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論述培養農村學生體育聽課習慣的途徑,提出要因人而異提高學生聽課的興趣,因地制宜吸引學生聽課注意力,注重教學細節提升學生聽課的能力,豐富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以促進農村體育教學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農村學生 體育課 聽課 習慣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3A-0146-02
在新課標教育理念引導下,很多教師都意識到了培養學生聽課習慣的重要性,從而將新課程改革與學生聽課習慣的培養聯系起來,明確了教學改革的方向,讓學生進入一個積極參與課堂、傾聽教師講課、合作學習以及相互交流的學習氛圍中。鑒于我校的實際情況,學生大部分為留守兒童,正處于身心發育期,存在自我封閉性格、意志薄弱、情緒欠穩定,在課堂學習中,表現為難以專注地傾聽教師講課和同學的發言,對于他人不同觀點的問題不愿意主動表達出來。因此,農村體育教師更需要注重對學生聽課習慣的培養,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改正學生不良的聽課習慣。
一、因人而異,提高學生聽課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開始與堅持做一件事的基本條件,農村體育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聽課習慣,首先需要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行為習慣等,引導學生對體育課產生興趣。如有的學生特別喜歡表現自己,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如果他的動作基本到位,教師不妨讓他在做操的時候,出列給大家示范,如此一來,既能在同學中樹立榜樣,又能調動他的積極性。又如,有的學生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教師不妨讓性格外向的學生和他結對,同時,教師在課堂提問時可以多給他回答問題的機會。如果回答得對,不妨說:這么難的問題都答對啦,好聰明!如果學生回答得不對,可以說:這個問題也曾難倒老師,回答不出也很正常,多給予學生鼓勵和安慰,這樣一來,內向的學生就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是受教師關注和關心的,既提升了學習自信心,又培養了學習興趣,可謂水到渠成。
興趣是培養學生良好聽課習慣的前提。班級里每名學生的心理、愛好各不相同,如何做到讓每一名學生都能產生聽課興趣呢?教師不妨從學生經常玩的跳繩、踢毽子等入手,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游戲比賽。由于在比賽中不想拖后腿,他們必定竭盡全力,就會格外注意教師講解的一些關于跳繩、踢毽子的方法與技巧,教師在講解時,要提醒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加以運用,從中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學生意識到教師講述的知識對于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可以讓自己更好地掌握體育訓練的方法和技巧,并在體育活動中發揮得更好。由此,學生逐漸養成了良好的體育課聽課習慣。
二、因地制宜,吸引學生聽課的注意力
小學生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在課堂上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失去注意力,尤其是體育課的大部分課程是在室外進行,學生常常被操場上爬行的昆蟲、路過的行人、飄舞的五星紅旗、天上的飛機等事物所吸引。對此,教師不妨因勢利導,如學生被飛機吸引時可以說:“同學們是不是也想在天上飛?想在天上飛我們長大后可以當飛行員,現在呢要好好地強身健體、學習技能。從現在做起上好體育課,讓我們的身體變得強壯起來。”可見,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的安排,有效地處理課堂上的一些突發問題。
又如,農村學校體育場地有限,常常出現幾個班級一起上體育課的現象,各班級之間的活動距離較近,看到其他班級開展體育活動時,學生難免會被吸引,從而喪失體育課堂學習的注意力。對此,體育教師可以采取背對背的課堂教學方式,即兩個班的學生背對背進行體育課學習,學生在看不到別班學生時,分散注意力的情況即可得到有效避免。此外,體育教師還可以采取與其他班級對比的方式,或是教學與自由活動交替的方式,讓學生在身心獲得放松之后,再回到體育課堂進行聽課,從而避免了學生出現聽課疲勞,形成自主聽課的意識。
三、注重教學細節,提升學生聽課的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各種能力的養成階段,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課教學的過程中,還應注意規范授課細節,讓學生得到正確的技能學習。由于小學體育教學主要安排在室外進行,教師需要注意到自己的講解聲音是否足夠大,能否保證班級全體學生都能聽得見;在隊列的安排上,也要有一定的合理性,教師要教導學生在隊伍運動過程中照顧前后的同學,保證隊列在整體運動的整齊性。教師還需要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將專業知識內容進行簡化,讓小學生能夠聽得懂,從而提高學生聽課的能力。如教師做動作示范時先對隊伍進行排列,將個子較矮的學生安排到隊伍前排,將個子較高的學生安排在隊伍后排,通過這種排列方式,保證每名學生都能看到教師的動作示范。體育教師還可以隨身攜帶一個擴音器,以便學生都能夠清楚地聽到教師講課的聲音。在對學生錯誤動作進行示范時,應避免多次重復、本末倒置,要將正確的動作示范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并將一些難度較大的動作進行分解,便于學生理解,促進學生對新課知識的把握。
提高學生的聽課能力離不開教師的監督。在體育課堂上,一些頑皮的學生不僅不聽課,還喜歡做小動作、破壞課堂紀律,這時體育教師需要及時對這些學生進行行為糾正,讓他們快速回歸到課堂教學中來。體育教師可以采用富有個性的手勢或眼神與學生進行交流,提醒學生及時改正自己的行為,避免陷入尷尬,有效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如教師在教學仰臥起坐時,有頑皮的學生趁著教師演示動作而與其他學生交頭接耳,這時教師可以用眼神狠狠地盯一下,讓學生意識到“老師注意到你了”,這時學生便會糾正自己的言行舉止,這個動作的發出與接收只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傳遞,既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從而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中來。
此外,讓學生做好聽課記錄也是十分必要的。以往的聽課中,做聽課記錄多在室內,且是教師的事情。其實不然,學生在室外也可以對體育教師的講課做記錄,考慮到室外活動多、運動多,攜帶筆記本不方便,教師可以讓學生帶簡易的卡片做記錄。由于學生年齡小,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事先提醒學生應注意的記錄事項,尤其是容易出錯的細節,記錄時不需要太全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和能力記錄要點。學生做聽課記錄,既可以提高聽課注意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既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做到心中有數,又方便學生課前預習、課下復習,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
四、豐富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
體育課教學形式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學情為實施課堂任務而確定的一種活動形式,以提高教學效率。那么,體育課的教學形式有哪些呢?筆者認為,教學要因地而異、因校而異、因人而異,大體說來,可分為室內和室外,傳統意義的體育課多在室外進行,遇到刮風下雨、電閃雷鳴時,室內也可進行。室內教學不同于室外教學,由于受到空間限制,自然宜靜不宜動。教師在室內教學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比如視頻、PPT等進行教學。視頻教學內容可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而定,如中高年級學生可以觀看一些體育報道的視頻;低年級學生可以觀看直觀的體育競技視頻。教師還可以制作PPT,適當加入學生喜歡的體育畫面,如漫畫、動漫等。學習之后,學生可以分享心得或分享彼此間有關體育鍛煉的故事,從而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
總之,在農村小學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學生聽課習慣的養成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體育教師將其滲透到日常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究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良好聽課習慣的養成,讓學生獲得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趙建鹿.培養低年級學生專心聽課習慣的嘗試[J].基礎教育研究,2015(24)
[2]馮李琳.低段小學生語文課堂傾聽能力的培養[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韋秋萍(1990— ),女,壯族,廣西南寧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培養農村學生體育課的聽課習慣。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