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摘 要 從實踐可知,在企業所有的經營管理活動中,財務管理處于重要位置。這項工作的成效直接影響著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以及穩步前進,總的來說是企業高度重視的一項工作。但是,在現今經濟高度市場化的形勢下,企業由于內控力度不足及相關管理體制不完善等因素,在財務管理中常發生舞弊問題,繼而導致經濟損失,更有甚者會因此破產。鑒于企業財務舞弊所造成的嚴重后果,本文就其特征與審計方法展開研究。
關鍵詞 企業財務管理 財務舞弊特征 審計方法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財務舞弊普遍性日益增強,舞弊方式也越來越高明,有時候還會借助內控或者審計等漏洞實施,這導致其難以被察覺。企業財務舞弊是一種不良行為,其不僅讓人蒙受經濟上的損失,而且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企業發展。因此,企業應在全面分析舞弊特征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審計方法應用水平,以充分發揮審計作用,杜絕舞弊行為發生,如此方能確保企業經濟與發展實現雙贏。
一、企業財務舞弊的內涵
所謂企業財務舞弊,主要指企業工作人員、領導者、管理人員或是第三方等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利用欺騙方式而獲取利益的行為。企業財務舞弊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首先,舞弊行為的存在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一旦虧損原因不明就無法解決,這樣談何發展。其次,財務舞弊會損害相關人員的經濟利益。企業財務數據不僅是企業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而且還關系到相關者的利益,一旦發生舞弊行為肯定會影響到相關者的經濟利益。此外,企業財務舞弊會對社會風氣造成不良影響。貪圖私利的人員在利用財務舞弊獲取利益的過程中,會想方設法勾結相關財務管理人員,甚至出現集體舞弊的行為,因此很容易形成不良風氣。在企業財務管理中,財務舞弊主要是通過財務報告的信息來實施,常見的有錯報信息或篡改信息等。從舞弊方式劃分,財務舞弊可分為對交易活動和事項的舞弊,對會計相關記錄的舞弊和對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的錯誤使用3種方式,舞弊者通過這些渠道都能獲取一定的利益。隨著財務管理技術的不斷發展,財務舞弊的方式也越來越隱蔽,手段越來越高明,舞弊涉及的內容及范圍也越來越大,因此給財務審計工作帶來了更大難度。
二、企業財務舞弊特征分析
(一)虛構銷售業務
虛構銷售業務是企業財務舞弊的一種重要途徑,也是財務舞弊的一個重要特征。虛構銷售業務主要就是指企業通過偽造收入,提前確定企業還未實現收入的欺騙手段來獲取利益。一些企業在產品銷售中經常采取優惠政策及活動的方式來保持與客戶的合作關系。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獲取的利益會相應減少,很多企業針對這種情況就會將一些內部銷售的商品作為常規商品的銷售利潤計算,納入財務報表中,這樣從賬面看企業就獲得更多收入。除此之外,從無產權的資產交易中獲取利潤也是企業財務舞弊的一種方式,通過虛擬交易對象或交易行為后按正常銷售運行。在這個過程中,訂單、簽訂的合同等都是虛擬的。此外,一些企業還會利用與其他企業間的特殊關系來虛構收入或是業務交易等。
(二)高估存貨
對于企業財務舞弊而言,高估存貨也是企業進行財務舞弊的一個常見手段,這在一些為了上市而需要夸大企業資產的企業中尤為常見。另外,通過高估應收賬款對企業資產進行虛假計算,企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總資產金額。
(三)篡改單據及偽造憑證
篡改單據、偽造憑證或是制造虛假文件等,也是企業財務舞弊的重要特征,而且也是一些員工私吞公款的常見手段。例如,一些員工在出差過程中通過篡改住宿、交通等費用而獲得更多報銷費用。另外,企業工作人員通過賄賂部門人員來偽造驗資報告,更改銀行賬單或是制造銀行賬戶等都是這方面的體現。
(四)偷逃稅金
稅金繳納是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企業通過利用政策漏洞等進行稅金偷逃也是一種常見的財務舞弊行為,偷逃稅金也成為了企業財務舞弊的一個主要特征。企業偷逃稅金主要體現在延長繳納稅款時間或是直接偷逃稅款,這樣企業可以隱瞞真實收入。另外,有些企業還會通過購買虛假發票來減少利潤,從而達到減少應交稅款的目的。
三、基于企業財務舞弊的審計方法探討
(一)提高審計人員素質
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作為審計工作的直接執行者,其素質水平對發現企業財務舞弊行為有很大影響。因此,在企業財務舞弊手段越來越高明的情況下,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水平非常重要。一方面,企業應重視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培訓,通過不斷學習讓審計人員及時掌握最新審計工作要求、方法等,并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升技能,以能夠在審計工作中有效發現企業財務舞弊行為。另一方面,審計人員在審計中應持有職業懷疑,尤其是在財務報表等審計中更要保持應有的職業懷疑,在反復核算等基礎上進行判斷。
(二)充分采用分析復核程序
首先,企業審計人員應充分了解企業舞弊行為及實際運營情況,結合企業業務內容、方式等加強對財務舞弊行為及方式的分析,并采用有效審計程序對風險進行判斷和排除。其次,財務指標與企業生產經營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審計人員應在審計中結合企業各方面實際情況進行審計,這樣才更好發現財務中存在的舞弊行為。此外,隨著審計環境的日益復雜,分析性復核在審計中得到更大的重視和應用。該方式能夠使審計人員站在整體角度對企業經營情況及財務情況進行分析,從而更加清晰地發現財務指標異常變動及預期情況間的差距,確保財務審計的科學合理性,及時發現企業的財務舞弊行為。
(三)重視財務內部控制評審
財務內部控制是企業進行財務管理的重要方式,財務內部控制情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財務管理情況的反映。因此,企業可以通過正確評審財務內部控制來發現財務舞弊。企業應充分認識到財務內控工作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斷完善企業財務的內控機制,充分發揮內控機制作用,將企業財務舞弊行為扼殺在搖籃中。
(四)加強異常利潤來源審計
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應認真對企業每一個款項進行核查,尤其是對于存在較大舞弊嫌疑的異常利潤來源,更要全面細致地分析復核后再進行判斷。另外,要重視對企業其他零散的收入來源進行真實的核查,通過加強對交易詳細情況的關注及分析來核實其來源,以準確判斷是否存在財務舞弊行為。
四、結語
企業財務舞弊是一項不法行為,必須予以嚴厲打擊。然而,當前我國企業的經營環境復雜程度不斷提高,財務舞弊的方式也變得多元化。這要求審計人員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水準,增強責任意識,全面掌握企業財務舞弊的特征;并且熟悉審計環節的重點內容,能夠根據各類舞弊行為來采取針對性的審計方式,以確保審計工作以及審計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不僅如此,政府部門還需要加大處罰財務舞弊行為的工作力度,不但要對實際人員進行處罰,而且還需要對其上級領導的責任進行追究,以優化企業的財務環境。
(作者單位為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浙江分所)
參考文獻
[1] 何立軍.企業財務舞弊特征及相關審計方法[J].中國市場,2017(15):348-349.
[2] 劉存發.淺談企業財務舞弊審計的策略[J].林業科技情報,2017,49(02):107-109.
[3] 蔣嘯翀.企業高管財務舞弊的原因探究及應對策略[J].商業會計,2017(8).
[4] 賀琛,李永林,董育軍.管理層權力、產品市場競爭與企業財務舞弊[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5):32-37.
[5] 金婷婷.論企業內部控制與財務舞弊治理策略[J].今日財富,2019(1):107.
[6] 黃進敏.淺談企業財務報表舞弊及審計對策[J].會計師,2017(1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