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風雖然不能完整地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涵義,但它在青少年核心價值觀養成中扮演十分關鍵的角色。
(三)家風建設是影響青少年成才發展的持久因素
家風好,代表著來自這個家庭的家庭成員的品德是良好的。家風不好,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這個家庭的成員品德惡劣,這一家的后代也會讓眾人避而遠之。可以說,無形的家風能夠塑造一個有形的未來。家風作為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不僅對孩子的啟蒙教育十分關鍵,而且還在他們的未來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家風對孩子的影響是長久的,而且家風在方方面面影響著青少年,尤其是在品德方面。可以說,孩子的樣子多半源自于其家風。
(四)家風建設是事關國家民族未來的基礎環節
要想做好治理國家的大事首先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良好的家風通過營造健康的家庭成長環境,來培育家庭成員健全的人格,青少年作為中華兒女的一份子,由小到大,由淺入深,從而匯集無窮能量為民族振興貢獻力量,以充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俗話說:“一家不平何以平天下”。家風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傳統文化的體現,良好的家風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強青少年對于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為建設和諧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二、將良好家風貫徹到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培養過程中的途徑
(一)將家庭作為培育青少年核心價值觀的第一陣地
家庭既是青少年溫暖的港灣,又是連接個人與社會的橋梁。家庭教育直接聯系著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成。將家庭作為培養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的首要陣地。縱觀青少年的發展,家庭的地位不可動搖,因此父母要家庭教育放在不可忽視的位置上。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子女的先導而且父母的身教大于言傳。所以,在生活中,父母應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修養。通過建設良好家風來培育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念,也需要青少年養成自覺的態度,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而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
(二)將家風教育與傳統家訓中積極向上的部分相結合
培育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要強調夫妻關系和睦,相互尊重、相互扶持,重視代際間的相互關愛,享受“少有所依、老有所養”的天倫之樂。而且,縱觀中華民族的傳統家訓,“勤儉”是主旋律,這就是我們當代家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綜上,就是家風要正、家規要嚴、家庭要和。同時也不能忽略國家的風俗習慣,應該賦予傳統家風新的時代特色,以形成符合時代要求的良好家風。
(三)將家風教育有針對性地與學校教育相結合
毋庸置疑,建設良好家風脫離不了學校教育。在青少年群體中加強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首先要讓他們識記并理解核心價值觀24字,就像《三字經》、《弟子規》那樣要求孩子們從小理解背誦,這是不可缺少的一步曲。
學校教育應結合青少年的認知和心理特點,將家風教育與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一是充分利用黨和國家的重大紀念日,組織青少年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陶冶其愛國情感。二要開展“中華魂”讀書活動,使青少年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加倍珍惜,并在行動上自覺落實。三要引導青少年向那些涌現出來的先進個人學習,激勵青少年向心中的道德楷模學習。總的來說,要找準家風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最佳切入點,將家風建設與學校教育有針對性地相結合。
(四)將家風教育與不可逆轉的經濟全球化趨勢相結合
家庭成員的社會化已經超越了本地,更要走出國門,面向世界。不可逆轉的經濟全球化趨勢對中國教育的影響已經逐漸伸入到普通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形式各異的培訓機構越來越多。全球化時代,一切事物都在急速變化著,所以作為孩子的引路人,父母更應該找準自己的定位,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積極與國際相接軌。
應該說,當代的家風建設需要以開放的心態,吸收其它地區的優秀成果,強調自立、自強、自尊等行事準則;與此同時也需要把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人類都信奉的基本理念貫穿到全過程,并將此作為家庭成員暢游天下的行動指南。利用他山之石進行攻玉,意為家家都應有自家的家風家訓,父母在制訂家訓的時候應該認真鉆研《傅雷家書》等世界頂級家族的家訓。
(五)將家風教育與現代家庭多元化的特點相結合
同是家風,各有迥異。家訓家規的內容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千千萬萬家庭不可使用同一家規。如大部分東南的商品經濟發達地區,其家訓應該會偏重于創新創業、誠信經營等要求;而在欠發達的地區,其家訓則更多強調的是公平正義、清正廉潔、勞動致富等觀念。
時代變遷,在現代家庭多元化的特點之下的家風建設更加要注重實際,引發社會共識。當然,家風的劃分標準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應該朝著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力求做到細致而落實,盡可能地貼近人們的生活和情感,增強公眾的認同感,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綜上所述,將家風建設貫徹到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養成中,需要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的一致參與。這項系統工程不僅關系到青少年的未來成長與發展,也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甚至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本論文通過從家風建設在青少年核心價值觀養成中的重要意義著手,探討出家風建設首先要結合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從家庭入手并結合現代家庭多元化的特點,其次要吸收傳統家訓中積極向上的部分,最后將家庭教育有針對性地與學校教育相結合。
參考文獻
[1] 金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讀本[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
[2]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 夏雙.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2).
[5] 王穎.論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北京青年研究,2014(03).
[6] 劉凌.加強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J].教育教學論壇,2014(04).
作者簡介:程亞(1996.04- ),女,漢族,山西岢嵐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中學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