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艷 張冬梅 潘平平 李愛寧 馬文華
摘? 要:眾所周知,滄州一直都是河北省內高校集中地,每一年都有非常多學生選擇滄州高校完成大學學業。現階段,滄州市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其經濟發展速度和經濟結構也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此大背景下,滄州高校教育教學工作必須要將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增強大學生的專業競爭力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通過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來迎合滄州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為社會提供更優質的專業人才。該文將就滄州經濟轉型過程中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滄州? 經濟轉型? 大學生? 就業能力? 提升策略
1? 滄州經濟轉型對大學生就業所產生的影響分析
滄州當前的經濟轉型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經濟機構的轉型和變化,其隨之產生的是系列化的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其帶動的將會是整個滄州市經濟面貌的全新變化。因此,其對于大學生的未來就業而言必然會產生非常強有力的影響。關于滄州的經濟轉型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崗位數量劇增
滄州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其經濟發展的方向更加偏向于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和行業領域,投資和發展重點也都放在了一些新興產業上面,諸如清潔能源、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以及生物醫藥等。這些新興產業對于工作人員的水平要求是非常高的,其需要工作人員兼具專業技能的同時,還要具備更多方面的綜合素養。因此,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校對于人才培養的方向,高校需要考慮到大學生畢業后所面臨的就業新環境,在日常教學工作當中自然也會對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表示出更高的關注力度。如果高校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教學方式和人才培養模式,未來從滄州高校畢業的大學生必然會面臨著就業危機。
1.2 傳統就業機會將會越來越少,大學生選擇傳統行業的幾率也會降低
滄州經濟轉型帶來的一個必然結果便是傳統行業的升級或者淘汰,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如果傳統行業能夠抓住經濟轉型的機遇,積極主動地提升自己,那么其對于傳統行業的發展而言將會是一個不錯的契機,但是,如果傳統行業沒有抓住這樣的發展機遇,繼續堅持故步自封,其必然會面臨著沒落甚至被淘汰的結局。傳統行業在與新興產業競爭和摩擦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個就業的問題,傳統行業中必然會有一部分基礎崗位被淘汰,會有很多從事基礎勞動的員工被下崗,而且傳統行業對于人才的招聘數量也會驟然下降。隨著時間的推移,滄州的經濟轉型會在進行一段時間之后出現結構性失業的局面。高校的畢業生在畢業之后選擇傳統行業的概率就會下降很多,其不僅僅是傳統行業規模縮減的原因,其還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現在的大學生群體對于傳統行業的興趣度降低了很多,他們更希望加入到更新興的產業當中去工作,因為新興產業能夠提供給他們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會。
1.3 行業競爭激烈,人才競爭加劇
既然是要進行經濟的創新與轉型,那么,其必然會帶來行業的動蕩。行業動蕩就意味著就業崗位的不穩定性增強,就業崗位競爭會變得越來越激烈。一些新興產業的崛起很有可能會帶來傳統產業的消亡,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客觀規律。在經濟轉型過程中,行業的動蕩會使得業內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崗位競爭和人才之間的競爭也會隨之變得越來越激烈。
2? 在經濟轉型背景下,滄州如何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2.1 滄州要進一步加快經濟結構的升級改造與轉型
滄州市要想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全面推動經濟實現質的飛躍,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的步伐是一條必經之路。滄州市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必須要意識到,只有將經濟轉型的速度提升到更快,大學畢業生才會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如果經濟轉型速度過慢,那么其對于大學生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滄州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去加快產業結構的轉型,降低發展能耗,鼓勵和支持高科技新興產業的發展,必要情況下,要做好取舍,要下決心將一些技術含量低、能耗高的傳統行業淘汰掉,不要因為它們而放緩經濟轉型的腳步。此外,滄州要重視起不同區域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要從政策上給予大學生更多的引導和幫助,要鼓勵大學生們去選擇到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地區去工作,在更需要他們的地方去發揮自己的價值,借助先進思想和知識的力量幫助滄州縮小不同區域之間的差距,成為推動滄州經濟均衡發展的中堅力量。
2.2 滄州市高校要緊密結合經濟轉型的需求來調整大學生專業結構
滄州市高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始終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高校教育和市場需求脫節。滄州市經濟發展急需人才的專業在高校中的招生數量要相對少于一般專業的招生數量。高校專業結構的不合理在很長程度上成為了影響高校大學生就業和滄州經濟發展的重要阻礙因素。因此,高校必須要緊密結合起當前滄州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呈現出的崗位需求量的變化,要及時建立起科學高效的專業評估和預警機制,要適時適當地對自身的專業結構設置做出調整,適度增加和減少不同專業的招生數量,對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都要做出優化和完善。
2.3 高校要多鼓勵和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
經濟發展的開放性為當代大學生的自主創業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空間,政府以及社會相關部門也都為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供了各項優惠政策。高校在培養和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工作當中,應該在潛移默化中多向大學生滲透自主創業的思想和意識,在全校范圍內為大學生營造自主創業的良好氛圍。除此之外,筆者建議,滄州高校還應該在實際教學工作當中多開設與大學生自主創業相關的課程,要給予大學生自主創業專業的教學與指導,要適當增加大學生參加實踐學習的比重,多鼓勵和引導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
2.4 高校要注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
滄州目前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很多從高校畢業的大學生因為面臨著如此嚴峻的大環境,在真正找工作時經常會遇到碰壁的結果,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其中有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的大學生便因此產生了比較消極的心態和負面的思想,這對于他們在社會上的生存和發展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基于此,高校必須要在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要注意到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和歷練,要提前幫助大學生認清楚當前的就業形勢,引導大學生們無論在遇到什么樣的困難環境時都可以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這也是衡量大學生就業能力高低的一項重要標準。
3? 結語
綜上所述,滄州地區的經濟轉型對于大學生就業而言既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和挑戰,更是一次難得的機遇。高校必須要結合滄州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幫助大學生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為他們未來步入社會參加工作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京,李果.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中的價值及實現策略[J].科技資訊,2018,16(19):236-237.
[2] 李琦,劉根旺.經濟轉型背景下大學生結構性失業難題及解決[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8,32(5):70-72.
[3] 陳萌.“互聯網+”時代地方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9(14):4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