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教育以社會經濟發展為導向,面向企業生產第一線,旨在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由于職業教育是與社會經濟發展最為緊密的一種教育形式,所以其教學方法尤為重要。近年來,一體化教學廣泛運用于中高職院校,引發了大多數教育者的思考。文章主要對中職院校一體化教學的內涵、特點、重要性、實施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實施建議進行較全面地綜述,指出一體化教學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相應地改進措施,以期為中職院校一體化教學的發展提供參考方向。
關鍵詞:中職院校;一體化教學;綜述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一直致力于經濟建設,“一帶一路”重大倡議、“中國制造2025” 、“新型城鎮化”等決策都順應了時代的發展,也增加了人才需求。然而,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培育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多樣化人才,新的教學方法由此催生,其中一體化教學被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所采用,其理論實踐研究不斷被豐富。
一、一體化教學的內涵研究
李肇蕙認為,一體化教學是以人才培養目標作為指南、以課程體系作為基石、以職業能力訓練作為核心的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構建“教” 、“學” 、“做”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趙永健認為,一體化教學以實踐來領悟理論,培養專業技能,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把師資隊伍、理論與實訓教學場地、專業教學與學生管理、教學與考核,專業設置與就業這五大元素融于一體,具有較強的連貫性和系統性。除以上兩位學者外,大多數學者也都認為一體化教學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內化理論,重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教學模式。
二、一體化教學的特點
“一體化”教學,是在傳統教學理論與實踐不能齊頭并進的前提下提出來的,因此,一體化教學相比傳統教學有著顯著的特點。大部分學者認為一體化教學的特點主要有五方面:(1)實用性強。學生要同時進行理論學習和技能操作,以便學生同時掌握知識和一線實用技術。(2)技能性強。在教師講解完知識并演示完成后,學生開始練習,最后展示成果并點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3)教學質量和效率高,學生全程參與教學過程并積極動腦動手。(4)教學條件要求高,要求滿足理論和技能雙邊教學的條件,以及學生在課前要充分預習(5)教師要求高,要同時具備理論教學與實踐指導的“雙師型”能力。由此可知,一體化教學的特點主要是技能和實用強,教學效果好和要求高,綜合性明顯。
三、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
一體化教學是中職教育發展到現階段的形勢所需,其不僅是國家培養人才所提倡,也是學校窘境所迫。近年來技工院校生源數量減少,生源質量不斷下滑,其競爭力和吸引力大打折扣。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已經開發形成完備的一體化教學課程標準和實施方案,并針對技工院校專業骨干教師主辦了高技能人才一體化課程師資培訓,希望能夠借此在各技工院校逐步實施一體化課程。
中職院校實行一體化教學能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是新時代下學校教學改革的必然路徑。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一線崗位需要知識文化水平高且技術操作過關的綜合型人才,這就要求相關院校做出改革。因此,采用一體化教學能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是中等職業院校學校改革的必然選擇,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就業率。
一體化教學是中職院校解決自身問題的必然選擇。他對中職院校的自身問題進行了解析:首先,教材內容不能與時俱進,與當下企業行業的實際需求有一定差距;其次,教學內容脫離社會實踐,大部分中職學校教師的企業工作經驗并不豐富;最后, 中職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比較陳舊。一體化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教學,重在培養適應企業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有利于解決中職院校自身的問題。
四、一體化教學實施存在的問題
一體化學教學由于受到國家的大力提倡,以及用人單位對這種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評價較高,而被絕大多數中職院校所采用,但是一體化教學在中職院校的教學實施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體化教學存在師生適應性差、校本教材缺失、設備落后的問題。采用一體化教學所需的教學時間長,一次課下來會讓學生和老師都很疲勞;一體化教學的教材大多數是校本教材,一些學校不注重一體化教材的開發,對教師開發一體化教材的鼓勵措施少;一體化教學需要有完備的儀器設施,但是大部分學校的實訓設備不足且質量不過關,難以達到操作效果。教師沒有進行一體化教學培訓和課程開發,不能到達一體化教學的要求,而且教學方法過于陳舊,情景化設計的能力較弱。
除此之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中的教師,學生和考核制度都存在一定問題。一體化教學要求教師要側重于實踐操作,引導學生把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而很多教師接受的是應試教育,在教學中他們受此影響,很難擺脫這一教學框架;一體化教學中基礎知識的掌握有利于指導實踐操作,但是很多學校的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太樂觀;一體化教學的考核內容缺乏統一的劃分標準,在考核的過程中注重最終的結果,考核的時間和地點過于隨意,考核成績易受外界干擾,沒有體現公正性。
五、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措施
為了更好地實施一體化教學,解決中職院校一體化教學存在的問題,使中職院校的學生符合社會崗位的要求,一些學者提出了相關的改進措施,現在一些學校正在進行積極的實施。
(一)培養具有一體化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團隊
張建國強調,實現中職院校一體化教學創新的關鍵因素在于教師。教師不僅要增高教學能力,也要增強現代教育觀念和開拓創新意識,參加企業的生產,并從中歸納出該崗位所需的技能和應注意的問題,在教學中把自己的經驗方法傳授給學生。為此,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們學習并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把先進的教育技術運用于教學中,鼓勵教師到企業實踐,聘請企業優秀技術人才擔任學校的兼職教師,加大對“雙師型”教師的經費投入,制定獎懲機制,充分調動教師運用一體化教學的積極性。
(二)開發一體化教材
王國棟指出,中職學校中職學校開發一體化教材應根據本校、本地區企業的實際情況,并參考專家的建議來編寫教材,教材應該以技能為主,穿插相應的理論知識,摒棄落后或不實用的理論和技能,突出教材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據市場經濟的需求以及實際生活來開發任務模塊,提高知識的針對性,引導學生用實踐驗證知識。
(三)運用多種課堂教學方法
學生作為一體化課堂的主體,一定要有學習的自主性,因此一體化課程要采取有特色的教學方法。田悅妍提出了三個小方法:增加課堂測試;任課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立獎懲條例;把基礎差且厭學的同學分為一組,由教師自己擔任該組的組長進行特殊照顧。在此基礎上,采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教學方法,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運用仿真軟件訓練,電教演示教學系統,網絡教學系統和電視教學系統,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充分理解知識并能運用于實際。
(四)實行校企聯合,工學結合
李朝祥認為,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技術工人,能夠把理論與實際操作聯系起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不僅能夠提高學生適應企業生產的綜合能力,還能夠指導學校的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因此,校企應該聯合,建立實訓基地,實行對口培養,學生在基地實習就可以在基地就業。另外,企業還可以在學校組建相關的實驗室,學校可以有針對性地聘請企業高工高管參與制定教學計劃,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
(五)建立科學的評價方式
胡國平認為,一體化教學的質量主要取決于評價制度。因此,中職學校應該建立一套科學合理且操作性強的檢查評價制度。一體化教學評價可以采用過程性評價,在技能考核中注重學生表現,成績考核一般由平時成績和末考成績組成,頂崗實習由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評價和企業指導教師評價組成;對教師的評價包含常規量化指標,企業實踐考核,科研能力考核和頂崗實習帶隊考核。
六、一體化教學在中職院校的研究展望
(一)對一體化教學實施存在的問題需加強分析與拓展深入
只有少部分學者會對一體化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大部分學者停留在一體化教學的內涵界定、重要性或必要性以及實施對策,但是一體化教學引入中職院校的時間不算長,還沒有形成比較完備的教學系統,在實施上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會阻礙一體化教學在中職院校的發展。少部分學者對一體化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但大多集中于分析教師,教材,教學模式和教學設施,并沒有從根源進行全面的分析。學者們應該加強對一體化教學在中職院校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分析的層面應該包含社會,學校,教師和學生,每個部分應深入全面地分析,這樣才方便對癥下藥,不然只起到治標不治本的作用。
(二)對一體化教學的評價方式需具體化和系統化
大部分學者會提及一體化教學需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方式,因為科學的評價方式是一體化教學發揮其優越性的關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目前,學者們一味地闡述科學的評價方式有何益處,簡略地介紹如何建立科學的評價方式,使得這部分內容的研究比較空乏。學者們應深入研究一體化教學評價方式,盡量使該部分內容具體化,可以使用一些案例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其變得更具操作性和借鑒性。除此之外,學者們應試著制定一套完備的一體化教學評價體系,規范一體化教學的評價方式,不要只是喊口號,要為中職學校一體化教學評價體系提供具體參考,能夠真正地推動中職院校一體化教學的穩步發展。
(三)對一體化教學的研究需聚焦實證研究
實證研究與理論研究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輔相成,實證研究可以為理論研究提供案例支持與研究方向,理論研究可以為實證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兩者的結合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效。但是現在很少有學者會進行一體化教學的實證研究,大部分學者一般是進行理論研究,沒有確鑿的數據支持和案例支持,使得理論研究的內容值得人們反復斟酌,研究方向具有不確定性,一體化教學實施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不能很好地得到理論指導。因此,學者們應該聚焦于一體化教學的實證研究,通過實證研究來彌補理論的缺陷,來豐富一體化教學的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1] 李肇蕙.中職院校一體化教學的探索[J].魅力中國,2014(18):179-179.
[2] 趙永健.論職業教育一體化教學模式[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10):22-28.
[3] 張建國.中職學校一體化教育教學及創新[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7(07):135.
[4] 王國棟.淺談中職一體化教學[J].教育界,2014(13):137-137.
[5] 田悅妍.中職院校課堂教學一體化教學改革探索[J].職業,2013(23):43.
[6] 李朝祥.探索中職一體化教學的新模式[J].課程教育研:新教師教學, 2014(22):41.
[7] 胡國平.淺談中職學校一體化教學改革[J].中文信息,2017(03):136.
作者簡介:王艷(1995- ),女,云南玉溪人,碩士(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職業技術教育(石油化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