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亞
摘要: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小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而且要關注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與體育教學密切相關,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小學體育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通過體育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體的發(fā)展,而且是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載體,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會產生重大影響。
關鍵詞:體育教學;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機制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其年齡較小,心智尚未發(fā)育成熟,因此,需要更加注重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理,并且接受能力較強,對新鮮事物充滿探索欲望,因此,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所以在小學教育階段,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小學生樹立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質。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應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更具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教育,要幫助學生提升辨別能力,使小學生認識到哪些是健康的心理,哪些屬于不健康的心理,這對于小學生的成長與今后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幫助小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小學生養(yǎng)成樂觀開朗的性格,并且能夠提升小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積極性,使小學生能夠積極地面對生活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挑戰(zhàn)。
反之,如果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佳,則會導致小學生思慮過多,難以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進而影響小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與此同時,心理健康的人,其大腦會長時間處于最佳狀態(tài),思路比較清晰,注意力比較集中,同時還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出大腦的功能,這些都與小學生的學習活動密切相關,直接關系著小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一)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無論是學校和教師,還是家長與學生,往往都更加注重學習成績的提升。在小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更加注重文化理論知識方面的教育,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導致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足,再加之部分學校的體育課程較少,使得體育教學難以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發(fā)揮作用。
(二)教學環(huán)境不佳
近年來,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人們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也不斷提升,并且明確了體育教學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但是目前在小學教育體系中,體育課程較少,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不理想。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還得不到家長的支持與理解,很多家長都會將子女視作掌上明珠,害怕子女在體育活動中“吃苦受累”或者受到傷害等,因此,往往會不理解相關體育活動,并且也不支持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教師的素質有待提升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需要體育教師具備較高的體育教學能力,而且需要體育教師具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同時,體育教師還需具備高度的責任意識,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都難以滿足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甚至有的教師缺乏耐心,在教學過程中動輒批評學生,導致師生關系僵化,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改進體育教學。提升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一)改善體育教學環(huán)境
應加大宣傳力度,幫助人們認識到體育教學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爭取家長的理解,形成學校、社會、家長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創(chuàng)設出注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環(huán)境氛圍。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注重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使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中得到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積極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活動
學校應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創(chuàng)設良好的體育活動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要善于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與體育教學的結合點,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輕松愉快的音樂,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氛圍,使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進行體育鍛煉,幫助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
再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老鷹捉小雞”游戲,以往都會由教師擔任裁判,而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教師可以參與到游戲之中,做學生游戲的伙伴,由學生輪流擔任裁判。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游戲之中不斷提升規(guī)則意識,更加注重公平與平等,進而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效果。
(三)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發(fā)揮著直觀重要的作用,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不僅要提升自身的體育教學能力和水平,而且要加強學習,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方法,這樣才能在體育教學中更好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具備高度的責任心,不斷提升責任意識,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還應不斷完善教學方法,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積極創(chuàng)新符合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方法,這樣才能保障,心理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四)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教學活動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具有教育意義的體育短片,帶給學生更加新鮮的感受。通過相關案例可以對小學生產生積極影響,使其養(yǎng)成堅毅的性格,能夠積極面對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并且樹立其健康的觀念。除此之外,教師應了解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小學生的興趣開展教學,設計趣味性強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不同的體育項目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通過長跑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堅韌的性格以及吃苦耐勞的品質等。同時,教師還應注重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并給予鼓勵和表揚,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四、結語
體育教學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樂觀開朗的性格,保障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其今后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