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 要 當前,我國政府內部控制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同時,財稅體制改革也進入了新時期。在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背景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也需要同步進行調整,更好地適應政府會計改革這一趨勢。然而,目前,事業單位對政府會計改革與內部控制建設之間的認知不夠深入,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仍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政府會計改革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關系,敘述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內控意識不強、缺乏有力的內部監督、預算管理水平不足、信息化水平較低等問題。本文從增強內控管理意識、完善監督檢查考核評價機制、健全內控管理制度、構建單位內控管理體系、打造嵌入內控要素的信息平臺5個方面給出對策,希望為事業單位增強內部控制有效性、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提供參考。在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基礎上,加強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可以實現預算管理、收支管理、基建建設、政府采購、合同管理等統籌協調發展,促進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提高,實現穩定發展。
關鍵詞 事業單位 政府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建設
2019年,政府會計制度在事業單位中已經普遍實施。政府會計制度有助于提高會計報表質量,提高各單位的預算管理水平和會計核算水平,是我國財稅改革的重大舉措,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是一次重大改革。內部控制建設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經濟主體的經營風險、管理風險,對完善事業單位制度體系、提高事業單位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當前,部分事業單位對內部控制建設認識不夠,監管體系存在漏洞,或者在內部控制制度執行過程中落實不夠,未真正發揮內部控制體系對政府會計制度的推動作用。
一、政府會計制度與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關系
從國家層面來看,實施政府會計制度是為了政府部門獲取全面、準確的政府會計報告,而內部控制建設又有利于各單位的廉政建設。從事業單位內部管理而言,事業單位實行政府會計制度可以保證財務報告的準確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雙主體可以更準確地反映事業單位的經濟業務。從內部控制建設角度來看,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可以加強單位剛性約束和流程管理,推動政府會計制度的順暢執行,事業單位的財務監管更加科學有效、規范完善。事業單位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能力,提高單位的管理水平,規范單位的權力使用。政府會計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是互相依存又相互促進的。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對會計信息綜合處理,內部控制的執行過程中,監督單位的財務運行管理生成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政府會計制度和內部控制建設對單位的財務監管的目標是一致的。政府會計制度和內部控制建設共同產生作用,可以消除單位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現象,保證單位的經濟運行狀況和會計信息的高度一致性。政府會計制度和內部控制建設互相促進。
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基礎弱,內控意識不強
內部控制工作是自上而下的行為,在實際工作中,單位管理層能否意識到內部控制對單位管理的重要性尤為重要。事業單位領導對內部控制重視不夠,對單位經濟風險防范意識不夠,對高質量會計信息要求不嚴格,就會造成單位上下職工對內部控制的意識不強。事業單位領導如果不是內部控制領導小組主要領導,內部控制工作小組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宣講不到位,基層職工對內部控制制度就沒有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比如,重大投資或大額資產購置沒有經過“三重一大”程序,沒有可研報告論證;一些項目的投資過于草率,沒有考慮退出機制,資金使用效率不高。合同管理職能不明確,一些單位沒有對合同管理統一規劃,合同制定部門和執行、考核部門脫節。資產管理存在缺陷,部門人員流動沒有及時交接資產,由于歷史原因,部分單位存在賬實不符的情況等。部分事業單位也存在內控控制制度制定得比較完善,但是內控制度的執行不到位。歸結原因,還是內控意識不強,單位領導和職工沒有主動去執行內控制度的主觀能動性,弱化了內控制度監督的作用。
(二)缺乏有力的內部監管,監督效果有待增強
事業單位的外部監督主要靠財政專員辦、審計署或上級委派會計事務所、紀檢監察等部門。這些監督主要是對已經發生的經濟運行業務進行監督,而對于內部控制體系的運行監督不夠。部分事業單位每年報送內部控制報表及內部控制報告,會計事務所到事業單位開展內部控制審計時,也只是索要一些制度及會議紀要等,并沒有對單位內部控制的實際執行在短時期內有很好的評價和監督,致使事業單位沒有外部約束力和有力的監督。由于現在事業單位編制人數有限,很多單位沒有成立獨立的審計部門,多數還是由財務人員兼任內審人員。受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的限制,沒有外部專業的審計機構的專業性和獨立性,造成內部監督力量較弱,獨立性不強。
(三)預算管理水平不足,業財融合度不夠
現在的事業單位普遍實行預算管理,預算管理對事業單位的費用支出,包括“三公”經費、政府采購支出等有一定的約束力,但是預算管理執行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事業單位業務部門參與預算力度不夠,普遍存在前瞻性不夠,機動性和指導意義不強,沒有完備的預算執行評價體制,預算精細化程度不夠等問題。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預算執行偏差率較大,預算沒有考慮不可預見支出,實際執行中預算外審批程序較多。另外,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融合不夠,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溝通不夠,財務部門更加重視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等方面。一些財務數據對經營部門的管理參考性不高,經營部門的經營計劃和戰略對財務部門的指導不夠,財務業務一體化不強。預算評價機制對預算管理的提升促進不夠,每年的預算評價結果沒有得到很好的運用。
(四)單位信息化水平較低
事業單位對信息化系統沒有長遠的規劃,缺乏專業的信息化人才,各個部門使用的管理軟件不一致,沒有形成信息合力。由于沒有統一的辦公信息系統,辦公室、房產、經營、財務等部門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信息不對稱,也不能信息共享。這不利于為單位提供綜合的動態數據,不利于發揮各個部門的協同效應,無法支撐整個內部控制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