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美微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對學生的意識形態及思政方向有著積極的導向性作用,強化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構建,能夠對學生的理性思維及意識形態培養起到了穩定和協調的作用,因此要重視和關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構建與發展。該文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構建的重要性著手,闡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構建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了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構建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 思想政治? 隊伍? 問題? 構建? 意識形態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把握學生意識形態,促進學生思想保持先進和健康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更具時代性和緊迫性,這側面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同時也體現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構建存在問題。為此,我國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這不僅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構建的重要性著手,詳細地闡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構建存在的問題,并系統地分析了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構建的對策。
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構建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是黨的理論與政策方針的宣講者,同時也是規范和引導大學生意識形態及思想政治的組織者,因此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建設與發展非常重要,其關系到教學活動的穩定、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社會主義理論的宣傳,以及核心價值觀的引導,所以要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構建加以重視和關注。筆者認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構建的重要性包括兩層含義: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構建滿足于經濟發展帶來的意識形態變化和挑戰,從現階段的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來看,信息的多元化以及輿論的自由化沖擊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和社會觀,不同形式的信息對大學生的思維意識產生了誤導,因此思想政治教師及隊伍要認清形勢,結合新思潮和新理論來強化思政隊伍的專業性,以此來應對大學生的思想變化。其次,加強高校思政隊伍的建設能夠實現高素人才的培養使命。高校素質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注重學科的前沿化、理論的專業化、實踐的規模化,同時也要加強和關注人才的文化傳承、社會服務、思想政治方向,這也是高校思政隊伍的重要使命和責任,所以說加強高校思想政治隊伍的建設對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構建存在的問題
2.1 認識存在差異
各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認識上存在較為嚴重的差異,主要表現在思想政治隊伍建設的認識不清、思政人才的引進較少、新時期思政隊伍的培養力度較差、思政隊伍的教學定位及教學目標不夠準確、隊伍年齡結構不科學、主體意識與教育模式落后、思政隊伍的教學理念沒有保持先進性等,這些認識上的差異給高校思政隊伍構建帶來了極大的阻礙,影響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開展。
2.2 意識形態弱化
近年來,各高校出現了合并重組、生源擴招、校區分劃等現象,其目的是為了優化各區域的高等教育資源,但教師資源的引入與培養還處于落后階段,從年輕教師、黨員干部、思政理論教師、輔導員等配置來看師資力量還不夠充足,并且思想意識形態參差不齊,這極大地弱化了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同時,部分教師受經濟發展和社會思潮的影響,社會觀、價值觀以及個人信仰都發生了變化,影響到了思想政治隊伍的團結與建設,例如不講政治抒發個人言論、個人行為有損師風師德等。
2.3 隊伍能力與素質不均衡
現階段,各高校雖然擴大的思政師資及人員的建設,但還是存在隊伍能力與素質不均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思政教師理論與實際聯系的能力較差,不能夠通過理論來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馬列主義理論功底偏弱,教學目標及效果不夠理想;教學方式不能夠適應信息網絡化和媒體多元化的發展,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思政教學以傳統的灌輸教育為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思政隊伍能力培養上沒有結合時代的發展和變化,造成教育思維意識落后于社會的發展,使得思想政治課程的競爭力弱化,學生的認同感下滑。
2.4 隊伍建設不專業化
高校思政隊伍建設存在不專業、不職業、不科學的問題,從現階段大學思政教育來看,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缺乏相應的理論教育基礎,尤其是思想理論的針對性、思維意識培養、道德思維導引、意識形態變化的應對等,這與思政教育隊伍建設的不科學和不專業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教師隊伍的不專業,引發了學生主體意識培養不足,并且隊伍建設沒有注意職業化發展,思政人才的流動性較大穩定性不足,影響到了高校思政學科的可持續發展。另外,在思政教育隊伍構建過程中,思政教師的功能性更為復雜,除了日常授課外還包括課外輔導、心理調節、學校活動等工作任務,這也使得思想政治工作難以量化,側面反映出思政工作的不專業和不科學。
3?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構建的對策
3.1 重視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構建
各高校應加強對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構建的重視,要從學校自身發展、學生發展、社會發展的角度入手,全面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現實情況,并以此為依據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長遠規劃,為思政教育發展及師資配備奠定基礎。同時,要加大思政教育隊伍的投資力度,從經費、設備、教材、資料等內容著手,不斷地完善配套設施和教學資源,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工作條件。
3.2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培訓體系
該文認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培訓體系應著眼于兩個方面:首先,要加強和促進思政教育的職業技能培訓,根據各高校的辦學特點和管理模式,有針對性、有規劃、有目標地采取相應的培養措施,強化思想政治教師的專業能力,培訓內容可從思想理論基礎、教育技能及方法、現代信息技術運用、思政教學模式改革、教師職業規范等內容著手,促進思政課堂的多元化、現代化、個性化,使教學模式滿足于學生意識形態的需求;其次,加大對外交流,可通過異地學習、國際會議、網絡講座、交流分享等方式來提升思政隊伍的整體思維意識,使思政隊伍通過學習交流來掌握高等思政教育的教學規律和教學技術,并通過教學實踐來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3.3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制度建設
高校思政隊伍的制度建設除了基礎制度外,筆者認為主要完善的方向是考核評價制度和激勵保障制度:考核評價制度是思政教師工作能力和工作質量的綜合性評價,因此在制度完善上要全面考慮到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成果、教學質量、教學貢獻等,并以此為基礎作為教師聘任和晉升的指標,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促進教師隊伍的健康發展;激勵保障制度的構建是為了確保思政教師得到良好的工作待遇,并且能夠根據自身的教學成果和成績來提高工資和津貼的水平,通過激勵保障制度的建立可以提高思政教師的工作水平和積極性。另外,要加強政思教師的理論素質與業務能力的培養,要求高校思政隊伍大力的開展重大理論、現實理論、思維理論的學習,在把握學科前沿動態和社會動態的過程中,總結和歸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并通過集中培訓來提升思政隊伍整體的思想意識,幫助思政隊伍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理論眼界。
參考文獻
[1] 梁遠.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現代交際,2018(23):133-134.
[2] 馬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現狀、特點和方向[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20(6):37-38.
[3] 孫杰.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8,28(2):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