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明 高志剛 孫樹民 鄧清華 薛江東 杜立銀
摘要? ? 小動物疾病學是一門對臨床實踐依賴性很強的獸醫專業課程,隨著寵物醫療行業的興起,培養面向社會的全能型本科寵物醫師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教育體制需求,因而對高校小動物疾病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緊貼社會需求,培養出專業型寵物醫師至關重要。本文論述了小動物疾病學教學改革建議,以期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 小動物疾病學;寵物醫療;教學質量;提高途徑
中圖分類號? ? G64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8-0256-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 Small animal disease science is a veterinary professional course with strong dependence on clinical practice.With the rise of the pet medical industry,it is challenging to train all-round pet physicians facing the society.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on the course of small animal disea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nhanc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al ability,close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pet physicians.The paper discusse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small animal disease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 small animal disease;pet medical;teaching quality;practice
小動物疾病學是動物醫學專業一個重要的學科分支,是以實踐為主的臨床學科。隨著寵物行業的蓬勃發展,寵物行業服務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大,市場需要更專業和更優秀的寵物醫生,但以現在的教學方式方法,難以打造優秀師資隊伍,培養出具有高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寵物醫生。目前,本科生教學方式逐漸顯現出弊端,造成學生畢業無真才實學,喪失就業機遇;思想觀念陳舊,實踐能力較差;缺乏銳意創新精神,對現代科技醫療領域知之甚少,無法與社會所需型人才對接。因此,需要打破傳統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式方法,不拘一格,培養既能提筆搞理論,又能診斷做臨床的寵物人才。這樣可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動物醫學類專業的教學水平,提升大學生在小動物臨床工作中的實踐應用能力,增加學生就業機會,把握行業動態,了解社會需求,真正使獸醫專業教育服務于經濟建設。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提高小動物疾病學教學質量途徑進行探討。
1? ? 加強與寵物醫療機構智能互聯、開放合作
借助于校企合作平臺,以促進學術交流為宗旨,以增強學生小動物臨床實踐能力為目的,互幫互學互促共進步。當代科技發展迅速,學習平臺比比皆是,將理論教學作為校方學習“第一現場”,而后創建醫療實踐教學“第二現場”,通過互聯網在教學過程中可直接連線“第二現場”進行教學直播。完整觀看全部診療過程,從而將概念化理論知識完全立體化、扎實化、確切化、形象化和深入化。校企雙方互建網絡平臺,以學生互動問答這種交流方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F在的課堂強調“雙主體”教學,學生是課堂主體,教師是課堂引導者,對于小動物醫療這種應用類型學科來講,教師駕馭課堂和傳授理論知識的能力也應該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墨守成規的結構化教學已不適應大時代背景下的教育制度,因而教師在校企平臺中能看到教學質量,改革教學方式方法。站在企業角度,所有師資力量投入臨床實踐中,提高了從業人員知識框架結構,針對疑難雜癥可提出針對性理論性治療措施,有利于共同做好寵物醫療文化,讓寵物醫療文化和常識走進社會、走進民眾,同時增強企業實力和凝聚力,增加企業效益,服務于社會[1]。
2? ? 實行“走出去,醫帶醫路”策略
推動學生,走進寵物行業去實踐,不局限于畢業實習的實踐階段,讓他們利用寒暑假走進寵物醫院,鍛煉和提高動手能力,積累知識和經驗。在此同時,校企合作實行“醫帶醫路”制度,學生不但在學校有老師教授文化課,而且在校外寵物醫院有臨床經驗的寵物醫生負責傳授臨床診斷技能。設置考核標準,由學校和寵物醫院醫師作為考核組成員進行臨床考核,達標者由學校和企業聯合發放實踐結業證書,同時將此證書作為大學畢業標準之一。
3? ? 實行訂單式培養政策
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教育和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為人民群眾提供智能、便捷、優質的公共服務。寵物醫療機構與學校簽訂定向培養計劃,甄選有意從事寵物醫療的學生進行培養,針對專項醫療實施不同的授課方法,保證輸送優秀畢業生去其機構就職,建立學校資源與社會資源共享平臺,增加學生就業幾率[2]。
4? ? 堅持臨床教師走出去
多數大學教師都是理論專家,尤其是年輕教師,博士畢業后從一個校門走進工作校門,缺少真正的實踐,以枯燥單一的文字方式給學生授課,必然造成學生喪失學習興趣,降低他們的社會競爭力和就業機會。因此,應鼓勵大學臨床獸醫講師走進寵物醫療行業,通過實踐學習可以展示給學生更鮮活的畫面,積累更多素材,這樣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過硬的理論基礎,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5? ? 以比促學,以比創優,以比補缺
以比賽的形式促進學習,爭創優質教學,查缺補漏,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3]。小動物疾病學理論課程結束后,改變以往的考試方式,強烈壓縮閉卷考試成績,以實際操作部分作為課程期末考核標準。與各農業院校獸醫專業和寵物醫療機構聯合舉辦比賽,讓大學生與經驗豐富的專業臨床寵物醫師同臺競技,在比賽過程中設立筆試與知識問答環節,其中知識問答包括必答和搶答題目,從而使大學生更懂得理論教育和實踐之間的差距。
6? ? 試行校企聯合辦學理念
隨著社會科技不斷進步,教育模式不斷轉變,教育教學的本質是服務于社會、促進社會發展,高等教育定位為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對于小動物疾病診斷應用學科來講,“現在大學教育鈍化與局限,以漫長的學期、囚室風格的教室將學生和教師禁錮起來,如同一座虛擬的生產幼稚和無知的工廠”,這是約翰·泰勒在《上學真的有用嗎?》一書中說的一句話,反映了現代教育的弊端。畢業學生缺乏與社會對接的能力,無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因此,教育改革不僅是教育體制本身的責任,也是社會大環境的職責。創建學習型社會勢在必行,以社會需求型學生為導向,結合寵物醫療行業需求,授以寵物醫療教學理念,培育高精優的寵物醫療人才。由學校和寵物醫療機構共同辦學,將更多有助于學生發展的元素融入到教學中,深入推進教育改革,探索全新的小動物疾病學教學手段。
7? ? 結語
小動物疾病學專業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貼近一線臨床工作,根據小動物醫學進展進行課程講授;要面向世界,結合寵物醫療專業人才需要的標準和現狀,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明確教學宗旨,做到學習、研究和實踐相結合,從而培養出能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綜合全面型寵物專業人才[4]。
8? ? 參考文獻
[1] 賈杏林,曹迎春,賈宇旻,等.執業獸醫制度下《小動物疾病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9(27):117-118.
[2] 閆秀英,簡紀常,蔡雙虎,等.慕課時代水產動物疾病學教學改革[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2):253-255.
[3] 李勝明.借力技能競賽提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水平[J].職教論壇,2012(5):55-56.
[4] 朱道仙,盧煒,劉靜,等.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寵物養護與疫病防治專業實踐性教學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