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凱
摘 要 本文考察審計質量以及盈余管理動機對企業借款費用資本化程度的影響。具體而言,我們考察是否聘請國際“四大”或國內“八大”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對企業借款費用資本化程度的影響。通過2007—2018年我國建筑業上市公司的數據,我們發現,審計質量對借款費用資本化比率呈現顯著負向作用,審計質量對借款費用資本化比率的負向作用在盈余管理動機較強的公司中有所增強。
關鍵詞 審計質量 借款費用資本化 盈余管理動機 會計師事務所
一、引言
借款費用資本化是企業操控盈余的手段之一。2006年,財政部發布了新的會計與審計準則體系,標志著適應中國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與國際慣例趨同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和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體系正式建立。新準則的實施,可以實現對企業資本化期間費用的操控,影響企業資本化期間的會計利潤(賈麗,2006)。其主要適用對象是以借入資金解決較長生產周期的固定資產構建或存貨生產的企業,在中國比較典型的就是建筑業。在本文研究中,建筑業是指國家標準產業分類中的建筑業,屬于第二產業,產業內容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建造,設備、線路、管道安裝,裝飾裝修等活動。
企業的借款費用計入當期損益還是計入資產成本,可以影響到借款費用發生期間的會計利潤,從而影響到企業總體盈利水平。因此,研究企業借款費用資本化的影響因素,對于客觀評價企業尤為重要。但國內對借款費用資本化的研究僅停留在對借款費用資本化這一會計政策本身的探討以及會計處理上,缺乏對借款費用資本化影響因素的思考。本文嘗試從外部審計的視角入手,研究審計質量對企業借款費用資本化的影響。
二、變量定義與實證模型
(一)變量定義
對于被解釋變量借款費用資本化比例,《企業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第十五條規定,企業應當在附注中披露當期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金額以及當期用于計算確定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的資本化率。筆者查閱中國建筑業上市公司年報發現,大多數公司資本化利息并沒有按照上述要求定期披露。
對于解釋變量審計質量,Lennox and Pittman(2010)發現,經“五大”審計的公司,較少發生違規與會計欺詐,審計質量較高。因此,本文用會計師事務所綜合排名衡量審計質量,結合中國上市公司實際情況,將經國際“四大”或國內“八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上市公司的審計質量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
(二)實證模型
基于上述變量定義,本文建立模型(1)驗證假設H1: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審計質量對借款費用資本化比例呈現負向作用。
Cidti=α0+α1*Audit+α2*Size+α3*Leverage+ α4*Flow+α5*Growth+α6*Manshare+Year+ε (1)
本文建立模型(2)驗證假設H2:相對于盈余管理動機較弱的公司,在盈余管理動機較強的公司中,審計質量對借款費用資本化比例的負相關關系將增強。
Cidti=β0+β1*Audit+β2*ROA+β3*(Audit*ROA)
+β4*Size+β5*Leverage+β6*Flow +β7*Growth+ β8*Manshare+Year+ε (2)
三、樣本選擇與描述性統計
(一)樣本選擇
本文以2007—2018年在滬深兩市上市的建筑業公司為初始研究樣本,并按照如下原則對樣本進行篩選:第一,剔除ST公司與*ST公司。第二,剔除存在缺失值的公司。
經過上述篩選,最終得到620個企業的年度觀測值。本文使用的樣本數據主要來自國泰安數據庫,并利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的公司年報的相關數據加以補充。為了剔除異常值的影響,本文對所有連續變量進行了1%和99%的縮尾處理。
(二)描述性統計
從描述性統計結果來看,借款費用資本化比率的均值為0.437,表明平均而言樣本企業對43.7%的利息費用進行資本化處理。借款費用資本化比例的最小值為0.001,最大值為0.998,表明相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借款費用資本化比例差距較大。審計質量的均值為0.489,表明有48.9%的企業聘請國際“四大”或國內“八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具有較高的審計質量。盈余管理動機的均值為0.032,最小值為-0.143,最大值為0.154,表明相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因盈利能力差異導致的盈余管理動機差異較為顯著。
四、結語
以2007—2018年我國A股建筑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本文大樣本實證檢驗了審計質量對借款費用資本化比率的影響。本文結論表明,對于建筑行業借款費用資本化比率異?;蚓哂休^強盈余管理動機的公司,相關監管部門和投資者應當要求這些公司盡可能聘請擁有高水平審計師的國際“四大”或國內“八大”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以免這些公司利用借款費用資本化這一途徑進行盈余管理。本文的發現在我國強調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政策參考價值。
(作者單位為重慶汽車消聲器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S]. 2014
[2] 胡冰.會計師事務所規模、簽字注冊會計師任期與審計質量[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21):14-15.
[3] 賈麗.借款費用會計思考[J].會計之友,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