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潔 盧美玲 周冬林 陳 宇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生活習慣的改變,使得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而且趨于年輕化趨勢[1]。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異常,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其中,糖尿病腎病是發生慢性腎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2-4]。糖尿病腎病(DN)的微炎癥狀態是造成機體死亡的因素之一。積極的治療,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中醫藥在治療DN腎衰竭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我院開展了腎衰寧膠囊干預,獲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納入2017年5月1日—2019年3月31日進行治療的60例患者進行研究。依據隨機對照原則分為2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47~60歲,平均年齡(54.25±4.53)歲;糖尿病病程6~15年,平均病程(10.48±1.23)年。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46~60歲,平均年齡(53.97±4.36)歲;糖尿病病程6~14年,平均病程(10.33±1.41)年。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DN診斷標準;符合本研究干預方案,且能配合完成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協議書者。排除標準:依從性較差無法完全遵醫囑完成治療者;合并心、腦、肝等方面的疾病者;合并腫瘤者;合并精神病史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基礎治療。嚴格控制飲食,合理控制血壓、血糖水平,治療6個月。觀察組:聯合使用腎衰寧膠囊治療。主要成分:太子參、半夏、茯苓、丹參、紅花、黃連、陳皮、大黃、牛膝、甘草。1.4 g/次,3次/d,治療6個月。
1.4 觀察指標觀察實驗室指標、療效。療效評價: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2018年版糖尿病醫學診斷標準[5]擬定,分為顯效(患者的血糖、血壓控制滿意,臨床體征明顯好轉,血肌酐水平下降30%及以上)、有效(患者的血糖、血壓控制尚可,臨床體征有所改善,血肌酐水平下降10%及以上)和無效(無改善)。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2.1 2組患者實驗室指標對比觀察組干預后實驗室指標改善較好,在hs-CRP、Hcy、Scr、BUN、24-UP方面,均低于干預前和對照組,Hb、Alb均高于干預前和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實驗室指標對比 (例,
注:與同組干預前對比,1)P<0.05;與對照組對比,2)P<0.05
2.2 2組患者療效對比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76.67%,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療效對比 (例,%)
關于DN的發生發展機制尚不十分明確,現階段研究認為,該病癥的發生,多和糖代謝紊亂、細胞因子、血流動力學改變等有關[6-8]。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逐步發現,微炎癥狀態在DN的發生過程中有著明顯的影響。眾多的炎性細胞因子、生長調節因子等,相互作用,擴大了炎癥的級聯反應,使得DN不斷進展,逐步發展為慢性腎衰竭,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積極的治療,提高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重要意義。
微炎癥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造成腎損傷,多個指標造成對血管的刺激,使得血管釋放活性物質,腎小球的系膜細胞增生,內皮細胞通透性增加[9]。微炎癥還會刺激機體氧化應激,使得機體直接損傷腎小球內皮細胞[10]。氧化應激反應后,還會進一步誘導炎癥介質生成,加速腎小球硬化。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實驗室指標改善較好,在hs-CRP、Hcy、Scr、BUN、24-UP方面,均低于干預前和對照組,Hb、Alb均高于干預前和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說明患者的微炎癥狀態改善較好。另外,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76.67%,差異顯著(P<0.05)。說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有效改善。
中醫研究認為,DN慢性腎衰竭是本虛標實之病,根據絡脈學說,認為其久病入絡,氣滯、痰濕、血瘀貫穿始終。腎衰寧膠囊,其主要成分中,太子參、大黃等,具有較好的益氣健脾功效,紅花、丹參等,能夠通絡活血,大黃可以泄濁毒,紅花、丹參等可以活血化瘀。諸藥配伍攻補兼備,共奏益氣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濁之功效[11]。現代藥理學研究認為大黃、丹參提取物能夠改善機體的微炎癥和氧化應激狀態,茯苓等能夠激活細胞免疫反應,改善機體對抗原的清除力,修復腎小球基底膜,從而降低患者蛋白尿[12]。蔡旭東等[13]觀察了腎衰寧膠囊對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竭患者體內微炎癥狀態的影響,結果表明,腎衰寧膠囊可改善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竭CKD3~4期患者的微炎癥狀態。這也和本文的研究結果一致。
總之,腎衰寧膠囊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竭,可以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改善機體的微炎癥狀態,促進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