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瑞雪


摘 要 教師口頭禪主要有語用化口頭禪與語法化口頭禪兩種,受教學對象及教學科目的影響,不同教學階段教師的口頭禪具有不同的特點;教師口頭禪的產生是認知與社會交際兩方面協同作用的結果,具有概念功能、人際功能與連接功能;為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控制使用口頭禪。
關鍵詞 教師口頭禪 語用化 語法化 認知 社會交際
中圖分類號:G451?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2.026
Abstrac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teachers' mantras: pragmatic and grammatical. Influenced by the teaching objects and subjects, teachers' mantras in different teaching stag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e generation of teachers' mantras is the result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cognition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functions of concept, interpersonal and conne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teachers should consciously control the use of the mantra.
Keywords teachers' mantras; pragmatics; grammaticalization; cognition; social communication
0 前言
在教育過程中,語言始終是最重要的工具。教師語言要求具有科學性、規范性、教育性和生動性,其中規范性就是語言準確、簡約,戒絕粗話臟話,避免口頭禪(韓承紅,2013)。但通過調查發現,教師是使用口關禪最多的群體之一。
“口頭禪”指的是口語交際中,說話人經常掛在嘴邊、脫口而出的一種使用頻率較高而又相對固定、比較短小的語言表達模式??陬^禪具有高頻重現和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特點。教師作為以“講課”為主的社會群體,在教育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其語言具有高密度、集中化、互動性、引導性的特點,這也正是教師口頭禪產生的職業背景。
專門針對教師的口頭禪進行的研究屈指可數。其中又以“漫淡”“淺談”或者“慎用”類居多,也有的研究針對教師口頭禪提出矯治對策(勞明,2005;高曉兵,2014;馮衛東,2008)。為了更深入研究這一語言現象,我們針對不同學習階段的教師口頭禪進行了調查。
1 教師口頭禪調查分析
本課題主要采用問卷調查、觀看教學視頻和數據統計等方法進行研究。問卷采取網絡問答的方式, 共467人參與問卷,其中有效答卷456份。問卷兼顧不同性別、不同學習階段、不同專業、不同區域的在校學生的比例。通過調查問卷、觀看教學視頻,分析教師口頭禪的類型、口頭禪的形成機制,以及如何將口頭禪的使用頻率控制在合理的范疇之內。
1.1 基本類型
厲杰(2011)將口頭禪分為語法化口頭禪與語用化口頭禪。語用化的口頭禪指在話語中可以獨立使用,表達特定的概念或者判斷,反映說話者特定的交際意圖的表達形式。語用化口頭禪在一次話語中使用次數不多,但因受語境影響,說話者會在日常教學中傾向使用的相對固定的語言形式。這種口頭禪表達說話人的自我感受或者特定的情感,有時會出現臟話或者一些常用俚語,有的語用化口頭禪具有流行語的特征。如:“暈死了!”“沒問題!”“ 必須的!”“ 悲催!”等。
語法化的口頭禪是指在言語交流中不具有獨立性,依附于特定的上下文,語篇功能強于概念功能,具有延緩語速、開啟話題等作用,在一次話語中可反復使用的表達形式。語法化的口頭禪大多是無實際意義的。如:“然后” “那個”“是不是”“對吧”“我跟你講”等。
教師的口頭禪也包括這兩種類型。我們共收集到教師語用化口頭禪178條,教師語法化口頭禪41條。語用化的口頭禪主要出于中小學教師之口,這與此階段教育性質有關。在此階段,教師在課堂上除了傳授知識,還需對青少年學生進行說教。到了大學階段,課程類型增加,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是完成教學內容,由于面對的是成年人,教師話語風格完全不同于中小學階段,少了說教,多了集中于某一領域的相關理論、知識的分析和講解,因此該階段語用化的口頭禪減少,但因受到課程多樣性的影響,語法化的口頭禪會增多。
語用化的口頭禪大體包括6種類型,每種類型在不同階段出現的比例如表1:
祈使類是小學階段教師經常使用的口頭禪,這個階段學生們自主性較差,很多情況下需要老師明示作某件事情;疑問類在各個教學階段使用情況基本相當,這說明提問無論在哪個階段都是一種最基本的互動方式;貶詰類在中小學階段所占比例遠高于大學階段,這一方面說明教師素質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說明教師在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時采用的策略不同。警示類與貶詰類相似,中小學階段所占比例遠高于大學階段,這說明教師對未成年人的教育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警告,提醒。宣泄類中,中學階段教師使用的比例遠高于小學和大學階段的教師。與小學階段相比,中學教師面對的是青少年,心理與認知都比小學生成熟,與大學生相比,中學教師與學生相處時間更長,他們朝夕相處,會形成亦師亦友的關系,所以老師有會在學生面前表達自己特定的感受和態度。
在語法化的口頭禪中,分為交互類和連接類。交互類的口頭禪是指對話中具有引起對方注意或者提示對方參與對話功能的常用表達形式。如:“?。俊薄拔腋阒v”“對吧?”等。其中疑問式的具有交互作用的口頭禪在數量上居多。
連接類口頭禪是指說話人在連續語段中經常出現的連接前后語句的特定表達形式。如:然后、但是、那個、好像就是說。
無論是交互類的口頭禪還是連接類的口頭禪都是在一個相對完整的口頭語篇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語法類口頭禪,它們不表達確定的意義,一般情況下刪掉不會影響語篇的表達。
1.2 教師口頭禪形成的認知與交際因素
教師口頭禪的產生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是語言選擇和順應的結果??陬^禪是說話人在語言運用過程中,模因的反復自我復制(黃躍進,2015 ),說話者心理認知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等都會影響或者促成口頭禪。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制約。
(1)語言神經的自動化處理。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口頭禪的產生是說話人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形成的一種根深蒂固的語言表達模式,它位于說話人心理詞庫最活躍的位置,在一定的語境下習慣性激活。在中小學階段,教師會強化學生的規則意識,類似語境頻現,促使教師使用一些常用的表達方式。有些語法化的口頭禪也是認知系統自動化輸出的結果。比如講課中,一部分內容結束后,或者在話輪中間、表達上下文特定的邏輯關系時,習慣性使用“那好吧”起到銜接作用。
(2)特定的交際與互動方式。講課是一種互動性很強的社會交際行為。課程性質的差異也會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形成不同的語言風格。有些課程內在邏輯性強,學生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跟上教師嚴密的思維過程,在此情況下,教師為了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不斷與學生互動,向學生提問、求證,因此產生相對固定的口頭禪。
在語言表達過程中,口頭禪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語言空白,給說話人留下思考的空間。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口頭禪的使用和處理體現了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和使用語言的策略。
1.3 功能作用
從功能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口頭禪具有一般話語所具有的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其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又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中小學階段,口頭禪的概念功能、人際功能比較突出,到了大學階段,由于教學對象的不同、教師職能的轉變、教學性質的不同,口頭禪的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更加突出。
教師口頭禪的概念功能是指口頭禪在語義上沒有(完全)虛化,具有一定的語義真值,傳遞說話者的信息意圖和情感意圖。語用化的口頭禪大多具有概念功能。教師口頭禪的語篇功能,主要指口頭禪起到組織語篇、掌控話輪、填充空白以及說話者所期望達成的銜接與連貫等話語標記語的作用。教師口頭禪的人際功能,體現了說話者主動與聽話人積極進行人際互動的想法和意愿,具有鮮明的意識程度和主觀化的意圖。語法化的口頭禪一般具有語篇功能與人際功能。
2 教師如何避免過多使用口頭禪
過度使用口頭禪會造成話語拖沓、離散和乏味,這是口頭禪給語言表達帶來的消極影響??陬^禪有時無法避免,但如果能控制使用頻率,可以使語言表達更加緊湊簡練。
(1)教師應對語言表達中是否存在過度使用口頭禪的情況有所了解,應有凈化教學語言的自覺意識。這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學生訪談或者督導組聽課可以獲知。
(2)如果有過度使用口頭禪的情況,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加以控制。通過觀察發現,對于連接類和交互類的口頭禪而言,如果在一分鐘內出現5次以上,則會引起聽話人的注意。超過5次或者更多,則有可能分散聽話人的注意力,甚至引起反感。我們可以通過有意識減少使用數量或者更換成其他表達形式減少某一特定口頭禪的使用頻率。
3 結語
教師語言中的口頭禪有很強的語境依賴性,一旦缺少這種語境,往往就不會使用口頭禪。比如題目的講解,也許生活中不會用到,但一旦出現講道理的情境,可能又會暴露出語言習慣。
教師口頭禪這一語言現象涉及多個學科領域,是一個內涵豐富、饒有趣味的課題。本課題的研究從理論上可以拓展、加深對教師口頭禪這一語用現象的認識。從實踐上可以指導教師規范使用課堂語言,使教師語言生動精煉而又張弛有度。
基金項目:2018年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一般項目“課堂教學中教師口頭禪調查研究”(課題類別:H;項目編號:2018SCG252)
參考文獻
[1] 馮衛東.教師“口頭語”現象成因分析與矯治對策研究[J].天津教育,2008(2).
[2] 高曉兵.教師如何用好口頭禪[J].廣西教育,2014(38).
[3] 韓承紅.教師語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3.
[4] 黃躍進.口頭禪的語言模因解讀[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2015(5).
[5] 勞明.淺談高校教師的口頭語[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