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芬
(甘南藏族自治州衛生學校,甘肅 合作 747000)
國家衛計委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年)》中明確提出應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能力。分析現有文獻發現,當前國內外關于護士人文關懷能力的研究成果頗為豐富,研究對象囊括各個階段的護士;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人文關懷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兩大方面;研究方法兼有質的研究和量的研究。但就研究對象而言,關于在校護生的研究更多集中于本科生[1-3],對中職護生的研究寥寥無幾。故本研究以甘南藏區中職在校護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剖析此群體人文關懷能力的現狀及影響因素,以期為甘南藏區中職學校護理教育者進行針對性的人文素質教育提供建設性意見。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甘南藏族自治州衛生學校2017級、2018級350名中職護生作為研究對象。排除標準:有人際溝通障礙或心理健康問題的護生。
1.2.1 調查方法 研究者發放調查問卷,將調查目的、意義及問卷填寫注意事項告知護生。護生均自愿參與本研究,采用無記名填寫方式。共發放問卷350份,回收有效問卷320份,有效率為91.4%。
1.2.2 調查工具(1)自編一般情況調查表。研究者在查閱大量護理人文關懷文獻基礎上,遵循調查問卷設計的一般原則,根據研究目的和研究內容自行編制一般情況調查表。經課題組充分討論后,進一步完善和修訂,確定一般情況調查表的正式版。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大方面:①個人情況:包括性別、民族、是否獨生子女。②親子關系:包括與父親的關系、與母親的關系。③專業情況:包括選擇專業的原因、對專業的喜愛程度。
(2)人文關懷能力評價量表。人文關懷能力評價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采用由美國護理學教授 Nkongho[4]編制、許娟[5](2008)漢化的版本,該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25,信效度良好,應用廣泛。共包括37個條目,3個維度,分別是:耐心維度(patience,10 個條目),包括 1、5、10、17、18、20、21、24、27、37 題;認知維度(knowing,14 個條目),包括 2、3、6、7、9、19、22、26、30、31、33、34、35、36 題;勇氣維度(courage,13 個條目),包括 4、8、11、12、13、14、15、16、23、25、28、29、32 題。量表采用Likert 7級評分制,“完全同意”為7分,“完全反對”為1分,其中13個條目需反向計分。CAI總分37~259分,認知維度14~98分,勇氣維度13~91分,耐心維度10~70分,總分越高關懷能力越強。總體人文關懷能力及每個維度人文關懷能力依據得分率劃分為3個等級:得分率>80%為人文關懷能力強,得分率在60%~80%之間為人文關懷能力一般,得分率<60%為人文關懷能力低。本研究預調查測得CAI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12,認知、勇氣、耐心3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795、0.760、0.788,表明CAI量表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3)情緒智力量表。情緒智力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EIS)是 Schutle 等人在 Salovery 和 Mayer(1990)的情緒智力模型基礎上開發的自陳式量表,用于評估人們對自己及他人情緒的感知、理解表達、控制和管理利用的能力[6]。本調查采用由華南師范大學王才康翻譯的漢語量表。量表包括4個維度、33 個條目:情緒感知維度,包括 1、5、9、15、17、19、22、25、26、29、32、33 題;自我情緒管理維度,包括 2、6、7、10、12、14、21、28題;理解他人情緒維度,包括 4、11、13、16、24、30 題;情緒利用維度,包括 3、8、18、20、23、27、31 題。其中第 5、28、33 題采用反向計分,其余條目皆為正向計分。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5分代表“完全符合”,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得分范圍33~165分,得分越高表明情緒智力越高。本研究測得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93,情緒感知、自我情緒管理、理解他人情緒、情緒利用 4 個維度的 Cronbach’s α 系數分別為 0.784、0.766、0.695、0.768。根據變量在沒有常模的情況下可以依據均分和標準差將所測人群分為3種類型的觀點[7],即以調查均分為標準,將情緒智力均分減去一個標準差作為低情緒智力護生組,將情緒智力均分加一個標準差作為高情緒智力護生組,其余作為中等情緒智力護生組。
(4)人際溝通量表。人際溝通量表(Supportive Communicative Scale,SCS)由Whetten等編制,用于測量人際溝通能力[8]。本量表共 20個條目,3個維度:輔導與咨詢(條目 1、2、20)、提供有效負面反饋(條目 3、4、5、6、7、8)和支持性溝通(條目 9、10、11、12、13、14、15、16、17、18、19)。全部用 Likert 6 級正向計分,得分范圍是20~120分,得分越高表明人際溝通能力越強。本研究測得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47 9,輔導與咨詢、提供有效負面反饋、支持性溝通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758、0.642、0.748,表明該量表內在一致性較好。根據變量在沒有常模的情況下可以依據總得分均分和標準差將所測人群分為3種類型的觀點[7],即以調查均分為標準,將均分減去一個標準差作為低人際溝通能力護生組,將均分加一個標準差作為高人際溝通能力護生組,其余作為中等人際溝通能力護生組。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描述性統計,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320名護生中,2017級、2018級分別有130人、190人,其中男生1名、女生319名,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中職護生一般情況
中職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總分為(142.04±12.62)分;認知維度(63.60±5.41)分,得分率最高;耐心維度(43.74±2.02)分;勇氣維度(37.62±3.36)分,得分率最低,詳見表 2。
表2 中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得分情況(±s,分)

表2 中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得分情況(±s,分)
序號 維度 條目數 總得分 得分率(≈) 人文關懷能力評價等級一般強1234耐心認知勇氣總分10 14 13 37 43.74±2.02 63.60±5.41 37.62±3.36 142.04±12.62 60.0%~69.0%60.0%~70.4%37.4%~45.1%50.2%~59.7%■■低 ■■
中職護生情緒智力量表總分為(91.42±13.53)分,處于中等水平。將情緒智力總分減去一個標準差即EIS得分≤77.89分作為低情緒智力護生組,將情緒智力總分加一個標準差即EIS得分≥104.95分作為高情緒智力護生組,將情緒智力得分介于77.89分和104.95分之間者作為中等情緒智力護生組,詳見表3。
表3 中職護生情緒智力得分情況(±s,分)

表3 中職護生情緒智力得分情況(±s,分)
維度情緒感知自我情緒管理理解他人情緒情緒利用情緒智力總分條目數12條目均分 總得分8673 3 3.73±0.35 2.88±0.59 3.19±0.60 2.08±0.48 3.07±0.25 42.83±4.36 23.84±3.17 20.61±2.68 13.34±3.56 91.42±13.53
中職護生人際溝通能力總分為(58.70±6.42)分,處于低水平狀態。其減去一個標準差即SCS得分≤52.28分作為低人際溝通能力護生組,其加一個標準差即SCS得分≥65.12分作為高人際溝通能力護生組,將得分介于52.28分和65.12分之間者作為中等人際溝通能力護生組,詳見表4。
表4 中職護生人際溝通能力得分情況(±s,分)

表4 中職護生人際溝通能力得分情況(±s,分)
維度輔導與咨詢提供有效負面反饋支持性溝通人際溝通能力總分條目數 條目均分 總得分361 1 20 3.26±0.65 3.14±0.43 3.27±0.37 3.28±0.43 10.27±1.65 19.27±3.26 35.45±2.19 58.70±6.42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情緒智力、人際溝通能力和年級對護生人文關懷能力有顯著影響(P<0.05),詳見表5。

表5 中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影響因素分析
3.1.1 人文關懷能力現狀 320名中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總分為(142.04±12.62)分,按得分率統計顯示,該地區在校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總分得分率<60%,整體處于低水平。可見甘南藏區中職學校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亟待提高。分析原因,可能是我國護生人文關懷教育起步較晚,該校護理學教育更側重于護生的臨床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技術的掌握等。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在CAI各個維度得分上,護生認知維度得分率最高(60.0%~70.4%),耐心維度得分率居中(60.0%~69.0%),勇氣維度得分率最低(37.4%~45.1%)。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護理專業的特殊性,女生比例遠遠高于男生。從性別特點上來說,女性更有耐心,而相對缺乏對他人主動實施關懷行為的勇氣。護生平均年齡17歲左右,往往缺乏應對未知情況的經驗,在校學習期間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課程學習,較少能獨立應對未知事件,故而勇氣相較于耐心在人文關懷過程中展現得更少。另外,本次研究對象是在校護生,且一年級護生占多數,他們對護理知識和操作技術掌握得還不多,處理未知情況的能力較低。
3.1.2 情緒智力現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情緒智力總分為(91.42±13.53)分,整體處于中等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這次調查中女生占比為99.7%,該年齡段的女生感情細膩,善于觀察、分析,能夠比較準確地感知周圍人的情緒變化,并控制自己的情緒,改變自己的行為。
3.1.3 人際溝通能力現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人際溝通能力總得分為(58.70±6.42)分,整體處于低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本次調查中藏族護生占大多數(86.3%),他們大多來自農牧區,膽小、自卑、漢語水平低。
3.2.1 情緒智力 本研究顯示,情緒智力對甘南藏區中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有影響,護生情緒智力與人文關懷能力呈正相關(P<0.05)。究其原因:一方面,護生情緒智力越高,越能觀察到他人情緒變化,也更能理解他人,能夠正確識別患者的情緒波動,理解患者所遭受的身心痛苦,并能從患者的利益出發,滿足其身心需要,為其提供人性化的支持行為。同時情緒智力能激發內在情感轉化為實際行動,促進護生的人文關懷行為不斷自然化、貼切化。另一方面,護生情緒智力越高,越能更好地處理自身情緒問題,提高專業能力,改善專業自我效能,人文關懷能力也隨之提高。既往研究均提示,可以通過開展情緒智力相關培訓來達到提高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的目的。護理教育者應加強對護生情緒智力的教育和培養,使護生的情感轉化為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最終促進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的提升。
3.2.2 人際溝通能力 本研究顯示,人際溝通能力對甘南藏區中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有影響,護生人際溝通能力與人文關懷能力呈正相關(P<0.05)。分析原因:一方面,擁有較強溝通能力的護生更愿意主動去與他人接觸和交流,能夠做到主動關心他人,并處理未知情況等,因而人文關懷能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護生擁有較高的人際溝通能力,更懂得如何尊重、支持和幫助他人,也更有耐心與他人相處,故人文關懷能力較強。提示護理教育者應重視培養護生人際溝通能力,為適應臨床護患溝通做好準備,提高護生人文關懷能力。
3.2.3 年級 本研究顯示,年級對甘南藏區中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有影響,年級越高,人文關懷能力越強(P<0.05)。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隨著年級升高,班級隊伍趨于穩定,經過一年的專業基礎學習和訓練,護生對護理專業的情感逐步形成,專業認識不斷加深,更能把握到護理專業人文關懷的精髓所在。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本次調查低年級護生占比多且大多為“00后”,大多“00后”護生有特立獨行、性格張揚、敢想敢做的特點,所以面對未知的事情更有勇氣去實踐。
目前甘南藏區中職護生總體人文關懷能力亟待提高,情緒智力、人際溝通能力和年級對護生人文關懷能力有顯著影響。其中,情緒智力作為主要的個體內在因素,溝通能力作為個體與環境互動的能力,對護生人文關懷能力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在學校教育過程中,首先,學校應借助課程平臺,從課堂教學到班級管理的每個細節滲透“以生為本”的人文關懷理念,營造人文關懷氣息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其次,要著重開展護生溝通能力和情緒智力的教育干預,從而達到提高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