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菁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鋼鐵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由于鋼鐵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資金需求量大、周轉快等特點,適合供應鏈金融,因此本文主要對鋼鐵貿易中供應鏈服務商的角色定位及發展方向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鋼鐵供應鏈;供應鏈服務商;風險管理
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上升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相同供應鏈上的企業之間相互依存和發展,有利于社會資源的整合,將整體市場的競爭力不斷提高,但是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比較容易受到資金壓力的影響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對整個行業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所以專業化供應鏈服務商的介入顯得非常有必要。
一、鋼鐵貿易行業供應鏈金融現狀
(一)企業自身規模較小
由于我國的鋼貿企業自身規模較小,且貿易類的企業一般都是輕資產,具有較差的抗風險能力,且受到宏觀經濟的影響,鋼材的價格會出現劇烈的波動,現有的存貨質押等的融資模式非常容易出現風險,最終阻礙了鋼貿企業的發展。
(二)信用系統較為落后
由于征信系統發展時間較短,所以沒有完整的中小鋼貿商的資信情況和經營水平等信息,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獲取鋼貿企業有效的財務信息內容,因此就無法評估鋼貿企業的資信狀況,加上一些鋼貿企業隱瞞了部分真實信息,導致出現了嚴重的供應鏈金融風險。
(三)金融部門缺乏風控意識
金融部分必須要對整個融資鏈緩解存在的風險進行識別和控制,但是由于供應鏈金融包含的企業較少,整個業務的環節和工作流程比較復雜,金融部分的工作人員一般很難掌握供應鏈的流程,比較容易出現評判失誤等情況,引發較大的風險。
(四)較為落后的信息技術
由于信息技術手段較為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供應鏈金融的進一步發展,企業與銀行之間的信息存在不對稱,并且一些不良鋼貿商出現重復質押抵押物,導致出現了嚴重的道德風險,而要想解決這類風險,就需要金融機構不斷增加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共享融資各方的信息,對鋼貿企業的業務流程和抵押物狀況進行有效的監控,并構建出更加完善的供應鏈金融業務風控機制。
(五)不健全的金融部門供應鏈相應服務體制
由于鋼貿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涉及面較廣,且涉及環節眾多,加上金融機構和供應鏈公司缺乏專業性人才,銀行工作人員在貸款過程中沒有對鋼貿企業的供應鏈服務流程進行深入了解,導致存在一些細節性的風險,對鋼貿企業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二、鋼鐵供應鏈服務商的角色定位
鋼鐵產業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直接影響,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鋼材生產和進口國家,鋼鐵行業的產業鏈相對比較完善。由于核心企業不會直接與終端客戶對接,所以鋼鐵貿易企業起到了連接的作用,隨著核心企業的議價能力不斷提高,有許多的終端客戶會與鋼廠直接簽訂協議,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鋼鐵貿易企業在市場中的占用份額,為鋼貿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競爭壓力。供應鏈金融的不斷發展,能夠為企業的融資帶來一定的發展機遇。但是一方面由于鋼貿企業的經濟實力差距較大,企業之間通過相互擔保獲得資信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資金鏈斷鏈情況,造成了大面積的信貸違約現象,也加大了鋼貿企業獲得銀行直接融資的難度。另一方面,由于鋼貿企業資信參差不齊,市場違約成本較低,風險事件頻發,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時有發生。
為了推動鋼貿行業的健康發展,作為連接上下游的專業供應鏈服務商可謂是應運而生。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演變,鏈條上的各方主體對供應鏈服務商的專業化水平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其一方面為市場提供充足穩定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則通過專業的風險管控及服務能力,連接鏈條上的各方主體,通過整合資源,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交易成本,為貿易保駕護航。
三、關于鋼鐵供應鏈服務商的發展方向及強化建議
(一)企業建立健全風險管控機制
由于鋼貿企業大多數為中小企業,其內部管理控制機制不科學、不完善,市場參與方魚龍混雜,違約成本較低,因此供應鏈服務商除了提供充足穩定的資金流以外,自身的風險管控尤其重要。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上游鋼廠以及下游客戶的資信評估,貨物流轉環節的貨權管控,風險事件的處理機制等。只有將自身的內控管理控制能力加強,才能夠將交易環節中存在的風險及時規避,保障該供應鏈的良性發展。否則,將會無形中加大貿易杠桿,放大風險。
(二)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實現增值
鋼貿企業實現健康長遠的發展,就離不開與供應鏈各方主體的合作,必須要加強聯系,形成科學的戰略聯盟。而貿易的本質訴求是追求利潤。在信息日愈透明化的市場里,除提供專業化的風險管理服務外,供應鏈服務商應善于整合鏈條中的各路資源,降低整體成本的同時,實現自身增值。在物流環節方面,通過對物流供應商的科學考核機制,優選長期合作的物流供應商,步局貿易中的各個物流節點,加強過程管控的同時,通過整合實現規模效應,節約鏈條中的物流成本,打開增值空間。在金融創新方面,應積極參與探索研究新型金融工具以及相關政策法規。聯合專業化的研究機構,結合現貨市場,運用信用證、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實現風險規避,獲取超額利潤。供應鏈的參與方涉及各個專業領域,只有供應鏈各方實現緊密的合作,構建長效的合作機制,才能推動供應鏈金融的進一步發展,而供應鏈服務商就是聯接各方的橋梁。
(三)借助區塊鏈技術推動鋼貿行業的信息化數字化轉型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大數據和云計算為基礎,充分結合區塊鏈的技術手段,能夠深入了解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的信用狀況。并且利用區塊鏈技術能夠將數據分析的準確性進一步提高,整合實體產業和金融服務內容,引導供應鏈金融為實體企業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務。區域鏈的核心運行機制為分布式數據庫,在參與主體足夠多時,可很好地解決交易中的信用問題。這是目前鋼貿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大痛點。當公認的信用機制得以健全,將極大地降低內部的管理成本,以及外部的交易成本,推動鋼鐵供應鏈的良性發展。而供應鏈服務商應作為這場變革中的重要參與方,聯接各方,共同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實體貿易中的運用。
(四)政府逐步完善有關法律法規
由于供應鏈金融還處于發展階段,國家還沒有制定出有效的法律發揮對其進行約束,行業中還沒有完善的標準和準入范圍,所以市場上的供應鏈金融行業還不規范,出現了較多的違約事項,進一步限制了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因此政府必須要加強對供應鏈金融的管理工作,根據實際的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情況,出臺相關的行業準入標準,制定出規范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流程,從源頭上將供應鏈金融的法律風險進一步降低,為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提供更加健康的發展環境。
(五)建立健全風險評估系統
因為鋼貿企業的規模較小,且財務相對不規范,其在發展過程中很少披露公司實際的經營情況,導致相關的信息出現明顯不對稱的現象,導致風險評估成本提升,風險事件層出不窮。因此,就需要運用區塊鏈等信息化建設,借力國家政策,構建出行業中更加完善的供應鏈金融信息系統,將風險評估體系不斷完善和規范,有效降低產生的交易風險,進一步推動供應鏈金融的規范、有序發展。
四、結語
鋼貿行業發展迅速,在我國具有較好的前景,而供應鏈服務商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實現長遠的發展,就必須要不斷完善風險的評估機制,讓交易的真實性得到保證,同時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及增值能力,推動鏈條上各方主體的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茹怡.鋼鐵貿易企業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18.
[2]陳輝強.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及其風險研究——以Y銀行為例[D].廈門: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17.
[3]沈蛟.鋼貿核心企業融資案例分析——以佛山A公司供應鏈融資為例[D].廣州:廣東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5.
作者簡介:章 菁(1985—),福建龍巖人,本科,中級,主要從事供應鏈風險管理研究。