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更加復雜,不僅要改革創新、調整發展模式,還要在企業管理上下功夫,從管理中提質量、見效益。此時,業財融合的概念應運而生。業財融合即將財務管理與業務工作相融合,財務工作不再局限于核算與監督,而是將工作延展至全業務流程,結合企業目標與業務,發揮財務有效配置資源的作用,加強內部控制,實現精益化管理。
關鍵詞 業務 財務 業財融合
一、業財融合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業財融合管理能夠促進企業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第二,業財融合是管理者總攬全局、掌握全面工作情況的關鍵切入點。第三,業財融合有利于財務工作者熟悉業務運行特點和規律,為財務管理提供更加客觀真實的信息,從而將管理關口前移,提出有針對性并操作性強的管理建議。第四,業財融合推進全員管理理念的生成,有助于管理工作的統籌協調,提高管理效率。
二、業財融合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業財融合管理的思想意識不強
首先,企業領導層忽視了財務管理的職能,對財務部門的重視不夠,財務部門往往處在邊緣位置。其次,由于長期形成的傳統核算模式,財務工作者已習慣處于被動角色,缺少管理和業務思維,欠缺財務轉型的意識。第三,業務工作者關注的重點往往是本部門具體業務的處理和經濟指標的完成,和財務部門的交集只停留在對單據報銷的一些制度的了解上,對財務管理概念不清、意識不強。
(二)缺少業財融合系統的管理模式
利用業財融合管理可以更好地促進財務管理職能的發揮。但是,目前工作中往往實施碎片式管理,“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在這過程中,財務部門主要負責具體工作的落實,面臨孤軍奮戰的局面。業財融合的管理模式沒有對單位的戰略目標及整體的經濟運行進行全盤考慮,缺少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有保障的多部門協調合作的系統化管理實施方案,造成管理工作開展難、效率低、作用小。
(三)信息互通存在障礙
在舊的管理模式中,財務部門通常利用已經形成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和提出管理建議,屬于后期管理,對前期各部門業務工作的規劃和中期數據執行的掌握仍處于空白狀態。財務部門不主動問、業務部門也不主動說的現狀阻礙了信息的傳遞。同時,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的不完善削弱了有價值信息的可利用性。信息的滯后使管理工作失去了應有的效果。
三、推進業財融合管理的具體做法
一是加強管理意識的培養。企業發展靠經濟業務量的不斷突破,同時更需要將有效的管理方法運用到經濟業務各環節中,進一步推進經濟業務運行的規范化、程序化,實現最終的效益突破。因此,要加強對全員管理意識的培養。單位領導層要高度重視管理工作,將有效管理與實現價值最大化和單位健康持續發展有機結合。同時,財務工作者要具備財務與業務多角度思維方式,提高拓展業務知識的緊迫性。業務工作者也要有意識地將財務理念融入業務工作,使業務發展與資金使用效益相結合,逐步形成上下協調、部門聯動的業財融合管理理念。
二是建立系統的業財融合管理模式。筆者認為系統的業財融合管理模式應該以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為主線,以信息管理系統為基礎,以項目小組管理方式為依托,將內部控制工作嵌入整個流程,使財務工作充分融入以上各業務環節,構建一套相輔相成的管理框架。
(一)以全面預算績效引導業財融合
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是在全面預算管理基礎上,更加注重預算結果的效益實現程度?!叭妗敝溉珕T參與、全面覆蓋、全程跟蹤。這樣的特點將財務與業務工作緊密相連,為業財融合創建了良好的管理環境。
1.全面預算編制。預算編制以業務為先導,以財務為協同。管理層根據內外部環境制定單位戰略規劃,確定預算年度的工作重點和目標。各業務部門在細化分解總目標的同時要突出績效導向,防止預算決算兩張皮現象,從源頭上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精準性。以財務部門為牽頭的預算編制工作機構需要深入業務實際,將績效關口前移,做好預算初稿的平衡分析,抓住價值鏈的關鍵節點,把經營預算與財務預算相融合,做到互相指導、協調統一。
2.全面預算執行。預算執行需要全員根據自身崗位職責及目標共同進行。財務部門在對預算執行進行監督、分析、調整的過程中,必須以完善的綜合信息系統為基礎,在財務與業務及管理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做好預算執行的事中監控。以業財融合理念為主導,深入了解業務運行規律,加強預算對業務的指導。要將預算執行中資金收支的合理性、審批程序的規范性、預算進度的可控性等作為日??刂苾热荩瑢⒅攸c預算項目及嚴重偏離預算目標的預算執行作為重點控制內容并及時調整。財務部門還要善于利用共享信息,采用相應方法分析預算數據,及時分析出預算執行出現差異的原因、面臨風險的可能性、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等情況,為企業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提供數據支撐。
3.全面預算績效考核??冃繕说脑O定要以戰略目標為統領,將績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的全過程,構建績效管理閉環系統。企業要將績效指標與獎懲政策納入部門及職工的考核辦法,引導業務和管理一起抓的主觀能動性。按照時間節點,依照設定的績效指標,通過定量定性對比分析,對一定期間內的績效作出客觀、公正和準確的綜合評判,以此對預算編制等環節進行信息反饋,為不斷完善預算管理系統提供建議和意見。
M出版單位在預算編制階段融入了業財融合管理方式,抓住通過更好地發揮宣傳職能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戰略目標,圍繞出版刊物的業務主線并考慮內外部環境特點,以歷史數據為參考,結合預算年度出版選題和發行量,分別從采訪經費、出版經費、發行經費、人員經費等方面編制業務預算。財務部門參與了確定出版目標階段,一方面了解預算年度生產規模和重點項目,另一方面要結合總體財務狀況考慮業務指標的可行性,從財務預算角度給予意見和建議。在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不斷溝通的前提下,通過指標的平衡分析和資源的合理配置,使業務預算和財務預算能夠協調統一。
(二)以內部控制促進業財融合
內部控制覆蓋企業及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和事項,為業財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礎。在按照內部控制原則和要素開展工作的前提下,將業財融合管理貫穿整個流程,以內部控制目標為引導,從流程梳理和完善制度兩個重要環節入手。各部門需要根據業務特點、風險領域梳理工作流程,評估風險點。財務部門也要從財務角度反觀業務運行中的薄弱環節,共同提出應對措施,優化管理流程。在抓住各業務關鍵風險點的同時,要統籌協調推進制度體系建設,為風險防控提供制度保障。最后,還要抓緊逐步實現內部控制信息系統的全面建設,為企業提高管理水平、促進經濟發展提供硬件支持。
(三)以項目管理推動業財融合
如果從單位整體運行的角度進行業財融合有點讓人無所適從,那么項目管理運作方式將成為業財融合的最佳著力點。具體實施步驟:
一是成立項目小組。根據不同項目特征選拔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組長,主要負責項目總體把關和組織協調工作。組員由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員工共同組成,負責項目具體工作的落實。
二是項目運行。一個項目小組就是一個小型經濟體,從項目計劃審批到具體實施方案以及最終要實現的目標,都需要項目小組成員共同研究決定。組員不僅要根據自身專業職能提供工作建議和政策支持,還要負責項目運行中的一些具體工作,徹底打破知識壁壘,使業務和財務充分融合。采用這種方法,財務工作者會對項目運行程序有更直觀的認識,對運行的相關技術信息有更全面的了解。根據掌握的業務工作特點,財務工作者要將全面預算、內部控制、績效考核等管理方法與項目相結合,發揮監督管理職能,確保項目預期目標的實現。同時,還要做好政策宣傳和引導,潛移默化地將管理意識灌輸給其他組員。
三是項目考評及總結。項目完成后,由負責績效考評的相關機構將實現的目標值與前期的預算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按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進行考評。財務指標一般通過最終的財務數據確定,非財務指標要從項目的整體運行角度出發,對組織協調、技術創新、客戶滿意度、社會影響等方面進行全面考評。按照考評結果,結合小組成員績效目標的完成給予獎勵。項目小組在考評結束后應召開總結會,既要肯定成績,又要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為以后的工作開展積累經驗、規避風險。
M單位在某信息化服務類項目中很好地運用了業財融合管理。財務部門從最初申報可研報告就參與進來,清楚了解該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和項目實施各階段的要求及資金需求量。作為項目小組成員,不僅要做好項目資金來源渠道的分類管理和相關財務制度的完善,而且要協助其他組員完成招標、簽訂各項合同等具體工作。通過各個階段的參與及組員之間的溝通協作,對項目整體運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利用信息共享系統,財務部門隨時掌握項目進程,按照合同結算要求,統籌好項目資金的使用,并監控項目執行中流程的規范性、執行進度與目標的差異等情況,以反饋給項目組,共同研究修正。正是這種深度融合促進了項目運行,既保證了規范有序,又提高了執行效率。
四、業財融合管理產生的效果
(一)提高企業管理效能
業財融合為企業精益化管理提供了橋梁。在全面考慮綜合因素的情況下,使企業的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各項管理措施更加有效,能夠挖掘出最大的潛能并實現最大的效益,使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培養職工的綜合能力
業財融合要求職工具備綜合能力,企業應加大對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力度以作為保障。既懂財務、熟悉業務,又具備溝通能力和經營管理意識的復合型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這種多元的管理思想和經營理念,增加了職工學習的廣度和深度,使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管理技能,提高工作的綜合能力。
(三)增強團隊建設的凝聚力
業財融合打破了以往各自為政的工作方式,將全局觀念和統一的戰略目標作為工作的精神引領。融合不僅是業務的融合,還是思想的融合,它促進了部門間的溝通理解,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通過團隊的協同合作形成了團結進取的工作氛圍,增強了凝聚力、向心力。以項目為依托的管理方式正是對業財融合的實踐練兵。這一方面有利于人才培養傳幫帶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夠增強職工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從而增強整個團隊對企業的責任感,做到人企合一。
(四)創建良好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中的靈魂,是內在的精神動力。業財融合對創建企業文化的作用為:第一,為了提升管理效能,保證信息溝通順暢使內部組織結構的設置更加合理。第二,不斷加強對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打造學習型團隊。第三,激發職工融合創新的熱情,形成開放和諧、共謀發展的企業價值觀。第四,展現企業互通互鑒、頑強拼搏、團結一心的企業形象。
(作者單位為民族畫報社)
[作者簡介:齊放(1974—),女,北京人,本科,中級職稱,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參考文獻
[1] 叢夢,王滿.基于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應用與啟示[J].財務與會計,2019(7).
[2] 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高級會計實務[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8.
[3] 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的通知(財預〔2018〕167號)[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