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寅 馮希雯
摘 ? ?要:一座座高樓讓城市變成了鋼筋、水泥的世界,人類的環境卻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污染問題。在面臨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等問題的時候,建筑工程設計工作人員開始思考自己的設計理念是否出現了問題,能否找到建筑與生態和諧發展的新路徑,讓現代化的建筑既能滿足人類對建筑功能的需求,又不會破壞生態環境。由此生態理念得到了現代建筑工程設計的認可,很多人開始思考建筑和生態相互融合的問題。
關鍵詞:建筑工程設計;生態理念;原則;運用
1 ?引言
建筑是人類發展的標志,生態是人類賴以發展的源泉,如何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就是現代建筑工程設計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本文詳細說面生態理念的含義和特點,意在強調建筑工程設計當中必須重視生態理念地運用,如果現代建筑工程的設計脫離了生態觀,無疑會成為一個失敗的設計理念,只有堅持建筑與生態和諧相處才符合可持續發展需求。
2 ?生態理念在建筑工程設計中地運用原則
2.1 ?生態和諧原則
以和諧為載體,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建筑工程設計是對復雜結構要素的整合過程,強調設計中應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強調和諧作為生態理念構建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建筑工程設計要尊重自然環境,能夠在與自然環境要素的整合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障生態理念的實踐價值;另一方面,生態作為現代建設設計的重要元素,將大自然的采光、通風、自然景觀做建筑工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更好地突出人文景觀的協調自然,保障居住環境的生態舒適。因此,生態和諧的設計理念,是基于生態要素,實現建筑工程設計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有效結合。
2.2 ?節能環保原則
以節能為核心,注重節能環保節能環保是生態理念實踐的具體體現,也是構建生態效能的重要基礎。在建筑工程設計中,應注重節能技術、節能材料等地運用,注重節能作為設計的核心要素,提倡建筑結構、功能設計的節能環保性。因此,節能環保原則是基于生態理念下,建筑結構設計的具體運用,能夠從不同運用維度出發,通過節能環保技術等的有效落實,實現生態環保構建。
2.3 ?人性關懷原則
以“人”為本,注重人性化設計人是建筑工程設計的重要元素之一,以人為本的理念實踐,是更好構建生態理念的重要保障。在人性化設計中,應注重“人”“自然”的核心地位,通過兩者要素的有效融合、滲透,以最大程度地滿足人對于居住、生態環境的需求。因此,人性關懷的設計原則,要求生態理念應從多維度空間出發,將人、自然等設計元素有效融合,形成設計效果。
3 ?建筑工程設計中生態理念運用分析
3.1 ?運用生態元素,構建建筑生態
生態理念作為現代建筑工程設計的核心理念,在實踐應用中應強化生態元素的構建,這是實現建筑生態設計的重要基礎。一方面,建筑工程設計要尊重自然元素,強化自然元素在現代文人景觀中的融入,進而保障建筑生態元素的本質;另一方面,建筑工程設計要對光、風等自然資源進行整合利用,通過光能的合理應用,保障建筑結構的保溫性能;通過門窗結構的合理設計,實現對自然風的有效應用,這些都是基于生態元素應用中,建筑生態科學構建的重要體現。
3.2 ?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宜居生態
以人為本是對生態理念實踐的重要體現,強調構建生態宜居的建筑環境,實現生態自然的有效生成。首先,要從人文關懷中,注重人對自然生態的需求,打造從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有機結合的現代建筑體系;其次,宜居生態注重建筑工程設計的目標追求,強調建筑應體現人的屬性需求,能夠在宜居與生態兩個方面,滿足人對建筑的需求;再次,建筑工程設計應強調結構合理布局,強化各生態要素的有效應用,避免對生態環境形成破壞,這也是體現宜居生態的重要方面。
3.3 ?運用節能技術,創設節能結構
隨著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節能不僅僅是基于自然生態要素的運用,同時也強調節能技術的有效構建,保障建筑的節能性能。如,在現代建筑結構中,“玻璃”作為重要的結構載體,可以通過節能玻璃的運用,實現建筑節能保溫性能;運用太陽能技術,實現對建筑節能用電提供節能技術保障。因此,在新的時代環境之下,要強化節能技術的有效應用,讓現代節能技術,成為生態箭鏃設計的重要著力點。將現代節能技術作為建筑生態設計的重要窗口,體現了節能技術應用的重要價值。
3.4 ?建筑工程設計減少能源物質的消耗
地球上的能源物質有限,很多物質都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所以現代建筑工程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節能的問題,這樣才更加符合生態建筑的理念。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很多新能源物質,比如太陽能,它是目前運用最多的新能源,太陽能的采集比較方便,也不用過高的資金投入,最大的優勢就是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是目前可以放心使用的能源之一。將太陽能運用于建筑工程設計當中,可以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效果,并且減少了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為了減少取暖帶來的能源消耗問題,建筑工程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改變對窗戶的設計,多使用保溫效果好的材料,并且窗戶本身就有良好的采光效果,合理的設計窗戶的位置和大小能夠有效提高室內溫度,縮短供暖時間。此外還有地熱資源也可以作為新的能源物質,但是部分地區在采集的過程中會受到限制,所以運用并不廣泛。新能源地運用是減緩現有能源物質消耗的有效途徑,比較符合生態理念的要求,現代建筑工程設計當中可以大膽運用。
3.5 ?建筑工程設計充分考慮重復利用
建筑工程的重復利用是最新的生態理念,在以往的設計當中,很少有設計師會考慮建筑物的重復利用,以至于在一段時間之后,很多建筑物會面臨重建問題。在原有建筑物的基礎上進行拆除重建會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尤其是現代化的高層建筑,拆除的過程可謂困難重重,而不重建就會存在很多危險,所以目前的建筑工程設計需要考慮到與周圍環境的高效融合問題,這樣可以讓建筑物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實現職能上的轉換,為改造和修葺留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有效避免拆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這樣就更加有利于建筑也的可持續發展。
3.6 ?建筑工程設計中綠色環保材料地運用
建筑材料可以直接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因此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尤其是高污染的材質,比如不合格的塑料制品,堅決不能出現在建筑工程的設計當中。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應從環保、健康的角度入手,盡量使用綠色無污染的材料。此外在建筑工程設計的過程中,可以盡量考慮到建筑物周圍原有的生態環境,比如在建設居民區的時候,如果周圍有天然的公園或者自然景觀,就不能隨意破壞,而是要將這些資源有效的利用起來,為住戶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此外建筑材料在使用的過程中盡量避免浪費,合理規劃原材料的用量,能夠實現重復利用的材料要盡量回收再利用,總之就是要從細節入手保護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 張偉.建筑工程設計中生態理念及策略地運用[J].科技風(8).
[2] 李君.論建筑住宅設計中生態建筑理論地運用[J].住宅與房地產(18):92.
[3] 胡順梅.住宅建筑工程設計中綠色生態理念地運用分析[J].低碳世界(8):206~207.
[4] 劉新.分析城市建筑工程設計如何體現生態理念[J].城市建筑,2016(36):46.
[5] 徐放.生態理念在建筑工程設計中地運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8(22):181.
[6] 黎納.住宅建筑工程設計中綠色生態理念地運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3(3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