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景濤
摘 要 一直以來,制造業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石。“中國制造”也越來越被國外消費者認可。但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手工作坊、小工廠越來越難以存活,企業必須控制生產和經營成本,才能保證生存和發展。而庫存是制造企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針對現階段制造企業庫存管理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議,希望能對企業的庫存管理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 制造企業 庫存管理 問題和對策
一、制造企業庫存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制造企業庫存管理的概念
庫存是制造企業所擁有和控制的存儲資源,包括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等,是企業非常重要的流動資產,而庫存管理就是企業對這些存儲資源進行的管理和控制活動。
(二)制造企業庫存管理的主要內容
庫存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倉庫管理和庫存控制兩個部分。倉庫管理針對的是實物的管理,通過對各種物料的合理擺放、科學保管,來達到方便存取、減少損耗、保證物料安全的目的。庫存控制則是通過對物料的出入庫、物料的移動管理、庫存盤點、庫存物料信息分析等,消耗最少的資源,保持合理的庫存,最終滿足使用部門的需求。
(三)制造企業庫存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的大環境下,一個企業的庫存成為了其在競爭中獲得勝利的重要保障。庫存過低,會導致供應不足,影響生產和市場占有;庫存過高,會占壓大量資金,使企業承擔高昂的成本。因此企業要加強庫存管理,減少倉儲費用,提高存貨周轉率,加快資金回籠,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質量和效益。從長遠來看,充分發揮庫存管理在生產經營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確保合理的庫存,保障產品的交貨期,更好地為客戶服務,保證企業良好的信譽,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
二、制造企業庫存管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庫存管理技術落后
目前制造企業的庫存管理技術普遍較為落后,有的企業只設置了最大、最小庫存,當庫存量低于最小庫存時,就會進行物料采購,補充庫存;如果因為產品的更新換代而更換物料,就會導致庫存物料無法消耗,形成積壓。大部分中小企業甚至沒有庫存管理,有的憑經驗采購,主觀臆斷,隨意性比較大;有的根據生產提報的計劃進行采購,但是不經評審,提報數量、型號與實際需求不一致,導致物料積壓。大量的庫存既占據著倉庫大部分的儲位,產生庫存成本與管理成本,又無法及時變現而影響企業的資金流,占用企業大量營運資金,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另外,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庫存的價值也會不斷貶低,最終會導致企業的利潤降低。
(二)信息溝通渠道不暢
由于上下游之間的同類型公司較多,信息的獲取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不同企業之間的庫存信息不明確,就會導致市場的競爭機制出現一定時期的混亂偏向。供銷業務本身之間的信息交流有限,并且庫存信息并不包括呆料的共享。如果公司缺少某種物料時,只查看自己的庫存并購買,而恰恰另一個關聯公司恰好擁有此物料甚至有長期物料的剩余庫存,這將導致庫存物資無法得到最佳利用。
(三)倉儲管理信息系統不到位
在系統使用實踐中,在制造企業物資倉儲管理系統中發現了一些問題。首先,制造企業物資倉儲管理系統在客戶關系管理、相關設備管理和人員信息管理方面不夠清晰。這種情況的發生會極大地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也會對企業內部不同環節的運作產生較大的影響。制造企業內部的庫存管理體系不夠完善,不能滿足企業的業務管理需求,從而降低了企業的效率。其次,缺乏對企業物資供應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制造企業由于特殊性,需要不間斷地使用庫存的物資。這就要求企業及時有效地管理自身的庫存。同時在業務方面,應特別注意信息流和物料供應的信息分析。
(四)庫存管理不規范
第一,庫存盤點工作不及時,無法及時發現許多問題。對制造企業而言,如果貴重物品未被及時清點,將可能造成更多的財產損失。第二,由于庫存管理不到位,交貨周期長的供應商很容易出現庫存的積累,導致相關成本增加,特別是對進口商品而言,不僅交貨時間長,而且價格通常很高。此類原因會導致庫存管理問題。第三,價格差異較大的同類物料無區別地堆放在一起,容易造成會計差異和成本偏差,對公司的運行管理以及其他部門的工作產生影響。有時候技術人員去現場領料,并將其存儲在工作場所中沒有使用,而且沒有在月底再次清點庫存。如果數量較大,將導致賬實不符,成本增加。第四,如果公司擁有多個倉庫,會使得物料混淆概率增加,從而增加倉管人員的工作量,影響工作效率。
三、完善制造企業庫存管理的可行性建議
(一)采用先進的庫存管理技術
公司應采用先進的庫存管理技術來標準化管理工作,標準化物料的收納、分配和存儲管理程序和系統。根據采購間隔和各種類型的實時庫存,結合公司的銷售和生產計劃,有效地使用現代信息系統,利用計算機技術,例如計算機存儲大數據云,實現合理的采購和庫存管理。
第一,制定庫存管理計劃,通過不同的物料周轉情況,將物料的領用和保管分配到對應的部門中,明確各個部門的責任,利用KPI績效考核管理體制機制對部門以及各部門負責人進行監督管控。還可以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不斷調整計劃管理目標,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將目標管理落到實處。
第二,倉庫管理負責人定期提交庫齡分析表和高齡物料監控表。對重要的產品和材料,每天都要實時控制庫存信息。采購部門計劃員也要實時監控庫存的消耗和購進工作,對生產部門提報的采購計劃,要認真審核,仔細核對采購數量和現有庫存數量,避免采購多余的物資。
(二)促進信息溝通
關聯公司應當彼此共享庫存信息。如果有相對應的物料需求,應當優先考慮關聯公司的庫存。從公司的整體戰略角度出發,公司的銷售、倉庫、采購、財務等職能部門應當保持持續的聯系。銷售部門要實時監控客戶的需求、客戶的庫存以及本公司成品倉庫信息,客戶有需求時及時銷售本公司的產品,降低成品庫存;采購部門應當實時了解供應商的信息以及本公司物料的庫存,同時盡可能要求供應商做好庫存管理,盡量在供應商的倉庫備好物料,倉庫再對應生產和其他職能部門。為了降低庫存,各部門相關人員要密切合作,實現庫存信息共享,這樣才能提高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和經營效益。
(三)建立ERP信息管理系統
當前,作為企業中使用最廣泛的信息技術,ERP技術在制造企業庫存管理系統中的作用顯而易見,具體的應用為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將ERP技術引入管理對物資采購模塊的影響。在基于 ERP技術的庫存管理系統中,采購模塊可以快速分析行業信息和市場信息,并實時記錄企業內部需要采購的物資,使內部各部門的授權人員可以快速進行采購。同時通過及時的審閱和審批,可以提高公司內部采購批準的效率,并提高內部工作的效率。制造公司的物資采購應當按照國家監督部門的統一規定和企業內部的物資采購制度進行。企業庫存管理部門可以在采購計劃、采購流程和供應計劃的組織中,在庫存管理系統中使用ERP技術,從而相應地優化實際工作流程。
其次,ERP技術對制造企業庫存管理系統中的數據管理和維護的重要性。 ERP技術在制造企業庫存管理系統的應用中,數據管理作為所有工作支持的基礎,一直是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必須根據國家監管部門的要求,對公司的庫存數據進行合理的管理和維護。在日常工作中,應及時收集和存儲相關數據,并及時清理不符合要求的垃圾數據,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確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數據的維護應有計劃地進行,尤其是要提高某些核心部門的數據維護的及時性。例如庫存管理部門的各種數據應及時存儲和備份,并使用ERP技術實現對企業供應商、客戶和材料數據的需求的應用和審查。
(四)完善庫存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庫存管理制度,根據企業的需求以及國家的相關規定確定企業物資的使用周期、物資的領用、物資的損毀等情況。根據各類物資的庫存屬性和重要性,按比例進行抽查盤點,每半年進行更高比例的盤點,在年底進行完整的清點。不僅要注意庫存財產的安全完整性,而且要注意倉庫的使用年限等信息,并在庫存盤點工作完成后出具書面結果報告。應調查庫存過剩、庫存丟失、庫存損壞等現象的原因,如果是管理不當,應當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其次,對交貨周期長的產品,盡可能采用本地化的低成本產品。尤其是對國內與國外的貨物要進行多方比價,提升價格與交貨期的性價比,謹慎選擇貨物,并做好與供應商的長期維護工作。在貨物購買前需與商家協商以減少最小交貨量并增加交貨頻率。對于工作中常用的物料,必須結合公司的資金以及采購計劃,進行物料的采購與儲存,并區分不同的物料管理區域,避免會計差異導致成本的核算產生偏差,保證公司的運營績效。
最后,對于臨時領料并且未及時使用、存放在工作場地的情況,必須在月底重新檢查庫存,然后使用紅字標記回沖以確保成本會計的準確性。如果公司有多個倉庫,則應該將容易混淆的物料根據物料的最終收益原則存放在各個功能性倉庫中。這同時也就保證了業務流程按照相關的職能有序開展,從而使得業務流程和權責明確,保證制造企業業務流程的高效性。
四、結語
優化制造企業的庫存管理可以有效減少庫存的資金占用和倉儲管理成本,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優化企業的市場競爭機制,提高企業內部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本文提出了合理優化制造企業庫存管理的方法,并通過加強企業供應鏈的協調、準確預測需求和縮短制造時間的方法來提高其管理效率,從而保證企業的平穩發展。
(作者單位為玫德艾瓦茲<濟南>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唐紅芳.制造業企業加強庫存管理的現實意義[J].中國集體經濟,2019(08):44-45.
[2] 劉淵婧,張磊.淺議庫存管理[J].現代營銷(下),2018(01):144.
[3] 馬敏.淺析制造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納稅,2019,13(9):249-250.
[4] 冀雪艷.淺析改善制造業庫存管理的方法[J].現代經濟信息,2019(1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