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培養是學生學習成功的基礎,是提高學生求知欲的重要方法,學習興趣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素質以及學識結構,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最大限度激發其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心理基礎,是啟動其大腦的思維能力。數學這門學科具有應用的廣泛性、高度的抽象性以及嚴密的邏輯性,因此決定了數學是一門學習難度大的學科。興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學習成功的秘訣,同時興趣也是學生求知欲的基礎。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采用多樣化的方式促使學生數學興趣的激發。
一、巧設情境,誘發興趣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習興趣的高低直接受學習活動、學習內容的影響,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新課開始之前都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比如,筆者在“多邊形內角和”的教學中,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在課前為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學生自己準備一個任意多邊形,同時讓學生量出每個內角的度數,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再讓學生說出自己課前所準備的任意多邊形,讓其他學生計算內角度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參與到活動中去猜內角度數,對于教師每次都可以猜對內角度數,學生感到非常驚訝。這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進行探索,這樣在學生的腦海中就可以加深對多邊形的內角和計算方法的理解。
又如,筆者在“年、月、日”這一章節的教學中,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了這樣的方式導入新課:“小朋友你們喜歡過生日嗎?絕大多數學生都非常高興地回答‘喜歡。”于是乎筆者趁熱打鐵問學生“你們知道自己幾歲了嗎?過了幾次生日了?”學生回答后,筆者又說:“通常我們一個人幾歲,就會過幾個生日,但是王濤12歲了,卻只過了3個生日,你們知道原因嗎?”學生聽了教師的問題,興趣高漲,迫切想了解,這時教師要及時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二、體驗成功,保持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動手操作是一項非常有意思的活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事先準備好的學具拿出來,對激發學生興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在余數除法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石子和盤子,同時要求他們將10個石子平均放入盤子里面,問學生每個盤子放幾個石子。這樣的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分到會說:“老師這些石子沒有辦法分。”對于學生的提問,教師要及時回答:“怎么沒發分。”學生說:“不管怎么分最后還剩一個。”對此教師就可以用該問題引導學生來學習本堂課的內容。通過鮮明、真實的實物演示,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受年齡限制,小學生的注意力時間較短,對事物的興趣持久度低,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讓他們在體驗成功喜悅的時候,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研究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在主動學習下取得成功,他們會非常振奮,心情也會非常愉快,同時還會激發他們的自信心,不斷去爭取成功。
比如,教師在“梯形面積公式”這一章節的教學中,可以為學生設計幾個問題,引導他們自主動手操作,不斷探索。①剪兩個一樣的梯形,將其拼成自己熟悉的圖形。②根據梯形所拼成的圖形,推理出梯形的面積公式。③為什么梯形面積公式中要求上、下底的和除以“2”。教師提出該問題后,學生根據上述問題,通過一般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有效探索出梯形的面積公式,以便更好地為之后學習“梯形的面積計算”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游戲競賽,強化興趣
好奇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對游戲有著很大的興趣,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年齡特征,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在為小學數學課堂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有效將師生的感情融為一體,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教師,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愛說、愛笑、愛動、愛玩的特征,采用灌輸式的方式去上課,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從整體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將學生喜歡做游戲的興趣轉移到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比如,教師在“元、角、分”的教學中,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小猴賣文具”的游戲,同時讓學生戴上頭飾做小猴,其他學生當顧客,到文具店買東西。這樣的方法重現了學生的生活,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引導他們積極投入到游戲中。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標明商店商品的價格。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看著價格單上的價格,結合自己的錢,購買自己想要買的東西。這樣的方式學生在游戲中學會了簡單的元、角、分換算,同時也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興趣有助于能力的發展,教師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競賽活動,為數學學習增加比賽的色彩,促使學生學習興趣的增強。基于此,教師可以采用團體賽、分組賽以及自選賽的方式來開展競賽,通過比賽選出進步獎、優秀獎以及鼓勵獎,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獲勝,自然而然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在比賽中不斷強化。教師在教學活動引入競爭意識可以為學生主動參與到競賽中創造條件。對于學生而言,在競賽中學生有非常強烈的自我表現意識。爭強好勝是每一個學生都具有的特點,對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積極引導學生開展一些有序的活動,從而更好地讓他們在比賽中得到表現自我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驅動其內在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思維的主動性,將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其學習興趣,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比如,教師為提升學生計算速度,可以采用接力賽、奪冠軍以及奪紅旗的方式。針對部分重點難點問題,可以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打開智慧鎖,摘取智慧果”等方式,引導學生認真進行思考。此外,還可以組織多種競賽活動,如“小小巧算家”“爭當數學小博士”“計算接力賽”等。
研究發現,絕大多數小學生的興趣都有易遷移、短暫的特點,他們的學習興趣很難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有意識、有計劃地引導他們自覺地進行學習,從而更好地讓學生用自己的學習成果來保持自己的學習興趣,促使自身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從整體上促使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
為規避學生產生“喜新厭舊”的情緒,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方式給學生以新奇感,讓他們對數學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提問、講故事等方式引入新課,此外,還可以采用練習多樣化、課堂提問、多媒體、直觀教具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確保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有序開展。
結 語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可以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認識新事物,克服學習的困難,促使自身學習成績的提高。實踐證明,學好數學的保證就是激發興趣。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堅持以生為本,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高麗娟.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0(22).
[2]王素霞.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飛(素質教育版),2013(10).
[3]趙海鵬.淺談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策略[J].新課程,2015(5).
[4]何善品.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之我見[J].小學教學參考,2014(3).
[5]王同華.探析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9(3):11.
[6]王奮德.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J].學周刊,2020(9):7-8.
[7]李 偉.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黑河教育,2019(11):52-53.
[8]解東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J].黑河教育,2014(5):67.
[9]李忠如,潘思存,徐麗玢.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內涵、價值及其表現形式[J].銅仁學院學報,2018(3):125-128.
[10]劉盈春.小學六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現狀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35-36.
[11]劉 英.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J].內蒙古教育,2019(27):67-68.
作者簡介:張藝德(1965—),男,廣西防城港人,小學一級教師,專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