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濤
摘 要:產業工人隊伍作為工人階級的中堅力量,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發展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必將成為工會組織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本文著重從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義、影響產業隊伍建設的主要因素及工會助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思考與建議三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產業工人;深化改革;新時期;工會
工人階級是我國的領導階級,產業工人是工人階級的中堅力量,在創造社會財富和創新驅動發展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在新時期企業轉型升級的大浪潮下,大力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不斷發展工人階級先進性,是實現“振興中華、民族復興”美好未來的重要支撐。對工會而言,助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從而提升產業工人職業自豪感、讓更多能工巧匠涌現,已經成為今年工會界關注重點,也成為工會工作的一大挑戰。
1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須推進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1.1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是時代的召喚
當前,全球化深入發展、新興經濟體快速崛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我國正處在由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重要節點,正在努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尋找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出路。新形勢下,建設一支能夠適應新時代需要的產業工人隊伍,對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發揮著重要作用。
1.2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是鞏固黨執政基礎的重要任務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工人階級是我們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而產業工人是工人階級中發揮支撐作用的主體力量。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產業工人為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維護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
1.3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是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的迫切需要
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根基,要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結構優化,不斷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產業工人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中堅力量,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骨干力量,是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有生力量,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競爭力等方面具有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取得新的進展,但還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和體制機制障礙。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是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重要支撐和基礎保障,全面提高產業工人素質成為當務之急。
2影響隊伍建設的主要因素
新形勢下,包括產業工人隊伍在內的廣大工人階級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產業工人的數量、規模不斷壯大,素質不斷提升,權益不斷實現,但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也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成為了影響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主要因素。
產業工人職工收入分配制度不夠完善。目前,存在產業工人的薪酬待遇和職工技能崗位、職級、貢獻不相匹配的現象,產業工人的工資待遇不高,低于平均水平,憑技術吃飯、靠技術致富的理念無法成為社會普遍共識,使產業工人隊伍的經濟、社會地位無法有力的體現。
職業發展通道狹窄,技能人才流動存在機制障礙礙。目前,在企業人事管理系統上與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界限仍在,存在職業發展的“天花板”現象。產業工人的職業發展道路不能滿足其職業晉升的需要,無形中限制了產業工人隊伍的發展,促進技能隊伍建設的相關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
培養體系不夠完善,教育培訓資源有待進一步整合。職業教育培訓與企業職工需求發生脫節。職業院校缺乏實驗實訓教學裝備,沒有與一線生產的工作界面和熟悉該界面的技能型教師,使得學校的教學模式與工廠的生產實踐要求脫節,造成學用兩張皮的現象。
3工會助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思考與建議
加快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要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按照“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的總體思路,針對影響產業工人隊伍發展的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提高產業工人素質,暢通發展通道,依法保障權益,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的產業工人隊伍。
完善激勵機制,拓寬收入渠道。建章立制,改革現有崗位工資架構體系,建立技術等級認定、崗位貢獻、崗位創新等價值評價體系,調整優化產業工人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資平等協商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健全向一線產業工人傾斜的分配制度,引導企業建立相應激勵機制。具體而言,在制定企業工資分配方案時,將職工技能等級、工資等級生產全要素比價和職工收入分配通盤考慮;在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時,把職工的技能級別與工資掛鉤,提高職工技術技能水平的含金量;在企業開展勞動競賽時,把職工開展創新型勞動所創造的超額收益,合理獎勵給有貢獻的職工。
創新企業技能隊伍建設的體制機制,拓寬產業工人隊伍的職業發展通道。一是創新職工成長模式,通過設置技能、級別、職務發展等多個通道,完善落實技能人才形成、晉級、使用、管理等相關制度,改革企業人事管理和工人勞動管理相區分的雙軌管理體制,拓寬產業工人晉升空間。二是暢通產業工人流動渠道,整合資源,統一組織協調、統一培訓基地、統一培訓計劃、統一勞務信息,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三是以技能為主導,創新多元化的激勵機制,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保障產業工人的基本權益,實現產業工人共建共享。努力創造平等就業環境,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支持廣大產業工人積極就業、大膽創業。健全社會保險制度,落實精準扶貧,加強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的幫扶和保障力度,同時,推動農民工融入城市相關制度的落實,改善他們在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等方面的狀況,實現不讓一人掉隊的全面小康。完善勞動安全衛生政府監察和群眾監督機制,督促企業改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保障職工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權益。
推動形成重視產業工人、崇尚技能成才的良好社會環境。一是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隆重表彰模范、先進集體及個人,探索利用開設電視、網絡、報紙專欄等宣傳方式,深入持久地進行先進產業工人事跡宣傳。二是提升工會服務職工的水平,要不斷加強基層工會建設,做到“職工哪里有需要,工會就在哪里”。根據職工需求及企業實際,推進職工之家、職工服務陣地的建設。不斷完善產業工人尤其是勞模工匠等高技能人才的福利保障制度,穩定產業工人隊伍。
4結語
新時期轉型升級的經濟發展,必須建立在產業工人為主體的基礎上。讓產業工人隊伍盡快成長,與經濟成長和社會發展同步,是改革發展中深層次的問題。產業工人的隊伍建設必將成為工會組織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工會作為黨領導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要以義不容辭的使命感、勇于擔當的事業心和奮發有為的創造性,運用好各方面資源,努力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參考文獻:
[1]王志忠.工會推進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實踐和思考[J].工會理論研究,2018,(2):24-27.
[2]劉向兵.推動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N].工人日報,2017-9-13.
(青島能源集團能源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北部燃氣分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