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新艷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銀行業經歷了40載歲月的洗禮,現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經濟發展是各地區共同發展的結果,而各地區經濟發展離不開城市商業銀行的全力支持,因此近幾年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增速一直處于高水平狀態。但近年來,由于眾多的商業銀行的設立,國有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以及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規范化和規模化,使商業銀行在發展中遇到的同業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對于商業銀行發展模式的研究與探索變得至關重要。
一、關于商業銀行發展的理論綜述
(一)商業銀行的界定
在我國,銀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中央銀行,也就是所謂的“銀行的銀行”,中央銀行并不盈利,而是去管理其他銀行,制定并實施相關的貨幣政策;第二類是政策性銀行,此類銀行也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更多的是起到輔助國家相關政策的作用;第三類是商業銀行,不同于其他兩類銀行的是,它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商業銀行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經濟效益,它通過聚集大量的閑散基金然后又將資金投到社會生產的各行各業,有從中賺取利差。
(二)商業銀行的特征
商業銀行的特征:(1)商業銀行以盈利為主要目的;(2)商業銀行也與其他一般工商企業存在差異,商業銀行具有其特殊性,在于商業銀行經營的商品的特殊性,即貨幣以及貨幣資本,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各種金融服務,也就是實現客戶的貨幣量或資本的增減,而一般的工商企業以實物為經營對象進行生產、銷售或回收,借此來兌換貨幣。
二、G銀行的發展現狀
(一)G銀行發展概況
G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成立,注冊資本為22.99億元,總行建于G省。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但現在全行已經擁有9個省內分行和1個省外分行,共有88個機構網點,基本實現了縣域全覆蓋,且面向全國的服務網絡。
根據G銀行最新發布的關于G銀行2018年年報所整理的相關數據顯示,G銀行資產規模近3年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而截至到2018年末,G銀行的資產規模突破了5000億元,達到5033.26億元;而盈利水平方面也有不小的成就,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G銀行2018年實現每股收益2.23元,其利潤總額也在逐年上升,最高達到了55億元,此外,其資本充足率也達到了12.97%;在資產規模和盈利屬性繼續提升的同時,G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依然維持在較低水平1.35%,低于全國銀行業平均水平。
截至到2019年3月31日,G銀行資產總額達到了5266.62億元,各項存款余額達到3209.6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達到1859.50億元;2019年第一季度,G銀行營業收入高達35.32億元,而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達到13.04億元,基本每股收益達到0.57元,盈利能力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
(二)G銀行資產負債情況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會計報表,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靜態體現,它是一張揭示企業在一定時點財務狀況的靜態報表。如表2.1是G銀行2014-2018年的資產負債表,由表可以看出資產和負債都在逐年增加,其中現金及存放行業款波動相對較小,最高是2017年,達到504億元,而向央行的借款在2017年和2018年急劇增加;五年來,G銀行的業務在不斷的擴張。
(三)G銀行盈利情況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產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既可能表現為盈利,也可能表現為虧損,因此,利潤表也被稱為損益表。它全面揭示了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實現的各種收入、發生的各種費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業實現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情況。根據東方財富2018年末數據統計,G銀行5年來凈利潤額最高達到52.29億元,最低凈利潤24.4億元,說明了G銀行5年來的凈利潤有較高的增長。
(四)G銀行現金流量情況
現金流量表是反應一定時期內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所產生影響的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體現公司短期生存能力,特別是繳付帳單的能力,通過現金流量數據,可以概括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企業現金流入流出的影響,現金流量數據提供了企業經營是否健康的證據。從G銀行2014-2018年的現金流量來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波動幅度較大,但除2018年外都為正,而其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都為正,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都為正,表明G銀行的發展進入成熟期,且經營狀況良好。
三、G銀行穩步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要業務目標
G銀行屬于地方性銀行,一方面,為G銀行和中小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在集資活動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另一方面則是在金融產品設計方面的優勢,由于G銀行屬于地方性銀行,與地方的經濟發展千絲萬縷,對于地方經濟發展的方向更為了解,所以,更熟知中小型企業發展所需,由此,更容易開發出與這些中小型企業更為貼切的特色金融產品,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降低了交易的風險性。
(二)加快發展網絡銀行業務
擴寬網絡渠道,開發新型的網絡金融產品,提供網絡貸款等業務,使客戶足不出戶便能享受到貸款的業務服務;同時建立專業化的網絡金融產品開發團隊滿足客戶不斷產生的新的金融需求。
(三)更新健全風險管理系統
對風險進行合理分類、嚴格規劃,將已知風險進行合理的分類,制定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同時,避免未知風險帶來重大損失。另外,要建立嚴格的風險管理層次,分層管理,制定明確的風險管理策略使業務風險最小化;以及加強企業風險管理文化建設等。(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大學錦州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