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暢
摘 要: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英國脫歐、絲路建設、中美貿易摩擦和美歐貿易摩擦、人民幣國際化與倫敦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以及“滬倫通”的啟動為創造中英金融合作“黃金”時代帶來了歷史機遇。然而,兩國金融發展環境和資本賬戶開放程度的不對稱也給兩國進一步金融合作帶來挑戰。為了創造中英金融合作“黃金”時代,我國應完善金融發展環境,推動倫敦市場點心債作為絲路建設的融資工具,設立倫敦離岸人民幣投資基金和人民幣資產證券化市場,借助滬倫通拓寬雙向投融資渠道。
關鍵詞:“黃金”時代;英國;金融合作;機遇;挑戰
引言
2018年,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的成功訪華,標志著中英關系進入高速發展期,而“一帶一路”戰略也為中英雙方經貿領域的深層次合作提供了重大歷史性契機。在金融領域,隨著2019年6月“滬倫通”的開通,標志著兩國高端金融合作步入“黃金”時期。在這一歷史時期,兩國高端金融合作應從哪些途徑進行發展,這非常值得思考。本文探討了兩國高端金融合作面臨的機遇,并基于此提出了“黃金”時代中英高端金融合作的途徑選擇,為兩國金融合作的深化提供理論參考。
一、中英金融合作現狀
根據中國商務部發布的統計數據,在2018年,中國與英國在雙向投資規模上均實現增長,其中,中國對英國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增長5.9%,達到了17.4億美元,而英國對華直接投資則增長了10.3%,達到了16億美元。到今天為止,歐盟國家里英國已成為中國第二大投資國,同時英國也是我國在歐盟國家里的第二大引資來源地。在金融領域,中英兩國也有廣泛合作,并朝著高端方向發展。2015年,中國央行首次在中國以外地區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央行票據,首發地選擇英國倫敦,首發規模定在了50億元人民幣。此次成功發行,不僅能夠促進人民幣市場深化,提高人民幣儲備職能,而且還能夠為離岸市場金融機構帶來新的流動性管理工具,豐富高信用等級投資產品和抵押品。此外,中英兩國央行還就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續簽達成一致,并將 2000 億元人民幣/200 億英鎊提高至 3 500 億元人民幣 /350 億英鎊。為推動兩國金融發展,促進互動互通,2019年6月17日,倫敦證券交易所正式啟動“滬倫通”,為中英兩國金融投資者投資往來提供便利。此外,中英兩國還達成一致,在未來,將投入至少10億英鎊的資金來設立合作基金,以進一步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
二、創造中英金融合作“黃金”時代的機遇
從當前世界的宏觀形勢和中英兩國金融合作的現狀來看,創造中英金融合作“黃金”時代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機遇:
(一)英國脫歐影響英國的戰備轉向
隨著英國脫歐日程的臨近,與中國在金融領域深化合作的意愿也變得愈加明顯。對英國而言,與中國加強合作,有以下好處:一是進一步加強英國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和競爭力。一旦英國脫離歐盟,那么英國勢必需要調整前期對外的外交、經貿和金融等政策和戰略,以適應新形勢的國家利益,對英國而言,調整國家戰略和對外政策,勢必會增加許多高昂支出。未來脫離歐盟后,在金融業務的競爭上,將面臨諸多競爭對手,如來自德國、法國等歐盟內部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競爭。脫歐以后,英國可能會丟失金融業的“牌照通行權”。因此,與中國在金融領域深化合作,將能夠有效彌補脫歐帶來的不利境遇和利益損失。二是歐盟內部的金融監管日漸嚴格,英國金融業對此持反對意見,此舉進一步加強了英國向歐盟外部發展的決心。英國認為,脫離歐盟后,將能夠讓英國獲得更多的自由發展權,將有助于英國脫離歐盟約束,自主制定和實施金融法律,以便更加符合英國金融發展利益。因此,在歐盟外部尋求合作伙伴,加強金融合作,擴大金融市場容量,而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日益開放的中國無疑是英國金融業發展與合作的最佳選擇。
(二)絲路建設為中英金融合作提供了機遇
為持續中國經濟發展,深化改革開放的力度和廣度,造福世界人民,中國制定了“新絲綢之路”建設戰略。這些戰略倡議同樣也會對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倫敦離岸人民幣市場,在此背景下,中英金融合作遇到了新契機。根據絲路建設的戰略目標,在未來,發展中國家將需要大量的資金予以建設和完善基礎設施,資金缺口將進一步擴大。根據預測,絲路建設沿線國家每年約需要一萬億美元來融資建設。因此,擴大離岸債券規模,彌補融資缺口成為選項,而在英國倫敦設立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則正好符合市場需要和各方利益。同時,英國倫敦也是除香港以外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倫敦又是世界金融市場中心,金融業高度發達,市場基礎設施完善,投資渠道暢通,會計準則接軌國際,評級標準和透明度符合各方期許,項目融資工具齊全。因此,使用人民幣計價,為絲路建設融資,倫敦無疑最具潛力。
(三)中美貿易摩擦和美歐貿易摩擦
特朗普政府執政以來,美對華貿易摩擦不斷加劇。2018年3月,對華301調查結果公布,美國據此采取措施,在已對進口自中國數百億美元產品加征關稅的背景下,進一步擴大加征范圍至5500億美元,基本包括了所有美國進口自中國的產品。事實上,美國此舉是單邊保護主義和貿易霸凌主義的表現,中國政府對此予以堅決反制,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中美兩國貿易摩擦升級必然會驅使中國尋求新的貿易合作伙伴。除中國以外,美國與歐盟的貿易關系也變得日益緊張。2019年4月9日,美國宣稱將對進口自歐盟的110億美元產品加征關稅,產品類目涉及乳制品、大飛機等,歐盟官員對此表示將采取措施予以報復。由此可見,盡管歐盟與美國在意識形態上保持一致,但是歐盟并不能避免與美國發生貿易摩擦。英國作為一個歐洲國家,顯然也難以置身事外,必然也會影響英國在歐洲地區的經濟活動。所以,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和美歐貿易摩擦持續升溫的背景下,中英兩國都有與對方合作的需求,兩國金融合作的黃金時代也必將到來。
(四)人民幣國際化與倫敦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
近年來,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加快,歐洲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尤其是倫敦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為中英金融進一步合作帶來了機遇。中國要想實現更好發展,人民幣國際化必然是一個選項。英國作為資本主義強國,在世界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倫敦離岸清算中心的成立、中英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的簽署,都給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帶來了重要契機。中國建設銀行是倫敦人民幣業務的清算行,且人民幣可以與英鎊進行直接交易。英鎊在國際流通貨幣中資歷最老,而人民幣市場最為活躍,雙方合作將有力推動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流動性和影響力。這也標志著歐元和瑞士法郎之外,人民幣與世界上主要貨幣均完成了直接交易,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將更加寬廣。
(五)“滬倫通”助力中國金融更加開放
為方便中英兩國投資者進行金融投資,經中英兩國密切磋商,2019年6月1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機制達成,并正式啟動“滬倫通”。此舉彰顯了中國繼續深化改革,繼續推動資本市場的改革和開放,是中英在金融領域深化合作的重要體現。“滬倫通”的設置,將有力拓展雙向投資渠道,為中英兩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注入活力,同時也將進一步推動上海金融國際中心的發展和建設。“滬倫通”的開通,將幫助中國企業更加便捷地通過海外進行資金募集,同時也將幫助投資者直接投資海外大宗商品和金融產品,幫助中國投資者在海外投資獲取收益,給中國投資者帶來更加多元化的投資渠道和選擇。
三、創造中英金融合作“黃金”時代面臨的挑戰
雖然中英兩國金融合作面臨著一系列歷史機遇,使創造中英金融合作“黃金”時代成為可能,但是中英兩國也必須看到兩國金融合作方面面臨的挑戰:
(一)金融發展環境的不對稱
貨幣國際化的程度與金融市場發展水平息息相關。作為資本主義強國,英國金融體系發達,在多次經濟危機的沖擊下不斷完善和進步,金融市場發達穩定、高度開放,大量的金融交易工具和金融產品,能夠滿足各類客戶的不同需求,進而助推貨幣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國內的金融體系相較而言尚不完善,也不夠開放,造成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市場監督和外部監管不夠完善和健全,機構內控水平不高,國民金融意識淡薄,金融市場還有待進一步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金融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升,國內金融改革不斷深化,金融市場也日漸開放,但目前為止,我國金融衍生品交易尚處于發展初期,風險管理工具尚不完善,且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水平尚不足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因此與英國在金融領域進行對接對中國而言是機遇更是挑戰。中英金融體系的差距,這為兩國金融進一步合作帶來挑戰。
(二)資本賬戶開放程度的不對稱
中英雙方的金融合作,除金融體系不對稱外,貨幣自由兌換也尚未實現真正的自由。按照貨幣國際化理論,要想發展成為國際貨幣,首先資本賬戶應該完全開放,其次是貨幣應實現自由兌換。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同樣依賴上述兩點。目前,國內金融體系結構改革仍在進行,金融市場格局仍處于國有壟斷的狀態,融資難依然困擾著中小企業,且國內的金融市場尚不足以應對資本賬戶開放帶來的巨大沖擊。根據相關研究,G20 國家資產開放水平中,中國資本流出和流入平均數值為0.537,而英國則為0.976。按照數值分類,0.6分及以下表示國家資產處于低開放度水平,0.6-0.8分表示國家資產中度開放,而0.8分及以上才表明處于高度開放。由此可見,中國尚處于低度開放,而英國則屬于高度開放。對此,中國應逐步提高資本賬戶開放程度,否則將會降低英國對中國資本流通的信心,無助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這也給兩國金融合作帶來挑戰。
四、創造中英金融合作“黃金”時代的對策和建議
為了推進中英金融合作“黃金”時代的全面到來,中英兩國可以選擇以下策略來推進金融方面的深入合作:
(一)完善我國金融發展環境
從上文可知,中英金融合作仍存在發展環境和資本賬戶開放程度的不對稱的問題,從根本來看,這是由于我國內部金融體制發展不完善所導致。這就需要健全我國國內金融系統,并且提升金融開放的程度。具體來看:一是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把握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機遇,大力發展政策性金融,如亞投行、絲路基金等,支持和引導更多資本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逐步引導計價方式由美元、人民幣雙計價向以人民幣計價為主的方式轉移。二是要改革和完善國內金融體系,促進其向多層次、高效率、多元化、開放程度高方向發展,不斷健全我國金融監管體系和完善金融法律法規,努力為中英金融合作營造良好氛圍。
(二)推動倫敦市場點心債作為絲路建設的融資工具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倫敦活躍著大量的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市場制度也較為完善,點心債市場發展迅猛。因此,要牢牢把握這個契機,將倫敦市場點心債發展為絲路建設的融資工具,將有助于幫助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站在融資工具的角度來看,倫敦點心債具備為絲路建設項目提供融資的經濟基礎。在絲路建設項目中,多數項目都集中于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受金融危機影響,曾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融資的歐洲銀行目前正在縮減這一領域的資金投入規模,市場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正變得旺盛。此外,巴塞爾協議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銀行在長期貸款服務上的放款積極性,因此,借助債券融資已成為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此外,絲路建設中以點心債為項目來開拓人民幣融資工具,有可能給人民幣投資帶來機會。在推動點心債為絲路建設的融資工具時,可讓境內企業在倫敦市場發布點心債,然后將獲得的資本投入到絲路建設項目中。這種方式將給中資企業和東道國帶來雙贏,并且能夠顯著降低投資風險。
(三)設立倫敦離岸人民幣投資基金和資產證券化市場
隨著倫敦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中英國金融機構加大合作力度,不僅可以共同設立“離岸人民幣投資基金”,而且可以構建離岸人民幣資產證券化市場,具體來說:
第一,設立倫敦離岸人民幣投資基金。中英兩國金融機構可以設立倫敦離岸人民幣投資基金,將獲取的資金投入到絲路建設項目,幫助人民幣在境外實現循環。在設立“離岸人民幣投資資金”的過程中,中英雙方可選擇本國金融資本實力強大的機構來進行合作,然后再引入其它市場機構共同參與,以期為絲路建設項目提供更多的資金幫助,同時也將極大地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進程,促進中英雙方金融深度合作。
第二,構建倫敦離岸人民幣資產證券化市場。在構建過程中,中國可采取以下方式加快發展進程。一是進一步豐富離岸人民幣的投資品種,將中國的資產證券化產品投放到倫敦市場中;二是嘗試在倫敦建立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證券資產,將所獲融資投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通過人民幣計價獲取的資金將顯著提高人民幣在國際區域的使用力度和廣度,提高人民幣資產的國際化進程。
(四)借助滬倫通拓寬雙向投融資渠道
2019年6月滬倫通的開通,標志著中英金融合作黃金時代的來臨。借助滬倫通,中英兩國資本可以實現雙向互動。在中國,借助“滬倫通”,英國的匯豐集團則成為第一支在A股上市的英國公司。在英國,我國的華泰證券則首次發布全球存托憑證(GDR)產品,并成功在倫敦交易所掛牌成立。GDR全稱為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其能夠在全球證券市場公開發行,是一種證券存托憑證,其能夠在兩個及以上數量金融市場上交易流動的股票或債券。與在國外發行和上市的股票不同,GDR產品能夠極大地方便股東行使各項權利。且GDR能夠幫助企業規避法律和交易阻礙,極大地便利上市企業進行資金募集 。所以,借助存滬倫通,中英兩國企業和個人投資者將實現對接,兩國投資者在對方境內開展投資活動極為便利,促進了中英金融市場的資金融通。
綜上所述,當前世界的宏觀形勢和中英兩國金融合作的現狀為創造中英金融合作的“黃金”時代帶來了機遇,但我們也必須認清兩國在金融發展環境、資本開放性等方面的差異給金融合作帶來的挑戰。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應對挑戰,通過不斷完善金融發展環境,積極開拓雙向投投資渠道等途徑來促進兩國金融進一步合作,開創中英金融合作的“黃金”時代。
參考文獻:
[1]丁寧. “一帶一路”倡議下中英經貿合作發展研究[J]. 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6):26-27.
[2]陳俊. 深化中英經貿合作的對策[J]. 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9):26.
[3]姚鈴. 英國脫歐背景下的中英經貿合作[J]. 對外經貿實務,2017(5):4-7.
[4]黃寧. “一帶一路”倡議和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深化中英金融合作研究[J]. 黑龍江金融,2017(12):36-39.
[5]肖遠進,張卉,林怡齡,等.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英在人民幣國際化上的合作[J]. 經濟研究導刊,2016(8):187-189.
[6]李少君,方奕. “滬倫通”啟動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加速度”[J]. 金融市場研究,2019(7):41-49.
[7]劉東民,李遠芳. 中英金融合作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一帶一路”建設[J]. 銀行家,2017(3):93-95.
[8] 王雪玉. 中英金融合作將迎來“黃金時代”[J]. 金融科技時代,2015(11):17.
[9]黃寧. “一帶一路”倡議和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深化中英金融合作研究[J]. 黑龍江金融,2017(12):36-39.
[10] 樊西玉,何群. 英國“脫歐”是啟動中英自貿協定談判的契機[J]. 對外經貿實務,2016(11):19-22.
[11] 葉婷. 滬倫通啟航? 拓寬雙向跨境投融資渠道[J]. 中國金融家,2019(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