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敏
膝關節作為人體中最大的關節,是屬于活動范圍較大的一種鉸鏈關節,一般當人們在做屈曲活動的時候運動范圍是最大的,膝關節是人體關節中比較容易受外傷的關節,主要的原因是它位于脛骨與股骨的末端,并且承受著巨大的重量[1]。另外,由于膝關節并沒有脂肪和肌肉的保護作用,因此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率是非常高的。膝關節骨關節炎主要是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病。該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是引起中老年人群腿疼的主要原因。臨床上的主要癥狀為膝蓋紅腫痛,坐起立行時膝部酸痛不適以及上下樓梯痛等,臨床上還會有部分的患者表現為腫脹、彈響、積液等癥狀。該病發病的病因除了有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外傷、過度勞累等,還有體質量過重,不正確的走路姿勢,長時間下蹲,膝關節受涼等因素[2,3]。如果不能進行及時的治療,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本文采用隨機對照方法進行研究,探討針灸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有效性,并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11月—2019年7月在我院進行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98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9例)和觀察組(49例)。對照組49例,其中男35例,女14例;年齡61~85歲,平均(72.23±2.50)歲;病程1~8 d,平均(4.3±1.5)d。觀察組49例,其中男32例,女17例;年齡63~86歲,平均(73.27±2.57)歲;病程1~9 d,平均(4.2±1.2)d。2組臨床資料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均經影像等檢查進行確診;②所有患者均為第1次使用針灸進行治療;③意識清楚,能與醫生進行溝通、交流;④患者及其家屬愿意且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⑤年齡在60~86歲的老年患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傳染性疾病、重要臟器損傷或惡性腫瘤者;②合并神經功能、認知功能異常或伴有內分泌疾病者;③近1個月經其他方法治療會對本研究產生不良影響或入院資料不全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手法治療的方式?;颊呷∑脚P位,采用按摩法對患者膝關節周邊的肌肉進行按揉放松,點揉血海、膝眼、陽陵泉、委中、以及梁丘穴,然后使用推拿的手法推揉患者的髕骨,圈晃膝部,結束后按揉放松膝關節。每次20~25 min,一天1次,10 d為一個療程。觀察組:采用針灸治療的方式。取患者的承扶、陰陵泉、委中、陽陵泉、膝關、足三里、伏兔、血海、膝眼、梁丘、承山、鶴頂、風市、曲泉穴,根據患者的體格和針刺部位的深淺程度選擇合適的針,用平補平瀉的手法進行針灸治療。留針時將艾條剪成長約2 cm左右的條帶,插在刺針的針柄上,然后點燃施灸,在艾條燒盡后將針取出,一天1次,10 d為一個療程,結束后間隔1周進行第2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①患者癥狀緩解的時間。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癥狀緩解的時間,包括膝關節疼痛感,腫脹感以及晨僵時間。②治療有效率。比較2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治療有效率,包括治愈、顯效、有效和無效。
1.5 療效判斷標準①癥狀緩解時間。最高分為100分,最低分為0分,治療后分值越低則表明治療效果越顯著。②治療有效率。治愈:術后患者經影像檢查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無不良反應,生活質量有很大的提升;顯效:術后患者臨床癥狀有很大的改善,無明顯不良反應,且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明顯提升;有效:術后患者臨床癥狀有一定的改善,但是還有不良反應,生活質量提升不大;無效:術后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生活質量下降。
2.1 2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膝關節疼痛感、腫脹感和晨僵時間的緩解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例,
2.2 2組患者治療療效比較經1個月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例,%)
膝關節骨關節炎作為一種多發于中老年群體的慢性疾病,具有病程較長,發作反復,發病率高以及治愈時間長的特點[4]。當發生膝關節疼痛的時候,會逐漸由間接性的疼痛感發展為持續性疼痛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門診一種常見多發病,其中膝關節內側關節炎的發病率較高,主要發病原因包括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骨性關節炎、局限性滑膜炎和臏骨軟化等[5,6]。在發生膝關節骨關節炎疼痛時時有些患者的疼痛感還會牽扯到小腿和踝關節等部位,而且會使患者的關節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
隨著近幾年來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也越來越多,但是每種治療方法的療效也大有不同。常規西藥治療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治療后不良反應較大,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較大。本研究中,2組患者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膝關節疼痛感、腫脹感和晨僵時間的緩解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將針灸的治療方式應用到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的緩解時間明顯的縮短,包括膝關節疼痛感,腫脹感以及晨僵時間,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加快了患者的康復。中醫認為膝關節骨關節炎可以使用通絡化瘀、清熱解毒的治療原則。針灸作為一種較為古老的治療方式,可以對癥治療,不僅可以起到緩解疼痛,補養氣血的作用,而且還具有舒經活絡,祛濕散熱的功效[7]。經過長時間的治療,可以改善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環,減少炎癥的發生,進而改善患者疼痛的癥狀,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本研究中,經1個月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將針灸的治療方式應用到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中,治療效率較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梢杂行У南颊呦リP節的疼痛感、膝關節僵硬的狀況以及關節功能受限的情況,促進了患者膝關節組織的新陳代謝以及修復,具有較大的優勢,是一種較好的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方式。
綜上所述,將針灸的治療方式應用到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該治療方式相對于單純的手法治療和西醫治療來說,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治療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8]。且治療后減少了癥狀緩解的時間,包括膝關節疼痛感,腫脹感以及晨僵的時間,促進了患者的康復,有效地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臨床上提升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效率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值得被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