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效功
摘? ? 要:城市作為一種特殊的生態系統,城市綠地是城市的重要自然要素,對維護城市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暴露出城市綠地在發展時的諸多問題,為提高城市生態質量、維護生態平衡,就需要不斷改進城市綠地在城市景觀生態建設的實施方略。本文就此展開討論,為城市綠地在城市景觀生態建設發展找尋新途徑。
關鍵詞:城市綠地;城市景觀;生態建設;作用
1? 引言
在高密度城市不斷增加與擴張的今日,每一個生活在城市的人,都希望在喧鬧擁擠的都市中能有一處靜謐綠地。雖然說,每個城市的城市綠地會因為城市規模大小有所不同,但是,人們對城市綠地的喜好卻大同小異,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城市綠地的需求也有所改觀,不僅要求城市綠地在城市景觀生態建設的價值擴大,要從傳統上單一的"公園"本身,延伸至生態、社會、經濟、文化等多元層面,還大膽探索與開拓符合時代的城市綠地前沿理念和設計,以求得城市綠地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空間。
2? 城市綠地在城市景觀生態建設中的作用
2.1? 為人們提供了休閑娛樂場所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在喧鬧的大都市生活,會向往大自然。在城市建設城市綠地和生態景觀、小橋流水、綠茵草坪是為了滿足人們對大自然的渴望。無論在城市的公國中還在街道上,開放公園、雨水花園、濕地公園、和森林公園越來越多...城市綠色空間的發展,已經成為城市綠地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為人們引入了更多休息娛樂功能的休閑場所,可以進一步擴大人們休閑娛樂場所用地[1]。
2.2? 為人們提供清新自然的空氣
城市綠地建設和自然景觀建設,會給城市國林帶來形態各異、氣味芬芳的特色景觀植物,這些美麗的景觀有著極強的觀賞性,一年四季還會有不同變化,這些植物景觀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城市可以利用植物的美搭建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園林植物可以釋放更多氧氣,減輕城市建設的大氣污染,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城市自然景觀建設,增加城市綠化面積,既可以美化環境又能凈化空氣。
2.3? 可以預防自然災害
城市綠地建設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為了保持城市生態平衡,需要重視城市的公共綠地的建設,大量的城市綠地可以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改善城市的小環境,為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場所,維護城市生態平衡。同時,城市景觀建設可以通過豐富物種多樣性,增強城市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發揮城市景觀預防自然災害的作用。
3? 當前城市景觀生態建設中的問題分析
3.1 城市景觀生態建設體系不夠完善
在我國生態城市的建設工作中,尚沒有形成統一有效的管理規范,現行國家標準GB/T 50280—98《城市規劃基本術語標準》中指出建成區范圍是“城市實際建設用地所達到的范圍,然而在實際城市景觀建設時,從最初的設計到施工,都缺乏可參照的行為標準,由于城市景觀生態建設體系不夠完善,給城市綠地建設帶來較大影響[2]。
3.2? 老城區的綠地率偏低
在進行城市綠地規劃時,我國很多城市都面臨著老城區綠地率不足的困境,盡管城市景觀建設在大力進行,地方政府也在極力倡導生態城市的建設,但老城區綠地率把不足,使得城市綠化區域還不能做到合理分配。特別是很多市民,在老城區長期生活的習慣,忽略了老城區的生態環境建設,使得老城區綠地率偏低。
3.3? 城市景觀建設資金以及養護不夠周到
在城市景觀建設中,為了體現城市的生態化,需要合理的利用一切的自然資源,不斷地完善城市綠化工作,以保證生態環境結構的合理性。但是,任何工作的推進都需要資金支持,尤其是城市綠地建設這樣的惠民工程,更離不開資金投入。再加上一些地區的城市景觀建設存在養護不周的現象,由于景觀養護工作主體不明確、責任不清楚,喪失城市綠地建設的效果[3]。
4? 城市綠地在城市景觀生態建設的實施策略
4.1? 尋找城市綠地建設新途徑
一個好的城市一定會有優秀的綠地景觀設計,但是,城市規模有限,為了加強城市景觀生態建設,就需要尋找城市綠地建設新途徑,發展屋頂綠化,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提高城市自然生態質量,通過屋頂綠化栽植樹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設施,改善日趨惡化的人類生存環境。通過新型植物栽種技術,實現在陽臺、屋頂、天臺等高低進行綠化建設,增加城市地景的美學效果,提升整座城市的審美。當然,一個優秀的綠地景觀設計還需要推行屋頂綠化政策,充分的利用屋頂資源,打破常規,突破原有的設計方式,這種新型綠化途徑也能緩解土地資源緊張的情況,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推進生態城市的建設[4]。
4.2? 發揮城市綠地的經濟功能
城市綠地在城市景觀生態建設的作用日益明顯,發揮綠地的經濟功能,不僅可以改善環境,還可以防污治污、調整城市溫度與濕度。加強城市綠化,合理規劃濕地公園、生態公園、森林公園等等,利用大量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有效的給城市降溫,也可有效的給城市涵養水分。再加上屋頂綠地的綠化作用,減弱城市內部的空氣對流,減小城市內部的風力,充分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效的吸附灰塵,減少城市的揚塵現象。特別是對一些經濟比較落后的縣級城市,發揮城市綠地的經濟功能,一方面改善城市內部沒有綠化、土地完全硬化(水泥路)、揚塵等問題,利用工業區旁邊的綠化,還可以統一城市街道的形象,減少城市中的混亂感。
4.3? 因地制宜,加強綠化設計
寶貴的城市綠地建設需要付出的經濟代價也很大,城市景觀建設工程會造成侵占農民的寶貴耕地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同時,如果大面積的森林公園建在市區,城市居民來往在生活區和森林公園,還會導致城市和郊區造成的道路擁堵、空氣污染。因此,為了促進城市綠地建設的有效性,需要各個城市應該根據所處的地理地形和氣候因素建設城市綠地,比如沿海沿江靠山的城市需要的綠地面積會少于內地城市。除此以外,還需要做好老城區綠地規劃問題,根據老城區的綠地率,加大老城區的重新規劃面積,做出合理化建設措施,以保持新老城區綠化面積的均衡狀態。因地制宜的加強綠地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就需要綠地系統規劃更為深入,科學的指導城市公共空間、娛樂空間、特色風貌區、旅游景區,在城市綠地建設時融入對城市環境的保護理念,從整體的視角綜合部署,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綠化改造及補植,盡可能地的引進本地植物,而不是完全植入新的植被,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5]。
5? 結束語
城市綠地在城市景觀生態建設中的作用十分顯著,一方面,通過栽植樹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設施,滿足城市綠化功能,給城市人們提供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另一方面,通過城市綠地在城市景觀生態建設賦以一定的功能與用途,提高城市自然生態質量,促進我國現代城市的生態環境保護,并不斷地增加城市地景的美學效果,為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關任,賀琪琳.淺談滲透理論及元胞模型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中的應用[J].福建農業,2015(6):220.
[2] 徐燕,謝東營.烏魯木齊城市綠地系統景觀生態綜合評價[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3(5):22~25.
[3] 郝陽春,尋明華,付廣芝.城市綠化帶林木病蟲害防控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1(1):70~71.
[4] 張演義,于守超,姜佩慶,趙燕,任秋萍.聊城東昌湖區濕地保護利用現狀與發展建議[J].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75~78.
[5] 岳莉然,程貝貝,劉恒.哈爾濱市雨陽公園主要植物群落結構及其對環境因子的響應[J].貴州農業科學,2018(9):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