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利用好紅色資源,紅色旅游資源作為特殊的旅游資源,探討其內涵及性質,以及紅色旅游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和運用,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極大的幫助。以期能創新和豐富高校思政課堂,激發和提高學生的革命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情懷等,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鍵詞:紅色旅游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校園文化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原蘭州軍區時,強調要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在視察原南京軍區機關時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這就啟示我們,要站在文化戰略的高度,沿著革命先烈紅色腳印,尋找流淌在我們血液里的紅色基因,唯有如此,才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奮斗。
一、紅色旅游資源的內涵及性質
(一)紅色旅游資源內涵
關于紅色旅游資源的內涵和概念,目前沒有較為統一明確的概述,依據《2011—2015 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將紅色旅游的時間節點擴大,從1921年改為1840年。紅色旅游資源作為紅色旅游的有效載體,紅色旅游資源的概念也隨之進一步擴大。所以筆者認為,在新形勢下,根據最新的綱要內容,認為紅色旅游資源是:在鴉片戰爭以后,大量愛國、先進、優秀仁人志士及中國共產黨,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戰爭、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這四個歷史階段,建立歷史豐功偉績時所遺留的以紀念地、標志物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遺存,和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紅色旅游資源的類型有革命歷史遺跡、陵園、墓祠及碑塔、博物館、紀念館、歷史人物故居等,例如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浙江嘉興南湖、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陵園、國家博物館等。
(二)紅色旅游資源性質
(1)政治性
紅色旅游資源作為革命歷史遺跡,與其他旅游資源相比,具有明顯的紅色革命政治特點。紅色旅游資源自身所體現的堅持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愛國情懷、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等,帶有必然的政治性。紅色旅游資源中蘊含的革命歷史和革命事跡,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來說是寶貴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2)教育性
革命歷史遺跡、重要的革命歷史事件、先進優秀的革命人物,每處紅色旅游資源中都蘊含著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紅色革命精神等,具有良好的教育示范作用。由此紅色旅游景區對大學生有較好的教育意義,對于每一個去景區參觀的游客,都是一種精神的洗禮,是一種特殊而又珍貴的教育資源。
(3)文化性
紅色旅游資源本身所具有的歷史文化和紅色革命精神,是紅色資源的重要內容,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是中國優秀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可以向世界展示的中國形象。
(4)經濟性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消費能力不斷增強且消費需求變的多種多樣,旅游成為人們消費的重要選擇,而紅色旅游也受到人們的青睞。很多省市通過開發和利用當地的紅色旅游資源,不僅形成了紅色旅游精品線路而且建設了紅色旅游重點景區,利用紅色革命遺跡的參觀價值,增加收入,游客可以在參觀游覽當中帶來經濟效益,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二、紅色旅游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
(一)有助于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
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需要一定的載體才能夠實現,載體需要擁有兩個條件:一是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信息,并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二是聯系主體和客體之間的一種“中介”,主體和客體可以借助這種“中介”進行互動。紅色旅游資源是通過革命紀念地、紀念館等地為依托,達到學習革命知識、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等目的,與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相一致。
紅色旅游資源是一種特殊的旅游資源,有其自身獨特的吸引力,可以組織學生前往參觀,達到“教中有游,游中有教”的效果,也可以把紅色旅游資源知識加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增加課堂的史學性和趣味性。在此過程中,是教育主體起引導作用,教育客體主動接受的互動模式,改變了之前思想政治教育傳統的教育模式,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接受知識。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也發生著變化,在當今社會的轉折和變革時期,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發生著變化,這就急需輻射范圍更廣、操作性更強的教育載體來適應新時代的變化,紅色旅游資源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載體。一方面各省市都有紅色旅游基地,方便高校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參觀和學習,另一方面各地紅色旅游基地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大學生接受紅色革命文化的洗禮。
(二)有助于加強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近年來,紅色旅游快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紅色旅游人數已經超過50億人次。紅色旅游以紅色旅游資源為依托,紅色旅游資源所展現的歷史史實、革命理想信念、時代精神等,對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和文化自信有較強的推動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含有一定歷史內涵,紅色旅游資源可以成為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和意義的一種形式,也是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有效載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紅色旅游資源相互關聯和相互包含,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紅色旅游資源提供思想指導,另一方面紅色旅游資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生動有趣的歷史素材,可以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變得具體、生動、有趣。革命歷史充滿正能量,紅色旅游資源可以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服力和踐行力。
(三)有助于增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各族人民為實現祖國繁榮發展的精神指引,是實現社會穩定快速發展的精神動力,是實現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精神信念。要大力挖掘紅色旅游資源當中的革命優秀人物、革命事跡、革命理想信念等,讓大學生更充分的了解歷史,領會祖國建設過程中的艱難險苦,使大學生感受到當下的生活來之不易,從而強化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也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目前紅色旅游資源的豐富多樣性以及各類紅色旅游資源都有良好的發展基礎,是良好的載體,可以凝練的展現愛國主義精神。踐行愛國主義精神青年大有可為,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從青年做起,是根本之法也是長遠之計。
三、紅色旅游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一)合理開發、建設、保護紅色旅游資源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推進紅色旅游資源的建設和發展,要善于利用看得見的手,積極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進行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使其更好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府要出臺相應配套政策,加大對紅色旅游景區的建設和開發力度,重視對紅色旅游資源的保護;政府鼓勵不斷收集和完善紅色故事、人物、資料,使其景區紅色內容得到擴充。
從景區角度出發,完善景區的基礎設施,優化景區環境,提高景區的可進入性;重新合理得整合紅色旅游資源,規劃和開發精品紅色旅游路線;開發旅游紀念品,將革命人物制作卡通形象玩偶,制作帶有編號的紀念勛章,印有景區LOGO、革命人物講的名言的書簽等。景區講解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流動性較大,對景區歷史內涵理解較為淺顯,景區要注重對講解員定期進行培訓,提高講解員的素質,培養五好講解員,提高講解員生活保障,減少流動性。對展館進行創新,不僅僅只是簡單地展板和展柜呈設,可以加入實景體驗等。加大對紅色旅游景區的宣傳力度,尤其是在“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清明節等時間段進行宣傳,通過發揮紅色景區的自身價值,擴大景區的影響力。
(二) 運用紅色旅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提到學校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給予學校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極大地鼓勵。當今社會快速發展,社會環境日益復雜多變,部分大學生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發生改變,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高校采取各種方法和措施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舊任重而道遠,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課堂教學在學校開展的各類工作中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過思政理論課進行,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國家和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要積極尋找紅色旅游資源與高校政治理論課的契合點,充分利用紅色旅游資源自身所展現的革命史實、革命英雄人物、革命理想信念豐富高校政治理論課的課堂。例如可以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中,在愛國主義、理想信念等章節,插入紅色革命先進事跡,以及通過各紅色旅游景區所展現的革命精神來豐富課堂內容,如: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重要紅色革命基地,井岡山精神永垂不朽,革命事跡不僅可以使大學生銘記歷史,而且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校要加強榜樣教育,可以定期邀請老干部、老戰士等先進人物舉辦各類講座活動,講述革命歷史和革命故事。高校也可以開展“紅色選修課”,結合文化自信專題,通過紅色旅游資源、先進人物、優秀事跡等分模塊開展教學工作。
(三) 校園文化建設中充分利用紅色旅游資源
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對學生的行為有規范作用,要善于利用紅色旅游資源,通過各種途徑開展校園文化建設。首先可以通過“黨建+旅游”的形式,學校各級黨組織開展結合紅色旅游資源的黨建的活動,在入黨宣誓等環節可以帶領黨員到就近各紅色旅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宣誓活動,使黨員在紅色景區特定的氛圍中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更加端正入黨動機,堅定理想信念;高??梢越ㄔO院級、校級精品黨課,在開展黨課的過程中加入革命先烈的優秀事跡,或者組織學生前往紅色景區進行實地游覽,例如天安門廣場、英雄紀念碑等;通過對革命歷史的了解,增強愛國之情,更好地端正入黨動機。
其次,開展紅色知識競賽,傳唱紅歌、講紅色故事、詩歌朗誦等比賽,讓學生感受紅色文化,增加紅色知識,激發紅色革命信仰,堅定理想信念,傳承革命遺志,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得到心靈的啟迪、精神的洗禮和思想的升華。此外,高??梢詫⒓t色旅游活動納入到學生的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當中,與紅色旅游基地進行合作,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實踐的平臺。我們可以讓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在景區擔當志愿者講解員的工作,為游客進行景區歷史講解,從而更加系統完善的學習紅色革命歷史。學校也可組織“研學之旅”,將修學與旅游有機結合,采用了“教中有游,游中有教”的形式,是主體起主導作用,教育客體主動接受的互動模式,使教育潛移默化的進行。
(四)利用“互聯網+”方式進行宣傳
隨著科學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學校網絡越來越成為學生學習、娛樂的載體,同時也可以看作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學校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造有利條件。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建立專門的宣傳紅色旅游的微信微博網絡平臺,可將所有紅色旅游資源進行歸納,定期更新至平臺。亦可設各紅色旅游景區窗口,對景區進行詳細介紹,也可以對先進人物進行專項采訪和介紹,宣傳他們的優秀事跡,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先進文化。建立網絡平臺,可以以更快更有效的手段達到宣傳效果,從而擴大紅色旅游的影響力,同時也更好地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人民網.傳承紅色基因,發展紅色旅游[EB/OL].http://jx.people.com.cn/n2/2018/0122/c383407-31167785.html,2018-10-22.
[2] 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駱炳泰.河北紅色旅游資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研究[D].燕山大學,2016.
[4] 楊帥.紅色旅游資源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開發[J].現代教育管理,2018(09):210.
作者簡介:張豆玉(1994- ),女,漢族,新疆奇臺人,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五觀”和“五個認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