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文 周秀琴
摘 要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和網絡新媒體的發展,高職院校大學生對新媒體的使用積極性越來越高,但新媒體素養有待提高。本文以無錫工藝在校學生為調查對象,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新媒體素養現狀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并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交叉統計對比分析,探討高職院校學生新媒體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并提出具體的建議。
關鍵詞 學生 新媒體素養 問卷調查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s are active users of new media, but their new media literacy needs to be improved. Wit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ts & Technology, a well-organized research of new media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conducted.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the way to improve the new media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explored.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new media literacy; questionnaire survey
0 前言
21世紀以來,伴隨著新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急劇發展,信息傳播的方式和形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媒體環境也隨之變化,傳統的、局限的、單向的新媒體傳播方式和形式已經逐漸轉變為全球化、互動性、瞬時性的傳播。交互性的新媒體傳播方式,大學生有了充分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和平臺,大大增強了大學生參與新媒體信息交流的積極性,但是,隨之出現的矛盾也日益明顯,新式的媒體傳播方式與大學生的新媒體素養之間的不平衡導致網絡環境造成了很多不良影響。高職院校大學生作為新媒體的主要受眾群體,更傾向于通過新媒體隨時隨地發現分享自己身邊的新鮮事、獲得最新的資訊。但是他們使用網絡的目的多樣化、沉迷于網絡現象高頻化,新媒體素養仍然有待提高。我國的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起步相對較晚,新媒體素養的相關教育課程的開展和實施也相對較緩,我國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新媒體教育至今還沒有普遍實施,大學教育階段的新媒體素養教育也停滯不前。因此,充分研究分析現階段高職院校的新媒體素養現狀,總結現今大學生媒介素養缺失的原因是亟需解決的問題。如何有效的將大學生新媒介素養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進大學生教育學習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參與地提高大學生新媒體素養,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課題。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選取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大一、大二在校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對樣本學生的新媒體接觸實際情況進行數據收集、處理,分析學生對新媒體的使用、網絡資源收集與處理等行為。調查問卷問題設計主要與新媒體有關,包括互聯網及各種移動終端輸出載體,如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本次調查共選取學生400名,其中文科、理工科各200人,男生、女生各占50%。
本次調查采取統一問卷、隨機抽樣的方法。調查小組成員利用班會課時間,進入所在院系班級隨機發放調查問卷,被調查對象現場填寫問卷內容。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共收回400份,回收率為100%。在收集問卷進行數據統計時,剔除無效問卷10份,有效問卷共390份,占收回問卷97.5%。采集的原始數據采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并結合交叉分析得出統計結果。
2 調查結果分析
性別與初次接觸網絡媒體時間交叉分析:數據分析結果表明,調查對象中在小學階段首次接觸網絡媒體的比例為40%,在初中階段接觸網絡媒體的比例緊隨其后,占39.7%,這很大程度上受我國義務教育階段開設的網絡課程的影響。調查對象中,有40.4%的男生在小學階段開始接觸網絡,而女生只有39.6%;但是在初中階段,女生開始接觸網絡的比較多,占43.2%,而男生初始接觸網絡媒體的比例為36.3%。但比較有趣的是,大學階段初始接觸網絡媒體的比例男生比女生多6.3%。
從專業初次接觸網絡時間交叉表中可以看出,理工科調查對象中,從幼兒園和大學開始接觸網絡的各占3.1%,小學開始接觸的占39.5%,初中和高中開始接觸網絡的分別占37.4%和16.9%;文科學生中,幼兒園和大學開始接觸網絡媒體的分別占2.6%和1.5%,小學和初中開始接觸網絡媒體的比例比較多,分別占40.5%和45.1%,高中開始接觸的占10.3%。總的來說,學生所選的學科專業方向與初次接觸網絡時間并沒有直接的關聯。
在調查對象中,學生最喜歡的新媒體調查結果表明,喜歡使用手機和互聯網媒體的人數遠遠超于其他新媒體,其次是平板電腦、電視和書籍,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使用率較低。平均日上網時間調查結果表明,82個學生平均日上網時間低于2小時且以大一新生為主,占21.0%;183個學生平均日上網時間在2-5小時之間,占46.9%;78個學生平均日上網時間在5-8小時之間,占20%;平均日上網時間大于8小時的有47人,占12.1%,主要是大三學生。從上網時長來看,大一新生上網較短,而大三學生平均日上網時長較長。網絡言論自由調查顯示,78%的學生認為網絡壞境是自由的,并有21%的學生明確反對網絡實名制。
學生網絡使用目的調查表明,有46%的學生上網會收發郵件、與家人朋友聯系,占使用目的第一位;以看電視劇、看新聞資訊為使用目的的占21%,占第二;以學習為目的的僅占18%,看小說、打游戲等娛樂目的占15%。網癮自評程度調查顯示,有61名學生認為自己從來沒有網癮,占15.6%;10%的學生認為自己曾經有網癮但現在已經戒了;有113名學生認為自己有輕微網癮但很節制,占28.9%;有38%的學生認為自己有網癮并且需要經過激烈思想斗爭才能控制;29名學生認為自己網癮較大很難控制。網癮程度與學科專業交叉分析結果表明,理工科類學生的網癮較文科類學生大一些,但兩類專業學生網癮的比例均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