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蓉
摘 要 當前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放緩,而我國經濟正處于關鍵的轉型期,“三期疊加”的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在外部經濟環境壓力下,企業管理層需要更加關注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管理流程、信息化系統的協調與整合,追求財務與業務信息在管理決策支持方面的價值,同時不僅要具備風險防控能力,更要具備前瞻性戰略思維。本文在分析新形勢下食品加工企業業財融合的重要性的基礎上,深入探討食品加工企業業財融合的路徑,包括運用ERP信息化管理系統作為支撐、將單一的財務管理思想轉變為業財融合的綜合管理理念、以管理為導向,通過業財融合創造價值。
關鍵詞 食品加工企業 業財融合 財務管理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關鍵轉型期,“三期疊加”的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企業提升價值三要素包括經營目標的增長、考核目標的回報、監管目標的風險可控。面對新的經濟形勢,食品加工企業要以財務資源要素管控為主線,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實現企業最大價值為目標,推動企業財務轉型發展,實現業務與財務的高度協同、深度融合,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支持。
一、食品加工企業業財融合的重要性
從食品加工企業內部環境來看,企業的管理模式不斷隨著新業務、新商業模式發生變革。企業要建立標準的現代化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通過業務流程再造,找出企業經營活動各個環節中的增值和不增值作業,明確內部價值鏈中的地位,通過前向和后向的整合,實現降本增效。隨著企業規模化的發展,內部風險管理也不斷得到強化,內部控制從業務領域、業務模式、業務階段三層結構上不斷延伸,風險管理從注重業務事項的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過渡。因此,業財融合對食品加工企業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財務管理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全面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1.業財融合有利于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體系。財務部門作為企業的核心部門之一,就管理現狀來看,內部控制沒有滲透到業務的各領域及各環節中,導致缺乏科學的財務管理體系。財務工作者在管理時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無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不僅影響了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而且對企業長遠戰略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建立一套符合食品加工企業自身發展特色的科學的業財融合財務管理體系,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也有利于提升企業營運效率、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
2.業財融合為經營管理提供決策支持。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的各種經濟活動、經濟關系日趨復雜。再加上信息化進程的加快,企業對財務工作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財務工作者知識結構的更新也越來越快。財務工作由記錄、計量、核算、反映、分析轉向參與決策、規劃未來、控制和評價經濟活動。財務工作由末端核算轉向前端業務過程指導,財務與業務部門的關系更加緊密,為業務部門的發展提供財務支持,財務信息也由匯總過去轉向面向未來,以創新思維來分析業務數據,滿足各管理層的信息需求。業財融合是符合企業發展的全新主動式管理模式,使財務管理參與業務過程,做到有的放矢,精細化、專業化、信息化,為財務管理體系提供企業決策信息支持。
(二)防控企業風險,實現精細化管理
1.財務參與業務管理,提高企業風險防控能力。食品加工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企業規模化的發展,其滋生出的風險因素也在增多。財務工作者要準確識別內外部風險,確定相應的風險承受度,提升食品加工企業抗風險能力。食品加工企業產、供、銷全產業鏈管理模式,業務流程覆蓋供應鏈、技術研發、加工制造、產品銷售等環節。財務管理只有全面參與業務過程,重新梳理現有的組織、業務、制度、流程,完善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牽制及銜接的頂層設計和集體審批、條線執行、內審監督等制度,常規的事情按規矩辦,非常規的事情按程序辦,通過科學合理的流程優化,實施嚴格規范的管理,才能提高企業風險防控能力。
2.業財融合提升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業財融合要求財務與業務信息高度融合,不單純局限在財務分析上,財務工作者要從多維度挖掘數據背后的企業經營情況,分析每項經營活動,降低成本,提升企業效益。如產品設計上改進企業產品配方和工序,流程設計上減少重置時間、減少半成品、最優庫存量等。多維度的數據能幫助企業管理層分析不同階段的經營決策需求,例如通過分析盈利能力指標、資產質量指標、發展能力指標、風險狀況指標等,從區域、板塊、產品類型等角度分析,提升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
(三)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應用等技術手段的進步,以核算為基礎的財務工作量會大幅度下降。提升創新能力可以為實現食品加工企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如食品加工企業傳統成本按品種法,在制造費用分攤時按各產品均攤,直接影響每個產品的單位實際成本。業財融合后,財務深入業務一線,通過研發部門設定的標準BOM配方對單一產品標準與實際成本形成的量差及價差維度進行分析,作為成本控制的依據,提高管理工作質量,從而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食品加工企業業財融合的實現路徑
(一)運用ERP信息化管理系統作為支撐
ERP信息化管理系統包括業務實現和管理支撐兩個方面,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工具。食品加工企業結合企業自身經營特點,優化業務流程,整合或開發信息管理系統,使各個管理信息系統融為一體,實現業務相關信息的一次性處理和實時共享。財務部門可以實時獲得各類相關信息,為業務部門提供數據支持。同時,財務部門通過優化提煉分析業務數據,將分析結果傳遞至業務部門,為業務部門業務管控及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從而實現信息價值最大化。
(二)單一的財務管理思想轉變為業財融合的綜合管理理念
1.宣傳業財融合理念,引導業務部門統一思想。從企業文化層面宣導業財融合,建立符合企業特色的經營管理理念,使全員熟悉并接受業財融合的管理理念。通過業務與財務部門的定期交流互動機制,使業務了解財務的工作流程和報表的邏輯思維,不僅要關注自身部門的績效考核指標,也要以客戶為導向,以創一流企業為目標,建立一個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體系,使企業競爭力獲得突破性提升。
2.財務思想由核算型向復合型轉型。在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背景下,食品加工企業要從根本上實現業務與財務之間的有效融合,財務工作者就必須轉變思想,財務工作逐步由核算型轉向價值創造型已成為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趨勢。實施財務管理需要掌握更多的財務與業務信息,同時在執行端延伸對業務的反映與監督,在決策端延伸對決策的服務與支持;財務管理轉向需要對業務流程有全面了解,參與業務模式設計、牽頭流程設計、數據結構設計和分析數據,為制定決策提供服務與支持。
3.數據分析為業務部門發展提供財務數據支持。業財融合要求財務工作者必須提升數據的敏感性及精準性,為業務部門提供財務數據支持,各業務部門建立業務數據分析體系。在分析的維度上,通過管理會計工具方法,如目標成本管理、標準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結合同期對比、對標分析、預測完成情況分析等手段,及時充分提供和利用相關信息,為業務部門提供財務支持,為管理決策提供重要支撐。
(三)以管理為導向,通過業財融合創造價值
1.業務流程視角的價值創造。業財融合是財務與業務部門思想的交流、碰撞、裂變、融合、提升,是高度協調、深度融合的過程。全面梳理業務流程,圍繞作業鏈、信息鏈、資金鏈、價值鏈維度尋求利潤增長點,精簡、優化業務流程,賦予業務流程一定的擴展空間。
2.分析價值鏈,落實績效考核。企業設定經營目標是為了獲取利潤。企業在采購、研發、生產、銷售、物流、售后等價值鏈上通過深入開展本量利分析,對于關鍵績效指標與工作目標,都需要設定目標值。目標值的設定可以參照行業指標、技術指標、監管指標等合理匹配企業水平,落實績效考核,激勵經營者和所有員工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3.重視風險管理及經營決策。全面梳理各業務環節風險點,落實風險管理,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構建合理的經營風險管理框架,使經營決策貫穿企業的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的經營風險。
4.建立標準管理體系和戰略。從全新的角度進行人員、流程、數據等運用的有效結合,建立標準管理運營體系。其涵蓋公司管理流程、用戶和激勵激制,優化業務處理流程,提高其透明度和效率。設計出和企業經營業務規模相匹配的管理模式,確保公司戰略落地。
三、結語
當前我國經濟處于關鍵轉型期,在國家政策推動下,從全面提升財務管理水平、防控企業風險、實現精細化管理、提升創新能力、推動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闡述了企業實現業財融合的重要性,同時剖析業財融合的實現路徑,為企業實現業財融合提供參考和借鑒。
(作者單位為南昌新時食品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李文哲.淺析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業財融合問題[J].現代經濟信息,2019(11):159-160.
[2] 熊裕平.淺談企業業財融合的實現路徑[J].全國流通經濟,2019(04):40-41.
[3] 陳曉嵐.國有企業業財融合實施路徑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06):142+145.
[4] 顧君.新時代下企業業財融合路徑研究[J].財會學習,2019(1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