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瓊
拓展性教學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和優(yōu)勢,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得到了有效應用。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將更多課外內容合理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但是,很多教師在應用拓展性閱讀方法時存在不足。下面筆者將針對相關內容進行詳細闡述。
一、拓展性閱讀教學具有的意義
拓展性閱讀教學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主要表現在:第一,培養(yǎng)興趣。拓展性閱讀以課堂教學為基礎,將課外閱讀內容引申到課堂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拓展學生自身的閱讀面,使課內外內容形成一定的聯系,促使學生語文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并讓他們感受到閱讀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從而構建起學生在語文閱讀上的興趣。第二,提升寫作水平。閱讀和寫作兩者是緊密相連的,拓展性閱讀方式能夠幫助小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了解不同作者在文章中所使用的手法與技巧,促使其寫作能力得到提升。第三,個人素養(yǎng)的提升。在拓展性閱讀教學中,學生會形成良好的語文積淀,積累深厚的文化底蘊。長此以往,會使其語文素養(yǎng)得到明顯提升。
二、拓展性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合理選擇課外閱讀素材
拓展性閱讀以課本教學為基礎,對教材中的知識不斷拓展和完善。因此,教師需要先對教材的內容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礎上開展拓展性教學;同時,還要選擇用以課外閱讀的素材,以便實現對課內教材的拓展與補充;另外,教師平時還可以為學生推薦適合其閱讀的讀物,開闊他們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在閱讀中滋潤心田。例如,《不懂就要問》這篇課文所講述的是孫中山的個人事跡,當對本課文進行閱讀教學時,學生由于自身知識的局限性,對孫中山并沒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此時,便需要教師收集有關文章,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促使他們對孫中山產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根據教材中的內容科學選擇文章供學生進行閱讀,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使其知識面變得更加廣泛而豐富,對于其語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開展有趣的讀書活動
如果想要獲得更為理想的閱讀教學效果,教師不僅要為學生推薦各類課外讀物,還要重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夠發(fā)揮出拓展性閱讀本身的作用。為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舉辦有趣的讀書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在課堂教學時,教師應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對教學時間進行合理規(guī)劃,并留出部分時間進行拓展性閱讀。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課外讀物和班內的同學進行交流,在活動中表達自身的想法以及閱讀時獲得的收獲。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下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活動,通過閱讀獲得更多的體會。例如,當對《秋天的雨》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課下收集有關描寫秋天的文章,在讀書活動中分享給其他同學,并且引導學生對描寫秋天的好詞好句進行積累,從而提升其自身寫作能力。
3.游戲化拓展性閱讀
小學階段,學生在教學中難以一直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教師在開展拓展性閱讀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特點,讓閱讀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可將拓展性閱讀進行游戲化處理,讓學生在閱讀中保持濃厚的興趣。例如,在對《望天門山》進行講解時,教師讓學生回憶以往所學習過的李白詩詞,然后舉辦古詩對接游戲。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根據小組的對接情況進行評比,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熱情。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還讓他們在學習上擁有更加濃厚的興趣。
在社會高速發(fā)展的過程中,社會對人才的培養(yǎng)越來越重視,傳統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對人才素質的要求,這便需要采取措施改善以往的教學模式。小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夯實基礎知識和促進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引入拓展性閱讀方法,能充分發(fā)揮小學閱讀教學的作用,更好地促進閱讀教學水平的提升。
責任編輯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