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老鼠遇見貓》看圖寫話教學為例,闡述看圖寫話教學中運用“看—想—寫”三步看圖教學法,指導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策略,即有序看圖、合理想象、導圖寫話,有效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關鍵詞】看圖寫話 《老鼠遇見貓》 看 想 寫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3A-0089-03
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一個重難點,學生在看圖寫話的過程中往往出現三個問題:一是不懂得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二是語言表達過于簡單,不懂得進行具體、生動的描述;三是只能說出圖上畫的事物,不會結合畫面聯系生活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出現這樣的情況,與教師沒有教授學生正確的看圖寫話方法有關,如只注重讓學生說出畫面的景物,沒有給予學生按順序觀察畫面的方法;只注重學生是否能說出畫意,沒有注重語言表達的引導和訓練;只滿足于能否說完畫中的景物,沒有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沒有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展開豐富的想象。
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指導呢?筆者以統編版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看圖寫話《老鼠遇見貓》教學為例,談談自己的實踐和收獲。
一、教學內容分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對于低年級看圖寫話的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的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從上述要求可以看出,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時,首先要激發學生說話、寫話的興趣,要讓學生對“看圖的內容”感興趣。其次,要引導學生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這一要求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他們的閱讀積累比較少,教師在指導學生看圖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引導用詞”。最后,還要引導學生寫出“想象中的事物”,就是要讓學生根據畫面,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使得畫面更加豐富、飽滿。
二、學情分析
《老鼠遇見貓》寫話內容如下圖所示,寫話要求為:看看這幅圖,小老鼠在干什么?電腦屏幕突然出現了誰?接下來會怎樣?快把你想到的寫下來吧!
圖中兩只小動物是學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圖片畫得生動、有趣,特別是小老鼠的表情讓學生樂不可支,這就是打開學生“話匣子”的有利條件。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級學習,在詞語和句子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積累,特別是掌握了“ABB式”詞語、“××的”“××地”等格式的詞語,對成語也有了接觸,但積累較少;在句子學習方面,由于已經學習過比喻句,學生懂得仿照句式進行說話。
三、教學實錄和評析
(一)播放動畫,激發興趣
教師播放視頻:《貓和老鼠》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小視頻,請看屏幕。(學生觀看視頻)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生1:老鼠在跑。
生2:貓在追老鼠。
師:老鼠為什么跑?貓為什么要追老鼠呢?
生3:因為貓想吃老鼠。
師:是呀!自古以來,老鼠和貓就是敵對的關系。大家想一想,如果有一天老鼠和貓再次相遇了,會發生什么故事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說一說、寫一寫它們的故事。(貼圖板書:貓和老鼠)
【評析】在此教學環節中,教師播放學生熟悉的動畫片《貓和老鼠》,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學生對寫話產生興趣;二是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喚起學生對這兩個小動物的回憶。同時,動畫片可以將“靜止”的畫面變成“動態”的畫面,動態的畫面比靜止的畫面更能吸引人去觀察,為后面觀察畫面、想象畫面內容打下基礎。
(二)第一步——有序看圖
(課件出示圖片)
師:同學們,我們先按順序整體觀察,圖上有什么呢?
生1:老鼠、電腦、電腦屏幕中有一只貓。
生2:電腦、屏幕中的貓和老鼠。(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兩組回答)
師:有意思,兩位同學一位是從左到右觀察,一位是按從右到左的順序觀察,都做到了有順序地觀察畫面,兩種觀察順序都是正確的。
師:現在我們來一部分、一部分地觀察圖畫。(教師用希沃白板中的放大鏡功能放大“小老鼠”)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只小老鼠,小老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情和動作呢?
生1:因為它害怕。
師:你從小老鼠的表情感受到了它心里害怕。
師:再看,他的眼睛是什么樣子的?我們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這樣的眼睛?
生2:圓溜溜的。
生3:很圓很圓。
生4:又大又圓。
師:同學們都能用上課文中學到的詞語來形容小老鼠,掌聲表揚一下自己吧!
師:再看,小老鼠的嘴巴呢?
生5:他的嘴巴張得大大的。
師:“大大的”這個詞語用得也很準確!大得怎么樣呢?誰能用一個句子說一說?
生6:大得可以吞下一只雞蛋。
生7:對,我看《黑貓警長》的時候,里面的“一只耳”就常常偷吃雞蛋。(同學們笑了起來)
師:同學們留心生活,就可以想出美妙的句子。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們。但是要注意把句子說完整,來,我們一起說——“小老鼠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大得可以吞下一只雞蛋”。
師:大家的觀察本領真強。誰能用幾句話說一說你看到的小老鼠形象?除了用上剛才所說的詞語,老師這里也有一些詞語,看看哪位同學能巧妙地運用。
(教師用課件出示詞語:大吃一驚、跌坐、怦怦直跳、圓圓的,同桌互相交流)
(師擊掌× × ×××,學生停止交流并坐好)
師:哪位同學來說一說?
生8:小老鼠被嚇了一跳,跌坐在書桌上,兩只眼睛睜得大大的,嘴巴張得大大的,眼淚都嚇出來了。/小老鼠大吃一驚,嚇得渾身發抖,一不小心跌坐在地上,豆大的汗珠直流。
師:你把小老鼠的表情、動作說得栩栩如生。
師:小老鼠這樣的驚恐、害怕,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
生9:屏幕上出現了一只貓。
師:這是一只怎樣的貓?(教師利用希沃白板中的放大鏡功能放大“貓”)
生10:大大的貓。
生11:很大的貓。
生12:胖乎乎的貓。
生13:大肥貓。
師:你們關注到了貓的樣子,其他同學還看到了什么?
生14:兇巴巴的貓。
師:你觀察到了貓的表情。
生15:它還露出了尖尖的牙齒。
生16:還有它的眉毛都豎起來了。
師:同學們觀察得越來越細致了,真是一只兇狠的貓呀!真是一只讓老鼠害怕的貓呀!難怪小老鼠嚇得渾身發抖。觀察人物的動作和表情是我們看圖寫話的重要一步。
【評析】有效的觀察是看圖寫話最重要的一步。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畫面時,不只是滿足于學生能說出畫面上的事物,而是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有序地觀察,讓學生慢慢形成“有序看圖”的意識。同時在指導學生觀察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放大”畫中的“人物”,引導學生進行“細微”的觀察,再引導學生運用書中或者生活中學習到的詞語進行語言表達,既讓畫面“豐滿”起來,又落實了“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有效訓練學生表達的能力”要求。
(三)第二步——合理想象
師: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想一想這只小老鼠為什么會出現在電腦旁?
生1:小老鼠出來找東西吃,發現了電腦。
生2:小老鼠趁主人不在家,悄悄地跑出來玩電腦。
生3:小老鼠對這個不知名的東西好奇已久,趁沒有人出來想一探究竟……
師:嗯,沒錯,這幾種情況都有可能,非常合理。
師:那小老鼠是怎樣來到電腦前的呢?跟你的同桌說一說。(同桌互說)
(師擊掌× × ×××,學生停止交流并坐好)
生1:小老鼠悄悄地從洞里探出頭,看見外面沒人,便偷偷摸摸地跑出來。
師:你說得真生動!好像你親眼看到了這只小老鼠一樣。
生2:對啊!動畫片里的小老鼠都是這樣出來的。(學生笑)
師:哎!這個方法不錯,能聯系生活來想象,表揚你!老師給你點贊!
師:我們再來觀察圖中小老鼠的表情,想象一下:它心里可能會想些什么?準備做些什么或者說些什么?請同學們四人小組交流,交流的時候要求做到:1.控制好聲音。2.注意傾聽。3.把話說完整通順。4.完成后“ok”示意。(學生四人小組交流)
(師擊掌× × ×××,學生停止交流并坐好)
生3:小老鼠看見貓,嚇得魂都沒了,心想“怎么辦?怎么辦”,他哭著說“貓先生,你能不能不吃我”?
師:你想象了小老鼠的內心想法和語言,還用了兩個“怎么辦”,讓我們仿佛看到小老鼠毫無辦法。
生4:小老鼠看見貓,嚇得跌坐在書桌上,心想“完蛋了!要被貓吃掉了”,它抖著身子說“大貓,你不要吃我”。
師:這位同學也是想象了小老鼠的內心想法和語言。可見,我們以后在看圖寫話的時候,可以結合圖中的“人物”,給“人物”想象合理的心理活動和語言,這樣圖畫就變得有趣多了。
師:這只小老鼠后來怎樣了呢?誰能想象一下?
生5:這只小老鼠被嚇得腿都軟了,連走都走不了了。
生6:老鼠不小心點到鼠標,貓不見了。
生7:老鼠發現貓是假的,對著電腦張牙舞爪,出了一口怨氣。
師:你們的結尾各有不同卻同樣精彩,把掌聲送給自己!
師:通過有序觀察,展開豐富的想象,我們不但讓小老鼠能動了、會說話了,還讓它有了自己的想法,小小的一幅畫被我們講活了。你們真了不起,掌聲送給自己!
【評析】新課標明確指出:看圖寫話要讓學生寫出“想象”中的事物。但教師在教學中很難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即使學生有了想象,說出來的內容也是干巴巴的,這是因為學生沒有“想象的方向”。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通過讓學生想象“事情的起因(為什么出現)——事情的經過(會怎么樣)——事情的結果(小老鼠最后怎么樣)”,讓學生有了明確的“想象目標”,同時教會學生想象的時候可以從人物的心理、語言、動作等方面去“想”,學生就有了“想象的內容”,這樣學生“想象”起來就不難了,通過豐富的想象,畫面當然“活”了起來。
(四)第三步——導圖寫話
師:同學們,我們把故事說得這么精彩,現在就讓我們把它寫下來吧!
師:我們先來完善一下“思維導圖”,再利用“思維導圖”幫助我們把故事更清晰、更有條理地寫下來。
師:讓我們拿出作文紙,看著思維導圖自己創編有趣的故事吧!
【評析】在這個教學環節,教師主要訓練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寫話。這樣的訓練,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在寫話當中出現的“思維混沌、表達天南地北”的情況,同時讓學生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為中高年段的習作教學打下基礎。
看圖寫話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沒有固定不變的方法和模式,只要我們在看圖寫話教學中切實指導學生“看”,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想”,嚴謹學生“寫”的思維,就可以讓看圖寫話“活”起來。
作者簡介:黎惠(1979— ),女,廣西玉林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